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歐萊雅叩開中國市場大門時,僅僅帶著兩三個品牌、擠在十幾平米的辦公室里。那一刻,“讓每個中國女性擁有一支口紅”的愿景,就像一顆種子埋進了黃浦江畔的土壤。
如今,要做中國美妝市場第一的豪情已然實現。在現有超1.5萬人的努力下,歐萊雅在中國的品牌已發展到了32個。
在今年歐萊雅“大美泱泱,向美而升”戰略溝通會上,集團更是公布了一張壯志藍圖——到2030年,要觸及1.5億中國消費者。而這個數字,是現有的1.5倍。
五年時間里觸達人群增長50%,是這家法國百年美妝巨頭對中國市場的重新解構。
面對中國美妝市場從“性價比”到“質價比”再轉向“心價比”的劇變,以及國貨品牌的強勢崛起,歐萊雅中國正試圖借由“美之道”在競爭白熱化的中國市場撕開新的增長口。而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在這場“美”的范式革命中,又做出了怎么樣的回答?
當果殼對話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總監白林,一個持續20年的創新秘訣正在徐徐揭示。
圖: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總監白林
作為中國美妝研發先行者,歐萊雅正以“全球芯”為經緯,以“中國心”為底色,賦能“未來興”,編織著屬于它的美學新篇。從消費者洞察、前沿科學研究到產品開發全鏈路,歐萊雅攜手本土合作伙伴,為中國消費者創造專屬之美、擔當之美、呵護之美、長久之美、以科技助美,照亮全球美學更豐盈的維度。
全球芯:積累、整合、聯動
歐萊雅中國研發20年來創新不斷,它站在集團116年全球研發巨人的肩膀上,結合中國市場洞察和本土創新,成就了無數市場熱銷的明星單品。
1907年,在那個科技尚不發達、人們對美的追求還在初步探索的年代,年僅28歲的化學家舒萊爾憑借著對美的獨特見解,發明出一種無毒的合成染發劑,并以“L’Auréale”為名(后改名為“L’Oréal”),賦予了這個發明全新的生命。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歐萊雅集團的起源。
圖:歐仁·舒萊爾&1908年歐萊雅第一款廣告插圖
今天,當我們回望這116年的歷程,會發現歐萊雅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源于全球硬實力的積淀,更得益于全球與區域聯動合作所帶來的能量倍增。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感受一二:
就比如此刻,你正在使用的口紅,它的質地、色彩、氣味、包裝等等,都蘊含著全球實驗室在色彩科學、膚感科學和配方科學等領域的深厚積累;
又或許,你正在商場中休憩,被某款縈繞鼻尖的香水味吸引——它的前調、中調與后調交織出的香氛記憶,源自歐萊雅內部香水專家與生態圈合作伙伴,脫胎于藝術與科學為一體的香水技藝;
還有那藏在洗發水中的極致泡沫體驗,從指尖起泡的瞬間,到輕柔包裹發絲的感受,甚至不同階段的聲音感受,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對愉悅感官享受的追求。粉底液的完美妝效,源自對膚色和色彩科學的潛心研究,以及對各國化妝習慣的深入分析,并與當地消費者和專業化妝師攜手,共同創建更適合當地需求的粉底色調。
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歐萊雅全球研發智慧與區域洞察交融的結晶。
而這些創新美妝成果,是116年的時光帶給歐萊雅的深厚積累與經驗。
百年匠心,終鑄就科學與美的交融,正如白林所言:“在歐萊雅,我們相信科學與美天生一對。”
積累:1.6TB的美妝密碼
歐萊雅集團早已將歲月淬煉成一本厚重的“美妝百科全書”——超過1.6TB的全球美妝數據。每一份數據背后,都是千萬消費者的真實肌膚檔案、無數次配方調試的成敗細節,以及跨越種族、氣候、年齡的護膚真相。
圖: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總監白林
當這些數據遇見創新技術,就是科學與美的結晶:
玻色因的誕生,源自200+分之一的精挑細選。玻色因的皮膚吸收率是決定玻色因抗衰老功效的關鍵,20年來,歐萊雅中國研發團隊不斷精進配方技術,持續提高玻色因在配方中的皮膚吸收率和膚感。相對于第一代玻色因產品配方,在相同原料添加濃度的情況下,最新配方技術可以將玻色因的皮膚吸收率提高70多倍;
