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高溫,還有蚊子。
劉女士6個多月的寶寶也經常因為蚊子叮咬,手腳腫起鼓包,看著就嚇人。家人也曾出動滿屋子打蚊子,可是蚊子一開燈就躲起來,等燈一關,就開始在耳邊嗡嗡響。
后來聽婆婆說電蚊香液有用,插上電蚊子就不敢來了,正打算網上下單,老公卻說電蚊香液有毒,家里有寶寶最好不要用。
這讓她犯了難,網上一查也是眾說紛紜,那么電蚊香液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用呢?
一、電蚊香液毒性很強嗎?
隨著天氣轉熱,蚊子也漸漸多了起來,不少驅蚊、防蚊用品也進入熱賣期,其中電蚊香液就是不少家庭的“常備神器”。但近年來關于電蚊香液 的有毒言論讓不少人開始擔心其中的安全問題。
其實電蚊香液其實是通過添加擬除蟲菊酯類物質,也就是天然除蟲菊中提取并加工制成的一種化學物,可以抑制蚊子的神經細胞中鈉離子傳輸,使其神經元保持高度興奮狀態,最終引起蚊子麻痹與死亡。
目前只有部分研究認為長時間接觸擬除蟲菊酯可能對人體神經或者心臟有一定毒性作用,可能會增加相關死亡風險,但具體仍需進一步研究。
至于說致癌方面,確實存在兩種除蟲菊酯被列入3類致癌物,但還沒有充分證據證實,而其他影響胎兒健康甚至生育能力等風險都有待考究。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曾做出規定,對于工作中暴露的除蟲菊酯含量空氣,不得高于5毫克/立方米。我國《家用衛生殺蟲用品安全通用技術條件》也做出過相關規定,要求蚊香類產品菊酯含量濃度在0.31%~1.2%之間,而且生產前要經過毒理實驗,確保安全才能獲批。
至于有研究發現擬除蟲菊酯存在一定肝毒性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準確。從毒性角度來說,這種添加物質對人體毒性不高,而且市面上大部分合規的電蚊香液,相關成分濃度都經過適量配比,空氣揮發濃度也有安全規范標準,毒性成分含量并不高。
二、警惕電蚊香液真正的危害!
需要跟大家強調的是,雖然蚊香液“低毒”,但并不是無毒!
成都1歲幼童,在家中誤食了蚊香液,導致昏迷倒地抽搐不止,家人發現后趕緊送到了醫院治療,但病情似乎并沒有得到好轉,很快小孩就出現了四肢抖動,臉色發紺,意識漸無等危急狀態。
在轉入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后,也一直陷入昏迷,在連續進行血液凈化緩解毒性后,經過5天的全力搶救,最終小孩還是沒有逃過病情惡化,最終多器官衰竭而亡。
然而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因誤食蚊香液產品中毒入院事件。
可能有人會疑惑,蚊香液揮發到空氣中也會被人體吸入,為什么食入卻有這么大危害?
要知道蚊香液存在一定的有害成分,這些成分被揮發后吸入毒量可能是極其微小的,但集中誤食入消化道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兒童,發育尚不完全,新陳代謝速度快,一旦蚊香液誤食入體內,很可能短期內擴散全身,引起呼吸不暢、反應遲鈍,甚至死亡。
當然也不是說蚊香液就不能用了,只是在使用電蚊香液期間,如果房間面積較小,使用時間要縮短,而且還要注意不要太靠近家人活動范圍。
如果家里有孕婦、兒童、老人或者其他過敏、呼吸道病患等人群,最好不要使用相關產品,尤其是有6月齡以下的嬰兒,家里最好采取其他驅蚊方法,比如室內減少水生植物,有積水或地漏問題及時處理,避免滋生蚊蟲。也可以安裝紗窗、紗門、蚊帳等物理方法進行驅蚊;
另外,電蚊香液不建議開一晚上,尤其是臥室等密閉環境,可能會導致空氣中擬除蟲菊酯類成分含量變高,建議最好集中在睡前一段時間使用,用完要注意通風,日常蚊香液存放也要注意遠離床頭或者其他易燃物品,擺放注意保持瓶身直立向上,避免漏液。
三、點蚊香等同于吸煙?有依據嗎?
蚊香也是家用常見的驅蚊用品,但如果仔細搜索,網上關于點蚊香的危害也有不少說法。
此前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還曾發布過相關研究,研究員通過燃燒蚊香,分析空氣中產生的污染物濃度后發現,指出點一盤蚊香釋放的顆粒物和其他化合物相當于75~137支煙。
雖然研究結果很嚇人,但大家也不用著急恐慌,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丁雪佳解釋,該研究實驗室內燃燒的蚊香的污染物濃度確實遠高于正常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但僅僅將蚊香有害物質含量和香煙做比較,是不科學的,而且正確使用蚊香,對人體危害并不大。
只要我們買的正規蚊香,也就是有農藥登記號,標識上有低毒或微毒注明的驅蚊產品,對人體并不存在較大的安全問題。
除了必要的驅蚊產品,其實夏季想要減少蚊蟲困擾,也有很多方法:
1、避免積水
尤其是廚房、衛生間用水區域,要注意及時排干積水,另外有盛水的容器也要注意及時擦干,有養魚或者水生植物的也要注意及時換水。
2、謝絕入內
家中可以安裝紗窗或者紗門,減少蚊蟲飛入,或者在蚊帳、紗窗等區域噴上一些驅蚊液,也可以避免蚊子進入。
3、正確使用產品
選購驅蚊產品最好注意是否符合國家生產標準,使用過程也要注意按說明進行,避免錯誤使用。
其實驅蚊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驅蚊產品,還有一些新型驅蚊用具,作用效果也參差不齊,日常選購最好仔細甄別。
參考資料:
[1]《提醒!這種“奪命毒藥”夏季很多家庭常見》.江蘇市場監管.2024-05-29.
[2]《1 歲寶寶中毒身亡!這東西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千萬警惕!》 .科普中國.2024-05-30.
[3]《夏季居家防蚊蟲“必殺技”來了》.中國疾控中心.2023-06-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