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2日以來,美國與伊朗共舉行了四輪間接會談。一名伊朗官員19日表示,第五輪會談可能于本周末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據報道,美伊核問題談判最大爭議焦點在于美國對伊朗核計劃的要求出現明顯反復。最初美國表示只要伊朗不發展核武器,可保留濃縮鈾工程和民用核設施;但近期立場突然強硬,要求伊朗必須徹底銷毀所有離心機,未來民用核能所需的濃縮鈾完全依賴進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20日報道,據多名美國官員稱,美方獲得的新情報顯示,以色列正準備襲擊伊朗核設施。據悉,美國當前正在加強情報收集,以便在以方決定發動打擊時做好準備。報道稱,美方評估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包括提供空中加油和穿透地下深處設施所需的炸彈,以色列沒有能力摧毀伊朗的核計劃。
在5月21日凌晨1點43分,伊朗駐華大使館于官方微博發布長文《致中國網友:您認為伊美談判最終將如何進行?》,這一主動征求中國網友意見的行為,迅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從網友們的留言來看,觀點高度一致,可總結為六個字:不要慫,直接干!
不少網友言辭直接,一針見血地指出伊朗在伊核談判中的問題。有網友稱 “自己站不起來,還能指望別人幫助?”,直白地表達出對伊朗在談判中表現的不滿與焦急。還有網友以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一貫作風為依據,誠懇提醒 “信美國,死得快”。
冷戰結束后,美國在中東地區肆意干預,伊拉克戰爭、敘利亞局勢等,美國打著 “民主”“反恐” 的幌子,行霸權主義之實,多次違背承諾、侵犯他國主權。更有網友直接戳穿伊朗的幻想,勸其 “放棄幻想,努力發展自己”,甚至有網友言辭激進,提出 “伊朗的領導班子趕緊換一下” 。這些評論充分體現出中國網友對伊朗在伊核談判中表現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伊朗曾經精心打造的 “抵抗之弧”,本是制衡美國在中東擴張的有力武器。回顧往昔,在蘇萊曼尼將軍的帶領下,伊朗憑借出色的戰略眼光和資源整合能力,支持真主黨、哈馬斯、胡塞武裝等多個什葉派武裝組織,構建起一道堅固防線。這道 “抵抗之弧” 猶如中東地區的鋼鐵長城,不僅讓以色列有所忌憚,也極大地限制了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與政治滲透。比如在敘利亞內戰中,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與敘利亞政府軍攜手作戰,成功扭轉戰局,打破了美國企圖顛覆巴沙爾政權的計劃。
但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的 “抵抗之弧” 卻被伊朗逐步削弱。當下伊朗竟幻想通過放棄研發核武器,來換取美國解除制裁,全然不顧此前總統、核科學家以及蘇萊曼尼等被美國和以色列殺害的慘痛教訓。許多中國網友引用 “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這句名言,有著豐富與帝國主義斗爭經驗的中國,從鴉片戰爭到抗美援朝,深刻明白只有堅定斗爭才能贏得尊嚴與和平,也希望能借此給伊朗指明方向。
當伊朗還在幻想著棄核推動談判時,美國又在做什么呢?據美國軍事網站 “戰區” 5月19日報道,美國能源部表示,B61-13新型核炸彈的首個實彈提前約一年制造完成。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曾介紹,B61-13核炸彈的爆炸當量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的21倍。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代理局長特雷莎?羅賓斯當地時間5月7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透露,美國計劃于5月晚些時候開始批量生產其最新型號的B61-13核炸彈。美國此舉背后,是其全球戰略布局的野心昭然若揭。
美國不斷強化核力量,不僅是為了維持軍事霸權,更是妄圖以此為籌碼,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俄烏沖突持續的當下,美國向歐洲盟友提供先進武器裝備的同時,加速核力量發展,就是對俄羅斯等國的戰略威懾;而在中東地區,美國核力量的增強,無疑是對伊朗等國的進一步壓迫。美國在核力量方面不斷發展,而伊朗卻還在寄希望于美國因自己棄核而解除制裁,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不斷發展核力量,對世界局勢產生了多方面深遠且負面的影響。從全球戰略穩定層面來看,美國新型核炸彈的加速生產,破壞了現有的國際核平衡格局。使得其他國家尤其是有核國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為了維護自身安全,這些國家可能被迫跟進發展或升級核力量,從而引發新一輪的核軍備競賽。這種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將使全球核沖突風險急劇上升,人類生存面臨更大危機。
再看伊朗的盟友也門胡塞武裝,面對強大的美軍,展現出了頑強的抗爭精神與靈活有效的戰術。在裝備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胡塞武裝善于利用本土作戰的地理優勢。也門多山地、沙漠地形,胡塞武裝熟悉當地環境,能夠巧妙地在山區隱藏導彈發射裝置、人員和武器彈藥庫。
當美軍來襲時,他們可以迅速從隱蔽據點出擊,發射導彈后又能快速轉移,讓美軍難以精準定位和打擊。在與美軍的多次交鋒中,胡塞武裝展現出了無畏的勇氣。胡塞武裝還具備強大的情報收集與分析能力,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美軍在紅海地區的艦船部署、行動規律等情報,為其軍事行動提供有力支持,從而在與美軍的抗爭中不斷創造奇跡,給美軍以沉重打擊,成為中東地區抵抗外部強權干涉的重要力量。
