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山海共茗·滬武同游”武夷山文旅康養招商推介會在上海世界會客廳啟幕。這場以茶為媒的城市對話,通過非遺展演、沉浸式推介、跨界簽約等多元形式,向長三角市場呈現武夷山“雙世遺”的生態底蘊與文旅商機。
桐木關大裂谷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地處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中國首批國家公園體制實踐地,也是世界紅茶與烏龍茶的發源地。推介會以“音樂+非遺”跨界盛宴破題:國家級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現場演繹“搖青”工序,在韻律與光影交織中,展現茶葉從鮮葉到成茶的蛻變歷程;定居上海的武夷茶藝傳承人郭靜宜與江南絲竹演奏家同臺,以絲竹雅韻佐茶湯作畫,實現閩派茶文化與海派藝術的細膩碰撞。知名音樂人阿堅創作的《國家公園大自然的聲音》,將武夷山的風聲、流水、鳥鳴譜成交響,帶領嘉賓“沉浸式”漫步九曲溪畔、云窩景區。
文旅推介環節以“山水人文長卷”為敘事主線,立體呈現武夷山的多維魅力:自然奇觀有碧水丹山的九曲溪、丹霞地貌的天游峰、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國家公園等,文化根脈有朱子理學發源地、“萬里茶道”起點、茶旅融合的歷史脈絡等。
采茶
近年來,武夷山以“1+3+3”產品體系為核心,推出國家公園探秘、采茶制茶體驗、朱子文化研學三大特色線路,創新自駕游、騎行游、徒步游深度玩法,并聯合小紅書打造“四季茶事”Z世代文化IP,實現傳統茶文化的年輕化表達。
崇陽溪漫游道騎行
文旅不僅是匯聚人氣的流量入口,更是聯結情感的重要紐帶。活動現場交織著跨時空的情感聯結:俄羅斯恰克圖茶商后代維多利亞·維卡講述家族與武夷茶的百年貿易傳奇,臺商劉政儒分享在武夷投資興業的心得。《武夷山山水·人文·茶韻攝影展》則通過“四個最”生態名片(最重要自然生態系統、最獨特自然景觀、最精華自然遺產、最富集生物多樣性),定格世遺地的獨特魅力。
在招商環節,主辦方還發布五夫鎮云集·卜空改造、星村鎮茶旅研學等多個項目,涵蓋生態康養、茶產業鏈延伸等領域。現場8個招商項目簽約金額達13.2億元,涵蓋希爾頓酒店、茶飲生產線等;5個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客源互送、宣傳推廣,標志著滬武兩地在文旅經濟、康養產業等領域的合作進入實質化階段。
作為福建省對接長三角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動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主辦,以“山海共茗”為支點,推動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價值與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流量優勢的深度融合。未來兩地將依托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機制,落實“迎賓客、促消費”舉措,在文旅產品聯創、客源市場共享、投資環境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讓武夷巖茶的醇厚茶香與上海的開放基因共振,繪就“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合作共贏”的區域協作新圖景。
原標題:《武夷山文旅康養推介會在滬舉行,解鎖“雙世遺”旅居新體驗》
欄目編輯:裘穎瓊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玉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