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搜狐主辦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盛大開幕。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齊聚一堂,激發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本屆論壇線上線下結合,開啟全天的思想盛宴。在上午的線上直播中,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王澄海教授,發表了題為《未來夏天會更熱,冬天更冷?》的演講。
王澄海回顧了前幾年的極端氣候變化情況。2024年冬季以來,西南地區出現嚴重旱情,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溫度偏高;4月下旬,廣西出現中到大雨、暴雨,長江流域出現對流性降水;入夏前后,北方多地出現大風沙塵天氣,南方則出現極端強對流天氣。
不僅如此,2022年全球也出現了極端高溫天氣。英國發布極端高溫紅色預警,我國重慶、四川、湖北等地最高氣溫刷新記錄,同時美國12月出現史詩級寒潮,我國南方多地經歷罕見持續濕冷天氣。
2023年6-7月,我國華北黃淮地區平均氣溫較同年偏高,重慶8月出現高溫天氣。2024年,根據意大利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公報,全球平均氣溫創新高,比工業化前高出1.6 ℃,7月22日平均氣溫創新紀錄;我國南方遭遇高溫,廣州經歷史上最長夏天,同時2月我國中東部出現雨雪冰凍天氣。
王澄海表示,全球變暖形勢日益嚴峻,未來10年全球平均氣溫大概率會持續上升。夏天高溫熱浪和冬季極寒天氣的頻數和強度會變化,高溫事件頻率和強度增加,極寒天氣頻數減少但強度增加。
對于公眾來說,忽冷忽熱的概率增加,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小,人體舒適程度變差,四季長度也會變化,夏季變長,冬季變短,入夏和入冬顯得比較突然。而且局地強對流天氣還會引起災害發生頻率增加,需要加強防范。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蘭州大學從事氣候變化和氣候研究的王澄海。隨著入夏季節的到來,標志著我們今年的夏季開始了,但是我們似乎感到了氣候有些異常,其中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是今年的夏季會不會更熱,未來的冬季會不會更冷?
那么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我們最近的氣候變化的一些特點,比如說進入2025年春季,我們的氣候就表現顯現出了一些異常,多地出現了天氣異常的現象。
比如說自2024年冬季以來,西南地區本來多雨的廣西等地方出現了嚴重的旱情,而在北方的石家莊等城市出現了高溫天氣,石家莊4月16號的氣溫達到了35 ℃,打破了這個地方4月份最高氣溫的記錄,也打破了所有北方省會城市最早高溫出現的時間上的記錄,在河北、河南、山東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溫度偏高的現象。
我們再來看看在4月下旬的時候,比如說20號在廣西地區就出現中到大雨、暴雨,而長江流域21號出現了一些對流性降水,安徽的祁門,它的降水量達到了141.7毫米,打破了這個地方的單日的降水記錄。在江西的上高、萬載等地方也出現了12級的雷雨大風。
入夏前后,北方的地出現了大風和沙塵天氣。5月3號傍晚大家都看到新聞報道,敦煌遭遇了12級的強風和沙塵暴,能見度不足500米,近萬名的游客滯留在景區。從5月1號到9號,甘肅的省會城市蘭州,它的氣溫出現了過山車的現象,最高氣溫從5月1號的28 ℃跌到了5月9號的14 ℃,而最低氣溫從5月1號的16 ℃在5月9號跌到了2 ℃,短短的9天之內,氣溫出現了14 ℃的差別。
南方一些地區出現了極端的強對流天氣,比如說5月4號,14級的陣風襲擊了貴州的烏江,瞬時的風速達到44.7秒/米,這種極端的大風導致了游船的側翻,10多人遇難。同樣的這么樣的事件往年也發生多起,比如說2015年湖北荊州的長江大馬道的龍卷風,導致了游船在沉沒,數百人遇難。2016年四川的廣元一個景區出現了游船在強烈的陣風的影響下發生了翻覆沉沒,導致了10余人死亡。
近年來的這些氣候變化,尤其引人關注,我們再來看看最近三四年的情況,比如說2022年全球出現了極端高溫的天氣,英國發布了歷史上第一次極端高溫的紅色預警,我們國家的重慶、四川、湖北等多個地區出現了最高氣溫,刷新了歷史上的記錄,而與22年出現了高溫相對應,22年的12月份美國出現了史詩級的寒潮,造成了多人死亡和100多萬居民和商業用戶的斷電。
而我國的南方多個地方經歷了罕見的持續濕冷天氣,夏天和冬天都是極端的情況,但出現的地區是不同的。2023年6-7月份,我國的華北黃淮的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同年偏高1.4 ℃,平均最高氣溫比同期偏高1.8 ℃,都是1961年以來的最高值。重慶在8月份也出現了高溫天氣。
2024年根據意大利哥白尼氣候變化的服務局的公報,全球的平均氣溫達到了一個新高,比工業化前的氣溫水平高出1.6 ℃,這是對1.5 ℃閾值的首次突破。2024年7月22日,全球的日平均氣溫創下了17.16 ℃的新紀錄。
我國2024年,我國的南方遭遇了高溫的天氣過程,尤其是廣州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夏天,我國的氣溫整體平均高出1.0 ℃。與此同時,2024年的2月份,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了雨雪冰凍天氣。
那么由此看來,氣候變化的形勢日益嚴峻。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2022年我們國家出現了1961年以來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高溫;2023年的全球氣候格局被打破,出現了史上最熱的一年;2024年,再次創造了比2023年更熱的史上最熱一年。
我們大家都知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一份聲明里說,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全球沸騰的時代到來了。那么未來的氣候到底會怎么樣的變化?按照IPCC第六次的報告和主流科學家的研究,預計未來全球的氣溫至少在未來10年之內還會持續升高。
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這種升溫更快,同時冬季要比夏天的升溫更快,極端最高和最低溫度的事件也會發生變化。極端的最高氣溫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極端最低氣溫發生的頻率會減少,但是它的強度會增大。
這樣,我們大家感覺到是,最低氣溫要比最高氣溫的升溫更快,也就是溫度的日較差、年較差,溫度的日較差和年較差會變小,我們人體舒適程度的感受就會變差。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夏季的持續時間延長,春季、秋季和冬季在縮短。
概括起來未來的氣候變化大概有這么4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全球的平均氣溫在未來10年之內大概率仍會持續升高。夏天的高溫熱浪和冬季的極寒天氣發生的頻數和強度也會出現變化,夏天高溫熱浪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會增加,而極寒天氣發生的頻數會減少,但是強度會增加。
對我們公眾來說,我們對平均溫度的感受并不大,我們感受到的是忽冷忽熱的變化,這種概率未來會增加,也就是說在夏天極熱時出現相對比較冷的,比較涼的天氣的概率會增加。同樣在冬季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冬季和夏季氣溫出現“過山車”現象的概率會增加。
第三個方面的特點就是整個四季的長度會出現變化,夏季在變長,冬季在變短,我們感覺到入夏和入冬來得特別突然。
第四個方面的特點就是局地的強對流天氣引起的災害發生的頻率也會有所增加,這也是跟我們局地溫度的變化聯系在一起的。我們要加強防范。好,我們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