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翻了翻以前寫的文章。
猛然發現,從頭追到尾又重溫幾次的《夢華錄》,寫過男女主、男女二三四號乃至兩三場戲份的配角,但是居然沒有專門寫過張好好。
怎么能漏了明媚鮮活的好好姐?!
(圖片來自官微)
這就補上。
01
初亮相的張好好,矜貴、優雅又高傲,對鏡自照,問池蟠派來的小廝“我美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問“那他怎么不來看我”,似是抱怨但語氣中并未真動怒,帶著恰到好處的驕縱,讓人不禁又愛又憐。
張好好確有驕傲的資本:漂亮,在唱歌上極有天賦、名滿東京,剛剛御前獻藝得了稱贊與賞賜,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而且她還很年輕,才二十三歲。
一個顏值與實力兼具的新生代頂流歌手,剛拿了大獎,開心中透著小小得意、想多聽幾句好話,完全正常,并不惹人生厭,只會教人覺得她率真。
尤其這個姑娘驕傲卻不跋扈,本質善良還體貼。
聽說池蟠被欺負還疑似與其他女子糾纏了,氣勢洶洶地想去出氣,帶著一個丫鬟就過去了——沒多帶幾個,無以勢欺人或把事情鬧大的意思,奶兇奶兇的樣子頗有幾分可愛;
說是出氣,她卻在看到宋引章的第一時間放棄了,只因她乍見對方覺得“我見猶憐,何況蠢奴”,便再也生不起半分出氣的心。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更關鍵的是宋引章抱著琵琶,同是愛樂之人,冥冥中惺惺相惜,雖是初見,兩人一彈一唱,完美地合作了一曲,自負歌喉天下一絕的張好好當即真誠地夸贊宋引章的一手好琵琶。
而后,詢問引章與池蟠之間的摩擦,聽得對方說池衙內當眾說自己是勾欄樂伎是故意惡心人,馬上解釋:池蟠愛逛勾欄、總是討好自己、且池母是從良嫁人,他絕不會拿這一點羞辱他人;安慰得有理有據,一點都不空泛。
察覺到對方自卑于樂籍身份,張好好更是認真地給人上了一課:賤籍又如何?我們是憑自己的本事吃皇糧。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竭盡全力幫宋引章退去自卑、拾起自信。
02
她勸慰宋引章的那些話,同樣是在說自己:
她一沒賣身,二不曾為金錢討好男人,每天為了練歌喉兩更睡五更起,別人玩樂的時候她則苦練技藝,把嗓子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她能名滿京城、能活得自在富足、能御前獻藝得皇帝稱贊賞賜,是她自己日復一日錘煉才藝的收獲、是她辛勤耕耘的報酬,她享受得心安理得。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有天賦還格外勤奮的好好姐簡直渾身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更加魅力四射。
而且她自尊自愛。
相比良籍,樂伎在身份上低人一等,但張好好顯然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她想活得更好,就努力學習、練出真本事,憑著專業技能賺錢,而非走捷徑。
所以她理直氣壯:“我活得堂堂正正。”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但另一方面,從這番話同樣能看到張好好的缺點。
她談起自己如今的生活,口吻自豪:“平日里不愁吃喝,文人墨客們捧著,高官貴爵們敬著……整天穿金戴銀、呼奴攜婢,哪里不如那些升斗小民了?”對于物質的部分,她喜歡且享受,甚至因此自覺高人一等。
已有些陷于浮華。
與此同時,她看不起尋常市伎私伎,認為她們的以色侍人是不愿吃苦、自甘墮落。
不可否認,是有些只想走捷徑的,單純為了錢去討好別人的確值得鄙夷,然而她忽略了,并非每個身在賤籍的姑娘都如她一般既有天賦、還有條件練習和發揮出來。或許有的女子也有好嗓子、也在琴瑟琵琶上天賦異稟,卻從未得到發掘的機會,又或是因傷病、意外導致嗓子毀了、手廢了,除了一副容貌再無其他,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賣身媚俗、以色侍人。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這既是張好好因天分才華而生出的自矜自負、目無下塵,也是她因環境、經歷、教育等而形成的認知局限(也不乏時代因素)。
