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國展大道一路向東,視線的盡頭有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叫孫莊子。彎道超車!它卻用整整兩年時間印證了農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深層邏輯,打磨出了樣板工程“沽水·孫莊”民宿項目。這段“化繭成蝶”的故事要從三個維度講起……
從路徑選擇上講,行得通
凡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沽水·孫莊”項目之所以行得通,也正是應了這句話。
天時。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到文化和旅游,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在立足高遠的頂層設計下,津南區于2023年年初緊跟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步伐,啟動了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地利。“沿海河、臨高校、通地鐵、接會展、近綠屏”概括了“沽水·孫莊”民宿項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這里有一派生態好景,海河、海河故道、雙橋河,水系四面環抱;綠屏·雙橋河灣、綠屏·咸水沽灣,綠意層層簇擁。此外,項目距海河教育園區僅5公里、距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僅4.5公里,潛在客群龐大。不得不說,它占盡了“三張好牌”的紅利。
人和。起初,對于新業態的導入,村子里300余戶百姓的態度各異。堅持組織引領,村“兩委”班子積極推動,先期將村里的8處閑置民房拿了出來,并與3處“沉睡”公建打包,作為一期項目組團打樣。村民們認準“團結致富”的理兒,陸續響應號召,又整合出了18套民房以供項目選擇。
一場廢地變寶地、資源變資本、農房變客房、農民變股民的大變革在小村子悄然發生了……
從方式方法上講,創典型
2023年5月,津南區聚焦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多重因素,敲定了“沽水·孫莊”民宿項目,規劃分期打造五彩稻田、林間露營、農情體驗、綜合服務、優產良田、民宿休閑、戶外拓展、河景風光等八大功能板塊,將項目定位為“京津冀鄉村度假目的地、海河沿岸詩畫田園”,融入“一灣兩河、三帶九圈”的天津市文化旅游發展格局當中。
“沽水·孫莊”民宿項目如一面鏡子映射出了“四管六招”工作體系的協同創新以及全區“一盤棋”的凝聚力,也積累下了可復制、可持續的典型經驗——“區鎮統籌、村主導、國企助力、百姓受益”的民宿開發模式。
津南區民宿工作專班、孫莊子村鄉村振興試點專項工作組、重點項目包聯制度……區、鎮、村等各級黨組織目標同向、步調一致,實行一線工作法、暢通溝通渠道、高效解決難題,專班化、項目化、市場化、場景化、品牌化推動“沽水·孫莊”民宿高質量建設。沽盛集團、區農委、區文旅局、雙橋河鎮等國企和部門、單位將該項目與鄉村旅游重點片區、鄉村振興示范村、“三微四景”工程等工作一并推進,統籌資金、政策、人才向這里集中,用實干演繹著什么叫 “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一起干”。
“管建”部門區農委將農村閑置資產使用權的規范流轉作為賦能“沽水·孫莊”民宿項目的“頭等大事”,全流程指導村集體將部分閑置集體資產和民房打組,在天津市農交所進行公開掛牌、出租流轉,最終由國企沽盛集團摘牌后改造建設和運營,這也成為津南區民房使用權集體流轉的先例。房屋定價、遞增比例、盈利模式均以惠及百姓為宗旨,村民可根據房屋結構、間數獲得每年7200元到17000元不等的房租,村集體則按照“保底+分紅”的原則,在獲取流轉租金的基礎上,還對運營收益享有分紅,“盤”活沉睡資源,讓村集體和百姓的腰包一起“鼓”起來。
“管投”國企沽盛集團采用EPC工程建設模式,一體化推進“設計+建設+運營”,讓效果圖不打折扣地轉換為施工圖、實景圖。一方面,聘請知名藝術家、民宿設計師左鋒義為民宿注入藝術靈魂,并與專業設計院合作深化設計圖;另一方面,綜合考慮色彩造型、結構安全和施工進度,嚴格遵循建設時序推進工期。同時,沽盛集團還成立了民宿管家、餐飲團隊、運營團隊,與會展管委會、海教園管委會密切對接,貼合游客需求匹配商業業態和全流程服務,轟趴館、咖啡吧、機器人研學基地、攝影工作室等一一加入,打破民宿刻板印象。