歐萊雅集團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全新的數字化方法,并應用于口紅產品的色彩開發中。第一步是根據視覺感受,確定口紅的顏色系列,從鮮紅色、粉色、橙色、紫色到棕色。第二步是開發出一種算法,對顏色進行客觀的分類。隨后通過虛擬化妝測試,精確模擬嘴唇上的最終妝效,這項研究若在真實環境中進行,需要動用逾20萬個口紅樣本。這項色彩研究,為歐萊雅集團面向全球各類消費提供個性化美妝產品鋪平了道路;
歐萊雅集團與法國香水公司Cosmo International Fragrances建立的業界首創獨家合作伙伴關系,利用綠色萃取技術,突破性締造獨特天然香氛原料。這項技術僅使用空氣,就能捕捉到新鮮花朵、水果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芳香揮發分子,而無需采用傳統的蒸餾工藝或化學溶劑。這一過程無需加熱、冷卻,不耗水,能耗低,能夠展現成分的純粹氣味,從而獲得與田間氣味完全一致的提取物。
這些例子帶來了消費者與歐萊雅的雙向奔赴,不僅成為億萬消費者自信微笑的底氣,也成就了歐萊雅不斷推陳出新的靈感和覆蓋全球的美妝守護。
白林非常自豪地表示:“憑借我們一個多世紀的數據、專業知識和資源,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引領這個激動人心的美妝新時代。”
整合:構建區域“全球化”引擎
面對區域性市場,歐萊雅全球資源的精準配置和融會貫通就顯得尤為重要。歐萊雅深知,每個市場都有獨特的需求,而真正的創新,必須扎根于本土、同時擁抱全球資源。
在全球范圍內,歐萊雅不僅實現了集團內跨區域的技術共享,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更是全球7大區域研發樞紐,互相交流共享彼此最新的創新技術。
在新設立的北亞區內部通過“中日韓美妝黃金三角洲”,一個新合作模式被打造出來:基于每個國家獨特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作用,釋放北亞美妝創新的力量,反哺中國消費者。
這種“全球資源,本土創新”的模式,讓歐萊雅始終站在美妝科技的最前沿。
聯動:開放共創,讓區域智慧點亮世界
歐萊雅的硬實力更在于其全球與各區域聯動合作的緊密和高效。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大膽突破技術瓶頸,再通過開放合作放大創新能量——這就是歐萊雅的全球研發邏輯。
在歐萊雅的創新生態中,每項突破都將尋找與世界的接口。白林堅信:“在歐萊雅,開創美妝的未來意味著能夠與整個科技創新生態圈開放共創。”
在這里,本土團隊與全球專家并肩作戰,外部的初創企業、學術機構,甚至消費者,都是創新的參與者。
在這種1+1>2的協同效應下,歐萊雅不斷在地區誕生首創性的產品,并進一步輻射全球市場,讓歐萊雅的創新速度更快、覆蓋更廣、影響力更強。
中國心:極致深耕,中國答卷
2025年是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成立的第20年。
20年前,當大多數國際美妝品牌仍在觀望中國市場時,歐萊雅已毅然決然地將研發中心扎根于此。這一決定不僅源于對中國經濟潛力的敏銳洞察,更源于一種“真知灼見”般的信念——中國不僅會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更將是美妝科技創新的靈感源泉。
二十年風雨兼程,歐萊雅中國如今已擁有超400人的研發團隊。它不只是把全球產品帶到中國,更是用20年的時間將研發本土化做到極致,打造出獨屬于歐萊雅科研的“中國特色”,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專屬解決方案。
在與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總監白林的深度對話、以及對位于上海的研發和創新中心的沉浸式探訪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歐萊雅正以“中國智慧”為經緯,編織出一張精密的創新網絡——從精準捕捉消費者需求,到驅動前沿基礎與應用研究,再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每一個環節都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科研的極致邊界,釋放本土化創新的磅礴效能。
圖: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
白林強調“我們始終致力于將最尖端的科研與中國脈搏,同頻共振。”
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在過去的20年中:
共開展約35項針對中國消費者皮膚、頭發和頭皮的大型基礎研究項目;
每年對超過10萬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研究和測試;
