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雖然高溫,但是有的魚喜暖怕寒,有比較強的耐熱能力,成為高溫季節比較重要的目標魚。比如說鰱鳙,晴天沒風才比較好釣,要是刮風又下雨,當深水層不缺氧的時候會在深水層活動,反而增加了垂釣的難度。再比如說草魚,草魚除了耐熱之外,夏季也是生長旺季,因為食物主要是各種沒營養的植物,從而需要大量進食才能獲得身體所需,所以草魚也是比較好釣的。
釣草魚可以釣浮也可以釣底,不過民間會把釣浮稱為正釣,這是因為草魚是比較典型的中上層魚類,不是那么喜歡貼底活動。其實跟鰱鳙一樣,草魚也對溶氧有比較高的需求,所以當氣溫較高時會在雖然比較熱但是溶氧更高的淺水層活動,從氣溫和天氣的角度來說,草魚沉底進食的時機其實不多。底釣草魚,基本都是釣底層魚類的時候兼顧釣草魚,如果專門釣草魚還是應該選擇釣浮更加合適一些。而釣草魚除了釣浮和釣底的區別之外,還有走釣和守釣的區別。
沒錯,草魚是可以走釣的,原因就在于草魚能吃,每天覓食的時間段比較長,要是發現正在覓食的草魚,只需要把餌料送到草魚出沒的位置就可以了。那如何發現正在覓食或者正在淺水層活動的草魚呢?大致可以留意以下多種現象。晴天的白天,草魚喜歡覓食的區域有這樣幾處,一個是水中的蘆葦叢附近,尤其是蘆葦叢背陰的一面,垂入水中的鮮嫩蘆葦葉子會被草魚拉扯、啃食,不但遠遠可以看到動作,還能聽到沙沙聲。晴天的白天,草魚還喜歡在一些果樹的樹蔭下活動,等著樹葉、昆蟲、水果掉落水中。這兩處地方都屬于陰涼的區域,并且有一定的食物來源,可見草魚耐熱不假,但是同樣是喜歡涼爽的水溫的。
一些荷葉、荷花也會經常被草魚啃食,也比較容易看到正在覓食的草魚。還有一些時段、天氣條件發生變化時,草魚會顯得尤其活躍。有這樣兩個時段要注意,第一是太陽開始落山的時候,天色微微變暗時,光照強度就不足了,此時淺水層開始降溫,這點也要注意下,水的特性 是 升溫、降溫都是從水表開始的。這時候淺水層水溫變得涼爽,溶氧也變得更加充足,常有草魚泛起水花的現象。這點也需要稍稍注意下季節,初夏和秋季最佳,簡單來說就是氣溫雖然高但是溫差比較大的階段,要是三伏天就算太陽落山淺水層也降不了多少溫度。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秋釣黃昏,黃昏的這波魚情還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是細雨蒙蒙的天氣,對水表的溫度、溶氧會有提升,但是對深水層基本沒什么改善,草魚會上浮到淺水層游弋。因為降水不大的緣故,還是比較容易看到草魚的水花。要是降水量比較大,那么對深水層溶氧會有改善效果,同時水面也非常不平靜,這時候的草魚會在深水活動,其實更適合釣底一些。還有就是陣雨的天氣,一陣小雨過后,對水溫、溶氧基本沒多大改善,能夠影響的也只有水表,這時候的草魚非常喜歡在淺水層游弋,這里是有個條件的,那就是陣雨后不是晴天,繼續是陰天才行。雷雨之后也有類似的效果,雷雨過后氣壓會升上,同樣雷雨之后不能出太陽。
找到了草魚之后釣法就比較簡單了,而且非常多樣。長竿、帶輪子的釣法均可,根據草魚的遠近不同合理選擇,而且都是釣水皮,用餌的話基本上是以草餌為主。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