同為“管建”部門的區文旅局則把工作重心投放在漕運、民俗、稻耕等文化資源的對接上,為項目植入運動、健康、文創等多元要素,設立津南圖書館分館,投放了歷史、文學、科技、地理等類別書籍6000余冊,讓游客在承古開新、書香滋養中體味漫生活;主導“津彩南望”系列活動到場助陣,非遺項目、勁歌熱舞、小品相聲等藝術形式齊聚一堂,共同訴說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創新與突破;將項目編入津南區特色旅游線路、津南文旅手繪地圖、津南全域旅游規劃,并撮合多家旅行社與其簽約,串珠連線激發旅游資源的矩陣、倍增效應;秉持“專業人干專業事”的理念,與天津市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并通過深入考察、溝通,篩選有經驗、有能力的運營團隊,實現后期項目的前置招商。
“管戰”單位雙橋河鎮在市、區農業部門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以一項項“小而美”的民心項目撬動基礎設施建設,體現了“既利當前、又謀長遠”的智慧。通過疏通溝渠實現全村水系與海河的貫通,并以木樁裝飾護坡、木橋連接兩岸,將“小橋流水人家”的郊野意境寫進了現實;修建多條慢行環路和主干道路,串聯起村內、村外的交通網絡,打通城鄉融合的“任督二脈”;安裝燈光帶點亮夜經濟,每當夜幕微垂,繽紛色彩與村莊美景相映成趣,成為全時旅游的“延長線”。同時,借助補貼資金,孫莊子村的低效農田得以“重組”,土地平整、溝渠調整、田間道路鋪設后,今夏500畝的高標準農田迎來首個播種季,為民宿發展加分。值得一提的是,雙橋河鎮還布局集設施大棚、萌寵樂園、休閑垂釣于一體的沽畔樂耕農場,挖掘單位面積的最大價值,搭建有玩有學有樂的游玩新場景。
從效果呈現上講,促振興
“沽水·孫莊”一期民宿于2025年“五一”期間全面開放,7套民宿22間客房“一床難求”,入住率達到100%,迎接游客5000余人次。
項目的熱度不僅取決于它一攬自然、人文環境的優勢,更是因為“一套一品”的民宿沖破了傳統風格邊界,大膽利舊翻新,保留原鄉風貌。裸露的鋼結構包裹原始土坯墻體、利用屋頂空間打造徽派建筑風格的走秀T臺、被枝條包裹的鳥巢狀房屋依樹而居……客房帶著流年的“掌紋”溫柔了現代的時光。再加上轟趴館的笑聲彌漫稻田、攝影工作室的取景框定格住人間真情、工廠式酒吧用絢爛迷離的燈光交織成夢境……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非標商業模式便成為游客來了再來的理由。
這個小村莊的熱度還在逐日攀升,由公建廠房重塑而成的“赤堡56”洞穴民宿還在緊鑼密鼓地裝飾裝修當中,預計2025年8月對外開放,即便如此,依舊阻擋不住游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不,眾多資深攝影愛好者們紛紛組團前來探營,在社交平臺掀起打卡熱潮。“天津竟然隱匿著這處小眾秘境,綠地、藍天、紅瓦的融合,異形建筑的高低錯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愉悅。特別期待它的亮相,我肯定要當第一批游客。”游客張丹說。
項目興起了人氣兒、更提起了心氣兒。
追趕著民宿項目的“時髦”,老百姓返鄉創業的“神經”也被撥動,正結合自身所能和民宿所需探索差異化經營品類。
村里一家主打大鍋燉的餐廳“?魚”開張納客。“我的廚藝一直被左鄰右舍夸贊,沒想到,現如今我也能靠手藝為家鄉作一份貢獻,用一頓地道的農家飯留住民宿的‘流量’。”村民孫宗安說,“我還想和村里的菜農進行合作,讓餐桌上聚齊家鄉味道,這樣一來還能增加村民收入。”
同樣受到民宿項目啟發的村民李維和則把線上“雙橋大叔演唱直播間”搬到線下,在孫莊子村鄉村振興試點專項工作組的指導下,將自家修建成了“雙橋大叔民宿歌廳”,古色古香的歌廳與民宿的整體風格相得益彰,進一步豐富了商業業態。
民宿的興起也為周邊百姓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能用我的辛勤勞動擦亮家鄉的產業項目是我的榮幸,每天干得特別起勁兒。”孫莊子村村民李靜月說。“在家門口就業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家鄉的變化讓我們的日子有盼頭、有奔頭、有甜頭。”大家如是說。
這份甜頭正是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津南區將以“沽水·孫莊”民宿項目為示范,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興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富民,積極探索生態修復與產業導入有機契合的方法路徑,高水平謀劃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促進農文商旅深度融合,讓綠水青山變成更多金山銀山,因地制宜激發農業農村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來源:融媒津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