在中國研發擁有超過20個專業領域;
2024年,由中國研發產生的發明專利達81項;
在中國市場推出了美妝科技相關的數智美妝產品,獲頒中國首張“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
每年,中國研發為中國消費者開發超過300+新配方。
更值得注意的是,歐萊雅眾多全球前沿科技也會優先中國市場。
比如,20世紀80年代,歐萊雅集團開創了皮膚組織工程技術平臺,開發了“重建人體皮膚模型”,可以精準測試評估化妝品原料和產品對人類皮膚的功效和安全性,在重建皮膚領域使用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是歐萊雅全球范圍內,除法國本土之外第一個運用3D重建人體皮膚模型進行研發創新的研發中心。
圖:歐萊雅皮膚組織工程技術平臺
(左滑查看詳情)
回顧這段歷史,白林介紹道:“從中國研發設立伊始,我們就將這個技術引入中國,并開發出中國人重建人體皮膚模型。這些皮膚模型可以模擬日曬、修復甚至光老化等,深入了解皮膚生物學,打造個性化美妝產品。”
圖:實驗室內的體外重建皮膚模型
在進一步的產品研發中,黑色素皮膚模型可以輔助一些美白成分、產品的安全和功效研究,而全層皮膚模型會被用來測試重組膠原蛋白微針類產品的功效研究。
在記者實地探訪實驗室時,更是從專家口中得知,這份凝集歐萊雅研發智慧的3D皮膚模型,是開放共享的,旨在提高化妝品行業的測試標準,同時使醫療健康產業、初創公司和研究機構都能夠受益于相關的知識和專研的技術訣竅。歐萊雅真誠地希望,能為推動中國美妝行業的發展盡“綿薄之力”,讓科學成就大愛之美。
歐萊雅的一些數智美妝科技產品在開發伊始就讓中國研發團隊參與共創,確保產品適合“高要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YSL圣羅蘭美妝的黑科技產品“口紅打印機”就在進博會舞臺首展同時,“零時差”于中國市場上市發售。
圖:YSL圣羅蘭美妝“口紅打印機”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唇色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當然,這種“本土化”絕非簡單的市場迎合,更是在科學基礎上對國人需求的精準突破。
“我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消費者的。我們必須尤其重視對消費者的洞見解讀,了解并滿足他們的需求。”當白林與我們談到研發新產品的初衷時,能深切的感覺到歐萊雅的研發完全以消費者為中心。
在設立研發中心之初,歐萊雅就著手與中華醫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所等多家中國頂尖學術機構合作,連續數十年支持中國人健康皮膚與毛發研究,不僅首次發現中國人毛鱗片的特殊角度與中國人特有的頭發受損過程之間的關系,還針對年齡在20至80歲之間的中國女性在不同日曬強度的皮膚老化情況開展了研究工作,首次成功繪制出中國人光老化圖譜。
2021年,歐萊雅中國更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院士團隊,建立了上海首家設在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內的院士工作站——“歐萊雅中國院士工作站”,合作研究皮膚醫學等問題,探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皮膚護理方案。
圖:2021年“歐萊雅中國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
當然,在歐萊雅的創新哲學中,中國也從來不是孤立的試驗場,而是全球研發網絡的“創新引擎”。在這里誕生的技術突破,往往成為引領全球美妝趨勢的“風向標”。
談及中國消費者,白林強調了其為歐萊雅全球市場提供了可借鑒的創新啟示及范本,“當我兩年前來到中國時,這里的消費者見多識廣,令我印象深刻。中國消費者的成熟度、專業度,意味著他們的需求對全球市場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就比如,采用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原料的巴黎歐萊雅小蜜罐第二代成為“中國創新,世界靈感”的代表產品。同年,歐萊雅集團推出創新成分麥色凈TM,旨在滿足全球不同膚色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改善局部色素沉著,重現均勻透亮的膚色。這項全新成分凝聚了18年全球科研心血。2024年進博會,理膚泉在中國首秀搭載麥色凈TM 的“紫秒精華”。
