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開展了民間收藏文物公益性鑒定咨詢服務,鑒定咨詢范圍為書畫、金屬器。當天共鑒定藏品139件,其中書畫類藏品有10件為真品,金屬器類有26件為真品,其余均為現代工藝品。本次活動不僅為市民群眾提供了“鑒寶”的機會,更傳播了文物保護和科學收藏的理念。
書畫是收藏界的常青樹,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信息,而書畫鑒定主要包括作品的時代特征、個人風格、筆墨設色、題款印章等方面?;顒赢斕?,專家們共鑒定了44件書畫藏品,其中10件為真品,包括徐悲鴻、趙少昂、傅抱石等大師真跡。專家還現場為藏友們答疑解惑,普及收藏知識。
專家仔細鑒定藏友帶來的書畫藏品。記者 陳蕾 攝
一位藏友展示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山水畫,其作者為當代畫家,創作年代為2021年。得知藏友一直將畫作藏于書畫盒中,專家表示,與其束之高閣,不如裱框展示于家中,有助于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專家還鼓勵藏友“以藏養學”,通過收藏深入了解書畫藝術魅力,提升自己的收藏水平和審美眼光。
在冷兵器時代,弓和弩可謂戰場上的“神器”,箭鏃則是這類射擊型武器的重要殺傷部分,能否有效制敵,全憑箭鏃。活動當天,一位藏友帶了三支三翼箭鏃。經專家鑒定,此箭鏃的頭部為青銅制作,箭鏃的鋌部因銹蝕而缺失,但對其殘留部分的觀察,可斷定其鋌部的制作材料為鐵質,應屬于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之間的過渡產物。
“此類箭鏃最早出現在戰國末期的秦國,為秦國軍隊的弩箭,箭鏃為全青銅制作,藏友帶來的箭鏃為漢朝軍隊使用的改進版。”廣西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藍明明介紹說,三翼鏃可以讓箭在飛行時所受到的空氣阻力比較均勻,擁有良好穩定性能,并且此箭鏃的兩個三角翼面還形成了一個鋒利的倒刺效果,在有效射程內的殺傷力不亞于現代的沖鋒槍子彈。
古代箭鏃,三角形凹槽用于填充可導致傷口感染的有害物質。記者 陳蕾 攝
最為特別的是,其中兩支三翼鏃有一面可見三角形凹槽。“想請教下專家,這是血槽嗎?可以增加箭鏃的傷害指數?”藏友好奇的詢問,自己曾翻閱查找相關書籍,但一直未能確定此設計究竟有何用意。
藍明明解釋說,三角形凹槽應為用于填充可導致傷口感染的有害物質,被此弩箭擊中的受傷者,傷口會因污染物或有毒物質的侵入,導致難以治愈的致命感染,達到消滅傷敵有生力量的最大效果。
“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古人的智慧遠超我們的想象?!彼{明明表示,隨著文物收藏鑒賞知識的普及,許多藏友前來鑒定時不再局限于真偽,還有藏品的來歷,文化內涵等,有的藏友還會主動將藏品捐贈給博物館,讓更多人欣賞和研究,實現藏品的社會價值最大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