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夏季出門夜釣幾乎都不是奔著鯽魚去的,因為到了晚上大魚會靠邊,釣大魚怎么都比釣鯽魚過癮一些。關鍵是鯽魚跟大魚活動的區域是有差別的,晚上雖然也能碰到鯽魚,但是守釣大魚的時候碰上的鯽魚數量往往不多。這是因為鯽魚的體型小,覓食范圍不大,在選擇釣位的時候跟釣大魚是有區別的。不過鯽魚怎么都是密度最大的一種目標魚,沒什么大魚可釣的時候釣釣鯽魚也是可行的。
一、白天
鯽魚在白天跟晚上的釣法是完全不同的,先介紹介紹夏季的白天應該怎么釣鯽魚。首先是天氣的選擇問題,鯽魚有喜涼的特點,或者說比較耐寒,釣鯽魚永遠都是有點冷的時候好釣,氣溫一高就比較難釣,夏季釣鯽魚最適合的天氣就是選擇小雨天出門。這里跟釣大魚就有個較大的區別了,大雨之后漲水并不適合釣鯽魚,因為鯽魚較為喜歡清潔的水質,水質過于渾濁時覓食會減少。不過就算是晴天出門,在白天依然可以釣到鯽魚,這是因為水中總有比較涼爽的區域。
釣位的選擇一定要注意水溫,要找比較涼爽的地方。陰涼的地方水溫低,深水區域水溫低,白天釣鯽魚最適合選擇一些深水障礙物區域,例如蘆葦叢陰涼的一面,或者是荷葉之間的縫隙,橋下、樹蔭下的水草區域等等。在釣法上比較建議長竿短線釣法,還是以走釣加逗釣的方式垂釣。至于餌料的選擇要注意避開雜魚,一般來說夏季就不怎么建議使用蚯蚓了。面團、灰面、蠶豆粉都是不錯的選擇,和面一小團,加點丁香油和曲酒揉搓均勻,這就是夏季釣鯽魚的絕佳餌料。這些陰涼的障礙物區域都有光照強度不足的特點,這些白色的餌料逗釣時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二、晚上
晚上釣鯽魚跟白天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來說晚上建議守釣而不建議走釣,因為晚上不建議釣水草、也不建議釣障礙物,這是為何呢?首先說水草區域,水草的特性是在白天的時候吸收水中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個就是常說的光合作用,所以白天的時候水草區域溶氧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水草會吸收水中的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就導致水草區域還不如明水區域的溶氧高。鯽魚屬于耐低氧的一種魚類,其實水草區域溶氧不高對鯽魚的影響也不大,關鍵是水溫。夏季的水草較為密集,有密不透風的特點,屬于保溫性能良好的地方,所以到了晚上不如明水的水溫低。
水草也好,障礙物也好,都晚上光照強度不足時,垂釣的難度都會非常大,釣組的落點很難做到比較精準。晚上是比白天更加要注意安靜的時段,只要出現一次掛底的現象,那么必定會把周圍的魚全部嚇跑。所以說晚上釣鯽魚,建議找個水草周圍垂釣,不用專門釣明水,也不用距離水草太近,一般來說距離水草兩米左右就可以了。晚上是底層魚類進食較為旺盛的時段,但是鯽魚因為體型小的緣故并沒有太大的進食量,而且水草周圍食物往往比較充足,這就導致鯽魚不會離開水草太遠覓食。餌料的選擇比較多樣,因為晚上的雜魚數量比較少,蚯蚓、商品餌均可,腥味的也不是不能使用。
晚上守釣鯽魚使用懸墜釣效果就非常好,調漂可以稍鈍一些,確保鉤餌更容易被吸入鯽魚口中。如果較為偏遠周圍沒有路燈的水面,建議使用夜光棒或者電子浮漂,不建議使用夜釣燈。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