圖:理膚泉全新“紫秒精華”
而相較于全球美妝板塊仍在波動中摸索突破,歐萊雅的研發體系已在中國市場構建起清晰的增長支點。歐萊雅的科技生態圈,正在中國越擴越大。
2020年,歐萊雅率先在中國試點的“Big Bang美妝科技共創計劃”便是其中一大抓手。截至去年,五屆賽事共吸引了超過2200家初創及中小企業參與,成功孵化超60個落地項目,其中首屆參賽企業與蘭蔻品牌共創的塑顏美容儀已經在全球發布和落地;2022年的獲勝者,深圳的初創企業杉海創新就成為了歐萊雅在中國首個開放式創新投資項目,共同開發新穎且可持續的美妝解決方案。
圖:“歐萊雅BIG BANG美妝科技共創計劃”里程碑
白林對歐萊雅BIG BANG給予充分肯定,“短短5年時間里,已經有許多技術含量極高且具有硬核創新的產品成功上市,并走進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我深感震撼。”
當然,創新速度會讓消費者挑得眼花繚亂,但作為普通消費者,大家更關心每款產品的成分、功效和使用安全性,這才是持續購買的核心要素。白林表示,“我們嚴格的測試標準和對卓越科學的承諾,將確保產品兌現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體驗。”
歐萊雅承諾:
對每個產品都開展超過100項的安全性和質量測試
對化妝品原料和最終產品開發了2000多種不同的分析測試方法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歐萊雅也走得格外扎實和堅定。
果殼在參觀實驗室的過程中,看到了可持續的理念已經覆蓋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在配方上,所售洗發水和沐浴露的配方平均可生物降解90%以上,59%所用成分來自天然植物萃取;在包裝上也進行了輕量化調整,很多產品都采用了可替換芯的設計,甚至它也考慮到了回收環節,比如巴黎歐萊雅大金瓶洗發水機就摒棄了金屬泵頭改用全塑泵設計,這樣包裝整體回收時就不用特意剝離金屬件,解決了整體回收的障礙。
圖:“歐萊雅,為明天”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白林向果殼總結道:“我們的玻色因都是基于綠色科學而研發的。玻色因原料的制備實現了完全遵循12條綠色化學原則的工業化生產,成為業界第一個遵循綠色化學原則制備的抗衰老分子。玻色因的化學合成被精簡至兩步,其兩大主要原料均為生物來源,來自于循環經濟的副產物,生產過程中用水代替了有機溶劑,并使用了可循環利用的催化劑,在最大程度上減小了對環境的影響。”
圖:歐萊雅經典成分“玻色因”分子鍵線式
2024年,與中國本土初創汝原科技合作開發的歐萊雅Pro AirLight Pro光能吹風機,也是在美妝創新中“生態互補”的經典體現,它結合紅外光與高速風,干發速度快,在減少頭發損傷的同時降低超19%的能耗。這表明,歐萊雅不單關注產品本身的環保,也在意我們消費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環境影響,讓可持續生活成為日常。
圖:歐萊雅Pro AirLight Pro紅外光能吹風機
而上面的種種,對于扎根中國的歐萊雅研發和創新中心來說,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興:通向未來美妝的中國實踐
面對中國美妝市場的快速迭代,從電商爆炸、社交平臺興起,再到Z世代崛起,歐萊雅科研的“中國特色”是否真的能發揮奇效,這個百年法國品牌必須交出更出色的答卷。
對于未來,歐萊雅堅定地說:先問消費者。
每一個清晨,當我們站在鏡子前,拿起口紅、護膚品或是發蠟,我們不僅僅是在化妝,更是在尋找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歐萊雅深知這一點,也因此始終將消費者放在一切創新的核心。
無論是Z世代對個性化和自我表達的強烈追求,還是45歲以上熟齡人群對高品質和功效的重視,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下設的消費者洞察部門會經常進入消費者的生活使用場景,觀察我們對產品的使用習慣,捕捉到這些細微的差異,從而貼合每個人需求。
為迎接下一個20年,歐萊雅中國也在不斷延伸自己的創新半徑。不僅有前面提到的“歐萊雅Big Bang美妝科技共創計劃”不斷提供新鮮血液,歐萊雅還通過凱輝基金、天圖投資等渠道加大了對國內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中國的科研生態正成為歐萊雅布局未來中國乃至全球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把握小趨勢,下好先手棋”。在洞察消費者需求和不斷擴大的創新生態圈加持下,歐萊雅一步步探索美妝新前沿,而其中最為關注的三大板塊就是生物科技、數智美妝體驗和整合長壽科學。
