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方程豹迎來累計交付10萬臺。
這距離方程豹首款車型豹5(參數丨圖片)上市僅僅過去了18個月。
這個速度很快,快得出人意料。
01,國內SUV市場的第一次
“18個月累計10萬臺”真的很快嗎?你可能會不以為然,因為即使放在新勢力品牌當中,方程豹這個速度也只能排在第三,小米和問界累計交付破10萬臺用時都更短。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品牌和產品定位完全不一樣。
小米是主流轎車,問界是主流城市SUV,它們的產品面向的都是主流用戶群體,細分市場規模大,增長快;然而,方程豹是比亞迪旗下的個性化品牌,在鈦3之前,方程豹豹5和豹8的定位都是“高端新能源硬派SUV”,截至目前,“硬派SUV”依然是一個相對非常小眾的細分市場,加上“高端新能源”的定語之后,規模就更小了。
2023年1-8月,國內硬派越野車市場格局。
而且,“硬派SUV”的市場格局也似乎更加固化,在方程豹上市之前,2023年1-8月份,國內硬派SUV市場,銷量前三的3款車型市場份額高達74.3%!平均售價超過30萬元的方程豹——2024年方程豹品牌平均成交價33.2萬元——能打破這個市場僵局么?可能除了比亞迪自己,外界幾乎無人相信。
然而,僅僅用了1年時間,方程豹豹5就斬獲2024年“新能源硬派越野”銷量冠軍;進入2025,豹5更進一步,加冕1-4月“硬派越野”整體市場銷冠,固化多年的硬派越野市場格局被方程豹一舉顛覆!
2025年2月方程豹豹5智駕版上市。豹5智駕版不僅兼具比亞迪“天神之眼”以及華為“乾崑智駕”兩大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同時還配備了方程豹硬派專屬AI智能座艙,引領硬派SUV進入智能化的新階段。
同時,方程豹豹8在高端市場成功突圍,1-4月,豹8平均成交價達40萬元,成為40萬元及以上新能源SUV銷量TOP3。注意,這里是全部新能源SUV,而不僅限于“硬派”,排在豹8前面的是兩款主流城市SUV(問界M9和理想L9)。
一款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的硬派越野車,在同價位段細分市場里躋身銷量前3,這在國內SUV市場應該是第一次!
方程豹豹8去年11月上市,今年就殺入40萬元以上新能源SUV前三,豪奪40萬元以上“新能源硬派SUV”銷冠。
2024年品牌平均成交價超33萬元,今年1-4月,豹8平均成交價超40萬元,方程豹銷量快速提升的同時,“高端、個性、硬派”的品牌形象也更加鮮明,更加銳化,即使在比亞迪近兩年史詩級崛起的大背景下,方程豹的表現也堪稱亮眼。
02,真正的品類創新
雖然近兩年各種“方盒子”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但市場表現好的其實不多,有些車型徒具一個“方盒子”的外觀,本質上仍是一款城市SUV,最終也不得不在早已飽和的市場和大量同質化的城市SUV去“卷價格”;有些雖然在性能上確實做到了“硬派”,但沒能解決硬派SUV在日常使用中的諸多消費痛點,從而也沒能將這塊市場蛋糕真正做大。
問世時間不長,但豹5創造了許多經典時刻:2023年9月,豹5以30%電量直拔尼三鍋;2024年4月,豹5完成單人單車穿越塔漠N39的壯舉;同年9月,豹5首戰2024敦煌越野耐力賽,以量產直面挑戰。
喜歡硬派SUV的人很多,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自己的“詩和遠方”,但這種喜歡大部分也都止于喜歡,沒能轉化為購買。原因很簡單,傳統的硬派SUV在日常使用中“硬傷”太多了:能耗高、加速慢、舒適性差、轉彎半徑大、操控不靈活……
一年365天,“詩和遠方”的日子畢竟太少,買車時大家還是不得不向“上下班、接送娃”的日常現實妥協。
方程豹的成功之處在于,用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完美解決了硬派SUV的這些消費痛點。
得益于DMO電驅越野開創平臺,方程豹豹8這么大的一款硬派越野車,在提供550kW/760Nm的極致動力,4.8秒“破百”的前提下,百公里匱電油耗僅8.5升!作為對比,油電混動的豐田普拉多,百公里油耗是10.1升;BJ40作為一臺最大輸出180kW/395Nm的緊湊型硬派越野車,WLTC工況百公里綜合油耗也需11.3升!
車長5195mm,整備質量3.3噸,“零百加速”4.8秒,同時百公里匱電油耗僅8.5升,這樣的硬派SUV,行業里再無第二。
更重要的是,豹8提供100公里純電續航(WLTC工況),日常短途出行幾乎完全可以用電來完成,如果用的是家用充電樁,每公里電費僅1毛多,比一臺最省油的緊湊型燃油車還省錢!