——這也是我很喜歡劇的一點,沒有把角色、哪怕是討喜的人物塑造得完美。
03
相府獻藝一段亦鮮明地展示了好好姐的優缺點。
她的歌被稱為“唱得不過爾爾”,宋引章的琵琶則被大加稱贊,得了清流宰相的題字,大出風頭,一同表演的樂伎也極力奉承引章。
對這些,張好好不高興,既氣且妒,可另一方面,她未朝宋引章發作,一如既往地笑容燦爛:“以后我還盼著繼續和你合作呢。”她的不滿只對向了說閑話的那群人。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之后,她沒忍住脾氣,同池蟠大吵了一架——
池蟠說她演砸,她否認(不全是維護顏面,壽宴上官員分成幾派,她和宋引章都被作了筏子);說她“使盡渾身解數還讓人家給比下去了”、還猜到了是宋引章,她氣得轉過頭,說她當初被人捧著就自得、三兩天才練回嗓子,還表示宋引章天資才華更高,她更怒了。
可再如何氣憤,對于后兩條,張好好既沒否認也沒辯解。
私以為這是因為她心里知道池蟠說得都對:她確實被比下去了,也確實因吹捧而飄飄然、不再像過去那般日日勤練,是她自己的懈怠造成了如今的苦果,怪不得別人。可見她氣歸氣,卻不至于否定事實。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甚至她聽著最后一條氣急敗壞,揚起手欲打池蟠但還是停住了,這一巴掌終究沒打下去。
憤怒上頭,好好姐依然克制住了——雖然這一場吵架的結果是兩人分手,但至少,她沒有不管不顧地發泄、把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給彼此留下了顏面和余地,兩人的結局不圓滿、這段感情的句號也不漂亮,但總歸維持住了最后的風度。
她不是圣人,會因旁人的奉承吹捧飄起來,風頭被蓋過會嫉妒,被當眾指出問題會生氣,對著心上人也免不了無理取鬧,可話說回來,不遷怒還能及時克制情緒與沖動的好好姐,依然值得夸。
04
再次見到張好好,是林三司的府上。
盡管沒忍住說了句酸話,但聽到宋引章的反問“難道就因為官家和宰相幾句夸贊,咱們就不用繼續研習了”,張好好立即收起玩笑與漫不經心,先贊了對方“你倒真是個愛樂如命的癡人”,繼而解釋:已有人替她脫籍,她將隨此人去青州。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對于引章的驚訝和反問“你舍得嗎”,她得意中透著淡然:“有什么舍不得的?是這身行頭,還是那點子外人喝彩的風光?
“自打和池蟠斷了以后我才算真正想清楚,什么行首花魁千金一笑,都沒有自由自在的平凡日子好。”
可見,相府那夜的變故對她影響甚大,打擊過后,她真正成長了,也看透了:
曾經她享受文人高官的吹捧,經過相府那夜她才看明白,不過是達官貴人隨口幾句,不止相府婢女能對著她們頤指氣使,就連清流名相,也不耽誤一邊嘴上稱贊、一邊借著她和引章攻擊政敵,拿她們當工具;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曾經她自覺生活富足,看不起市井百姓的平淡也瞧不上閨閣千金處處拘束,現在想清楚了,她戶籍都被人捏著,得聽從命令輾轉勾欄畫舫和貴爵府邸之間,從無一日自由,旁人不過看在她的名氣上客氣一二,本質上她同市伎、私伎并無區別。
如今得以脫籍,未來終于可以自己做主,比什么都強,過去種種繁華,她說放下就放下,毫不留戀。
順便說一句,不愧是好好姐,既然與池蟠斷了就徹底了斷——雖然是她先說出口的氣話,可對方同樣說了了斷,那么她就絕不再糾纏、絕不回頭。
結語
離去前,張好好還不忘提醒宋引章當心身邊口蜜腹劍的豺狼,后者能逃過林三司府上的一番算計,多虧了前者的及時良言。
(電視劇《夢華錄》截圖)
自己自由了,盡管不算真正淋過雨,依然愿意為別人撐傘。
初識幫引章樹立信心,退場前助引章免去凄風苦雨、識別人心險惡,還是那個人美心善自信清醒的好好姐~
(本文首發于同名微信公眾號,嚴禁洗稿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