生物技術
中國人對植物的“依戀”格外深厚,從新石器時代先民栽培谷物,到《詩經》記載72種植物物候,再到《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中草藥知識,植物算得上是中華文化最親密的伙伴。
歐萊雅的研發團隊利用植物提取物和生物發酵工藝,并聯合其他充滿活力的本土初創企業,對中國本土深厚的中草藥資源儲備進行創新研究,使其能生產出高性能的護膚、護發和彩妝產品,為歐萊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更為突破性的美妝創新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數智美妝
AI科技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前端科研生態和后端強勁的市場需求支撐。而中國消費的專業度和對科技的精通,讓中國成為一片能夠支撐起AI與美妝科技長足發展的“超級熱土”。
白林在演講中提到:“我們正朝著一個技術賦能配方的未來邁進,將光能、人工智能傳感機器人技術、微打印等科技融入美妝產品中。”
巴黎卡詩 K-SCAN AI 智能精測儀,依托于歐萊雅龐大的數據庫和專業的診斷知識,能夠精準診斷頭發和頭皮問題,并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而Beauty Genius基于AI數據庫,包括歐萊雅專有的關于皮膚、彩妝和頭發的知識,就像為用戶提供一位虛擬美妝顧問,能夠精準解答疑問。
圖:巴黎卡詩 K-SCAN AI 智能精測儀
整合長壽科學
正如那句深刻的話語所言:“Not just adding years to life,but adding life to years”,我們追求的不僅是生命的長度,更是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深耕中國20年,歐萊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時代脈搏,不僅深刻理解了“長壽”對中國人而言的重要意義,更洞察其“治未病”的核心健康觀念,提出了“Lifelong Beauty”的宏偉愿景。
皮膚是身體中最大的器官,歐萊雅通過前沿科技,直擊內部的老化根源,從生物層面重塑美的本質,讓美成為不再是短暫的表象,而是伴隨一生的健康與活力。
今年1月,歐萊雅集團正式發布“L’Oréal Cell BioPrint芯級皮膚解碼儀”,它擁有獨家微流控芯片實驗室技術,不僅將美容院原本龐雜的實驗室診斷流濃縮至信用卡大小的便攜設備中,更重要的是能計算皮膚年齡,僅需五分鐘即可提供個性化的皮膚分析,幫助用戶在問題出現之前采取預防措施,延緩皮膚老化。
圖:L’Oréal Cell BioPrint 芯級皮膚解碼儀
并且,這份對生命每一個階段的呵護與尊重,也深深植入了歐萊雅的企業文化中。在歐萊雅集團,全球有15%的員工年齡超過50歲,這也是首次有橫跨四個世代的員工一起工作。
當果殼再次回顧在歐萊雅研發和創新中心參觀的經歷,看見科學家們用3D皮膚模型模擬產品對東方膚質上的使用效果時,我們突然理解歐萊雅說的“在中國,為中國”并非只是口號——那些在實驗室里反復調試的參數、定制化的膚質數據庫,那些穿梭于各個實驗室"瓶瓶罐罐"中的身影,那些在數據模型與消費者研究和趨勢調查中反復研判的執著,那些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開發的"反向創新"產品線,都在印證著這句承諾,它是滲透于歐萊雅研發最深層的根本,并書寫著美妝行業最具生命力的創新敘事。
歐萊雅中國正以AI算法和全面調研為支點撬動個性化研發賽道,以綠色化學技術重構原料供給體系;產學研結合激活本土原創勢能,通過創新平臺匯聚本土成長潛能……創造一個全方位的美妝發展方案,并以此為基石,反哺全球。
歐萊雅研發和創新中心的故事,記者通過探訪及參觀了解到的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經足以相信,在這個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歐萊雅將繼續引領美妝行業的革新,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讓美麗成為每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部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