當地時間5月20日,也門胡塞武裝宣布將開始采取軍事行動,對以色列北方的海法港實施封鎖。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準將宣布,“也門胡塞武裝成功對以色列南部港口埃拉特實施封鎖,導致港口停運”。海法港和埃拉特港,作為以色列兩大重要港口,一個連接地中海,一個連接紅海,是以色列對外貿易、能源運輸的關鍵樞紐,對其經濟和軍事戰略意義重大。也門胡塞武裝憑借自身力量,依靠反艦彈道導彈、反艦巡航導彈、自殺式無人機等武器,對埃拉特港口展開封鎖戰,使得該港口幾乎沒有船只敢靠岸。
胡塞武裝的武器裝備雖然與以色列相比存在差距,但他們憑借靈活的戰術和頑強的戰斗意志,多次給予以色列軍事設施和戰略目標沉重打擊。在此次港口封鎖行動中,胡塞武裝利用地形優勢和情報優勢,巧妙部署,讓以色列的軍事防御體系顧此失彼。其行動堪稱阿拉伯世界公義、正義、勇敢與良心的標桿,僅憑一己之力,就拉高了伊朗領導的 “抵抗之弧” 軍事集團的行動標桿。在周邊伙伴積極抗爭的情況下,伊朗更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在伊核談判中的立場與策略,不能再心存幻想,而應堅定地捍衛自身權益。
那么,伊朗究竟該如何破局呢?不妨借鑒中國經驗打破美國圍堵。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間,面對美國從政治、經濟到軍事的全方位圍堵,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壯大之路,這其中的經驗對于正處于伊核談判困境、面臨美國制裁壓力的伊朗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公平正義原則,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這種獨立自主的外交態度,使得中國能夠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戰略定力,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伊朗也應如此,在伊核談判中堅定自身立場,不被美國的威逼利誘所左右,以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為首要目標。伊朗應積極在國際舞臺上闡述自己的立場和訴求,爭取更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寄希望于通過單方面妥協來換取美國的讓步。
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和技術封鎖,中國大力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不僅在傳統制造業領域深耕細作,提升產品競爭力,還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在5G通信、高鐵、新能源等領域實現突破。中國通過加大對科研的投入,鼓勵自主創新,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降低了對外部經濟的依賴。伊朗同樣可以借鑒這一經驗,改變過度依賴石油出口的經濟模式,大力發展非石油產業,如農業、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同時,伊朗應重視科技創新,加大對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支持力度,培養本土科技人才,提升自身在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等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從而減少因美國制裁導致的經濟脆弱性。
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合作,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合作關系。通過 “一帶一路” 倡議,中國與沿線國家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實現了互利共贏。伊朗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緣政治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以及其他友好國家的合作。在中東地區,伊朗可以深化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和解與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國際上,伊朗可以加強與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的合作,在能源、貿易、安全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形成戰略互助關系,以此來對沖美國的圍堵壓力。
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始終注重激發民族精神,凝聚全社會力量,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奮斗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伊朗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堅韌的民族性格,應充分挖掘和弘揚自身的民族精神,增強民眾對國家發展道路的信心和認同感。通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民眾認識到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的重要性,從而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應對美國的圍堵和制裁。
最后,【兵國大事】再送給所有伊朗人民一句話:對帝國主義的任何幻想和畏懼都是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