如今,詐騙分子的手段層出不窮,老年人成為了他們眼中的 “目標”。為了讓長輩們能夠安享晚年,不受詐騙的侵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的養老詐騙類型,并學習如何防范吧。
常見養老詐騙類型
“保健品” 詐騙
詐騙分子往往打著 “健康養生” 的旗號,向老年人推銷所謂的 “特效保健品”。他們夸大產品功效,聲稱這些保健品可以治療各種疾病,甚至能延年益壽。實際上,這些保健品大多是三無產品,不僅沒有任何保健作用,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一定要謹慎選擇,切勿輕信陌生人的推銷。
“養老服務” 詐騙
以 “養老服務” 為名,詐騙分子吸引老年人投資養老項目。他們承諾提供高端養老服務、高額利息回報等誘人條件,吸引老年人交錢入會。然而,這些所謂的養老項目往往是虛構的,一旦老年人投入資金,詐騙分子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面對此類投資時,老年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多與家人商量,切勿盲目跟風。
“以房養老” 詐騙
這種詐騙方式較為復雜,詐騙分子會誘騙老年人將房產進行抵押,聲稱可以獲得高額貸款用于養老。然后,他們會將貸款資金據為己有,或者讓老年人陷入高額債務陷阱。老年人要警惕這種以房養老的騙局,不要輕易將房產抵押給陌生人,如需辦理相關業務,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咨詢和辦理。
“冒充公檢法” 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員,給老年人打電話,聲稱其涉嫌犯罪,需要將資金轉移到 “安全賬戶” 進行審查。老年人一旦相信,就會將自己的積蓄全部轉出。遇到這種情況,老年人要保持冷靜,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身份,可及時與家人或當地公安機關聯系核實。
“中獎” 詐騙
老年人收到中獎信息后,詐騙分子會以繳納手續費、保證金等為由,要求老年人先匯款。等老年人匯款后,他們便會消失。對于此類中獎信息,老年人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會掉餡餅,避免上當受騙。
防范養老詐騙小貼士
01
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
老年人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對于那些主動上門推銷產品或服務的人,要多加留意,核實其身份和資質。遇到涉及錢財的事情,要及時與家人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02
不要貪圖小便宜
詐騙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用一些小恩小惠吸引他們上鉤。老年人要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因小失大。對于那些承諾高額回報的投資項目,要謹慎對待,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
03
保護好個人信息
老年人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隨意透露給陌生人。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密碼、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以免被詐騙分子利用。在辦理業務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證件和資料,防止被他人冒用。
04
多學習防詐騙知識
老年人要多學習一些防詐騙知識,了解常見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可以通過觀看電視節目、閱讀報紙、參加社區宣傳活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防詐騙意識和能力。同時,要提醒身邊的老年朋友,共同防范養老詐騙。
05
遇到問題及時求助
如果老年人遇到可疑情況或疑似詐騙行為,要及時向家人、朋友或相關部門求助。可以撥打當地的報警電話 110,或者向社區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等咨詢。不要害怕麻煩,及時求助可以有效避免財產損失。
關愛老年人,共同防范養老詐騙
作為子女和晚輩,我們要多關心長輩的生活,與他們保持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同時,要幫助長輩提高防詐騙意識,向他們傳授一些防詐騙知識,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
為了幫助長輩們更好地記住防范要點,我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防詐口訣,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共同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
防詐口訣
陌生電話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養生保健大騙局,神藥特效別輕信。
養老服務多陷阱,高額回報是泡影。
以房養老風險高,抵押房產要慎重。
公檢法司來電話,安全賬戶是詐騙。
中獎信息勿輕信,先匯錢財不靠譜。
個人信息保護好,不貪便宜不上當。
遇到問題找家人,及時求助別猶豫。
防詐知識常學習,守護錢包享晚年。
聲明:本平臺發布內容均為非涉密內容。
來源:西寧普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