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著眼全局和戰略,對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作出重大部署,指出要“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推動干部隊伍能力建設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重點在“全面”,關鍵在“提高”。提高現代化建設能力,是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落實《決定》部署要求,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抓好各級干部的教育培訓,不斷拓寬訓練和鍛煉的途徑。
健全基本培訓機制。能力不會自然而然產生。干部能力提升既靠自身努力,也靠組織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黨大學習,沒有干部大培訓,就沒有事業大發展?!稕Q定》指出,要“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大力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發揮好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扎實開展基本培訓,堅持按需施訓、應訓盡訓,堅持分級分類、全面覆蓋,不斷擴大受益面,確保更多黨員、干部得到全面系統的培訓。要緊緊圍繞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明確培訓內容,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為關鍵,以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本領為重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把握好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培訓方式是決定培訓質量的重要因素。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把理論學習與現場教學、案例解析、經驗交流等結合起來,把線上線下、直播錄播結合起來,實現教育培訓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能力提升非一日之功,培訓周期是推動培訓常態化長效化的必要保證。要因應形勢變化和發展需求合理調整周期,確保干部學習的連貫性和有效性。
有的放矢強化專業訓練。專業的人才能干好專業的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分析形勢還是作出決策,無論是破解發展難題還是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都需要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要引導干部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自覺鉆研業務,把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專業精神融為一體,做到知行合一。同時持續開展任職培訓和專業化培訓,以干部履職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為基礎,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注重加強新知識新技能學習培訓,幫助干部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專業訓練重在實戰實訓。要突出需求導向,緊貼業務實操,靈活運用案例,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分層級分領域開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財政金融、鄉村全面振興、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應急管理與輿情處置、基層治理等專題培訓,促進干部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成為本工作領域的行家里手。
持之以恒加強實踐鍛煉。實踐是最好的磨刀石,也是最好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有實際能力的獲得都要靠實踐,廣大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只能靠在干中學、學中干,正如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火熱實踐作為培養鍛煉的最好課堂,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干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主戰場、重大任務重大斗爭最前沿、服務群眾第一線去磨礪,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燙手的山芋,多經受大風大浪考驗、多經受急事難事歷練,促使干部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尤其要重視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堅持運用“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和制度,幫助干部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輔導讀本》)
來源:共產黨員網
初審:李佳月
復審:魏興瑤
終審:孟 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