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發菜種群。
今年5月,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長流水管理站周邊區域發現成片自然生長的發菜種群,經調查確認,此次發現的發菜種群結構完整,生長狀態良好,為近年來首次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發菜種群。
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中衛市沙坡頭區西部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總面積21.1萬畝,始建于1984年,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以天然沙生植被和人工治沙成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北方干旱地區最早建立的荒漠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發菜。
據悉,發菜獨特的生理特性使其能在極端干旱條件下通過分泌膠質鞘包裹沙粒,與微生物共同形成具有固沙功能的“生物結皮層”,有效固定地表流沙,減少風蝕作用,截留大氣降塵和水分,顯著提升沙地持水能力。其特有的固氮功能可顯著提高貧瘠沙土的肥力。作為荒漠生態系統中的先鋒物種,發菜群落的存在標志著沙丘活化程度降低,其構建的生物結皮網絡為地衣、苔蘚及草本植物的次生演替提供基礎,最終形成多層次的固沙植被體系。監測數據顯示,發菜的覆蓋度每增加10%,周邊草本植物的生物多樣性指數要提升22%,最終形成藍藻結皮—地衣苔蘚—草本灌木的三級演替體系,能使流動沙丘的固定率從35%提升至78%,形成多層次的固沙植被體系。
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發菜。
初步預估,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的發菜種群面積約1萬畝。發菜種群的大面積出現,正是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鮮活例證。從植被蓋度的穩步增長,到動植物物種的日益豐富,再到如今發菜種群的蓬勃生長,一系列數據與發現串聯起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堅實足跡,不僅印證了保護區多年來科學治理與嚴格保護的顯著成效,更預示著這片荒漠生態系統正向著更穩定、更健康的方向邁進。
在騰格里沙漠南緣構筑起綠色生態屏障。
近年來,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持續加大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保護區內動植物種數分別較2017年增加73種和30種。共治理流動半流動沙丘、退化林和退化草原5.2萬畝,栽植各類苗木392.6萬株,保護區內林地面積和植被覆蓋度逐年增加。目前,天然草地植被蓋度較2017年增長11.1%。同時,不斷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努力提升保護區周邊民眾對荒漠生態系統及其珍稀物種的保護意識。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