得益于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豹8不僅具備高度靈活的懸架行程調節功能,同時還可以根據路況智能調節懸架阻尼和剛度,在提供強悍越野通過性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確保了日常駕駛的舒適性。
事實上,由于日常短途駕駛幾乎可以100%由電驅來完成,而電驅具有“安靜、平順、響應快”的天然優勢,即使是在擁堵的道路條件下,豹8的舒適性也超越了大多數的燃油車,這一點,我是有親身體驗的。
方程豹“城野兼得”的官方表述太謙虛了,實際上應該是“城野兼宜”。
更夸張的是,得益于比亞迪獨家的“豹式掉頭”四輪轉向技術,車長接近5米2的方程豹豹8最小轉彎半徑居然只有2.95米!嗯,這是什么概念?車長4米9的豐田普拉多最小轉彎半徑是6米,車長與豹8接近的問界M8是5.9米。
與此同時,豹8的物理通過性全面超越普拉多,4.8秒的“零百加速”成績在同級中更是幾乎沒有對手。
豹8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前后雙叉臂獨立懸架,云輦-P懸架最大行程140mm,最大涉水深度890mm,通過性全面超越普拉多。
通過大量顛覆性的技術創新,無論是豹5還是豹8,都做到了硬派越野和日常通勤兼宜,解決了硬派越野和日常通勤的二元對立,將人們內心深處的“詩和遠方”與現實的日常統一了起來,是真正的品類創新。
03,技術創新驅動消費升級的范本
這是方程豹的第一個10萬臺,對于方程豹這才只是剛剛開始,但無論對于比亞迪還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卻都意義非凡。
對于今天的比亞迪,相對于絕對銷量的提升,更加重要的是擴大品牌跨度,提升品牌形象,拓寬用戶范圍,夯實市場基礎。這也是比亞迪為何在海洋、王朝兩大系列(其實也可以視為是兩大品牌)基礎上,短時間內又連推騰勢、仰望、方程豹等多個品牌的原因所在。
今年4月,方程豹品牌銷量同比增長375.8%,一舉成為比亞迪旗下成長性最好的品牌,同時也是形象最鮮明、最銳化的品牌,雖然對于比亞迪集團銷量貢獻仍很有限,但從用戶拓展和品牌提升的角度,方程豹對于比亞迪的貢獻不可估量。
誰能想到呢?一個定位個性化的品牌,卻成為比亞迪旗下最具成長性的品牌。
同時,作為一個個性化的高端品牌,方程豹也為比亞迪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落地平臺。
市場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接下來的技術創新一定程度上可能都有點“鉆牛角尖”,一款大眾化的主流車型,可能并不能讓這些技術得到充分的發揮。
比如在普通車型上,大家對比亞迪DM超級混動技術的印象只是省油,然而,在方程豹的硬派SUV上,大家發現原來DMO電驅越野開創平臺還可以帶來那么強悍的動力和越野性能;
比亞迪全球首創的“暴力模式”,對于主流轎車或者城市SUV是完全用不上的,但對于方程豹豹8這樣的硬派越野車,這個功能就太有用了,它可以大幅提升車輛在極限場景下的攀爬和脫困能力。
“暴力模式”這個名稱容易造成誤解,不是粗暴地大扭矩輸出,而是基于路面感知,通過前后電機的精準控制,實現在車速低于2km/h的條件下輪端扭矩能達到峰值,既可加強低速攀爬的穩定性,也能在需要時提供更強大的牽引力。
再比如,“靈鳶無人機”這種車載無人機系統,對于普通轎車或者SUV可能是噱頭大于實際,但對于方程豹鈦3這樣一款個性化的潮流車型,“靈鳶無人機”可能就是一個重要的產品賣點,因為它吸引的就是那些追求個性,熱愛生活,愛玩、會玩的年輕人。
技術創新的靈感必須有實際的場景需求來刺激,從這個意義上說,方程豹這種更加個性化的品牌定位,也成為比亞迪研發團隊更多技術創新的靈感源泉。
從行業角度,作為技術創新驅動消費升級的典型樣本,方程豹也為中國品牌向上突破開辟了一條新路。
汽車市場越來越卷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產品越來越同質化,方程豹另辟蹊徑,用集成技術創新,變不可能為可能,從功能和價值上重新定義了一個新品類,完美詮釋了“一切未知世界都有解”的品牌精神。
方程豹這種品牌的存在,是比亞迪也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旺盛生命力的表征。
04,從性能平權到個性平權
方程豹品牌累計銷量快速突破10萬臺的背后,上市即熱銷的方程豹鈦3也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鈦3是一款個性化純電SUV,今年4月16日才正式上市,指導價13.38萬元-19.38萬元。熟悉市場的都知道,這是一個競爭慘烈的細分市場,4月份同價位緊湊型純電SUV沒有一款銷量破萬,方程豹鈦3憑借20000轉電機、iTAC扭矩控制、800V高壓平臺、云輦-C預瞄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技術,以及獨特的個性化科技潮品的產品定位,一炮而紅,半個月銷售3048輛,據說終端車都交空了,實現上市即熱銷,隨著后驅版后續即將開啟交付,方程豹鈦3的銷量也將迎來新一輪高峰。
如果說豹8和豹5解決了硬派越野和日常使用的二元對立,在主流人群中實現了硬派越野的性能平權,那么鈦3就是平衡了“主流”和“個性”的二元對立,讓更多熱愛生活的人都可以釋放自己的個性,在主流人群中實現了個性平權。
所以,鈦3的成功,不僅僅是這款車本身的成功,更意味著方程豹的品牌形象在更年輕、更主流的用戶群體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意味著方程豹已經成功地將一個個性化小眾品類推向了更加主流的用戶群體。
小眾,漸成潮流!(文|青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