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保珠 通訊員 王佩
5月18日上午9時,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菏澤主會場活動在菏澤市博物館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由菏澤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菏澤市博物館、菏澤市文物研究院聯合承辦,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通過三大篇章、多項節目,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博物館在新時代的創新實踐與文化擔當,來自菏澤市各縣區的文旅部門、文博單位、非遺傳承人及眾多市民及文博愛好者參與活動。
01.
科技賦能文物
千年歷史煥發新生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應積極擁抱技術革新,讓文物“活起來”、歷史“動起來”。本次活動篇章一為“繹古今·文物新生”。“不是技術替代人文,是讓文物的心跳被聽見。”開幕式上,通過數字化成果展示與動畫短片,生動呈現了科技如何為文物注入新生命;《沉船遺珍》以舞蹈表現歷史場景,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進元代古沉船的傳奇故事;魯錦走秀《錦繡魯韻·經緯傳情》以非遺技藝結合時尚設計,展現傳統工藝的當代生命力。
02.
青年共構新篇
傳統文化創新表達
篇章二“聚青年·共構新篇”聚焦青年力量。“不是博物館教青年,是青年定義博物館。”魯西新區振興路小學合唱團以純凈童聲演繹《值得》,傳遞青少年對文化傳承的熱忱;舞蹈《俑·新生》通過漢代陶俑的靈動舞姿,再現古代生活的煙火氣;漢服秀《華服雅禮·千年風韻》不僅展示了歷代漢服形制,更結合傳統禮儀教學,邀請觀眾現場互動學習,沉浸式體驗中華禮儀之美。此外,菏澤市講解員大賽與“菏澤文博 多彩文創”——2025菏澤市文物文創大賽同步啟動,為青年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03.
全民共享共生
打造城市文化會客廳
活動第三篇章聚焦“全民享·共融共生”。“不是文物的陳列展柜,是城市的會客廳。”菏澤市博物館一樓大廳的公益文物鑒定活動吸引眾多收藏愛好者,特邀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專家,為藏友們進行公益鑒定咨詢服務。戶外廣場設置非遺展銷區、特色文創區、研學體驗區、菏澤精品文物展示區、“陶片春秋”文物知識科普區等區域,供市民們體驗。其中,非遺展銷區匯集曹州木版年畫、吳氏制香、曹州堆繡、剪紙、磚塑、東明糧畫、曹縣江米人、曹州泥偶等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演示并指導觀眾體驗制作;文創區則展出以菏澤文物為靈感的文具、飾品等,展現“文化+創意”的無限可能;研學體驗區、文物知識科普區,觀眾可親手拓印、制作漆扇,觸摸陶片標本等等,零距離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04.
線上聯動傳播
點燃全民參與熱情
活動通過抖音話題#菏澤文博大家說發起短視頻挑戰賽,鼓勵市民分享“我心中的博物館”。線上線下聯動,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影響力。菏澤市博物館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博物館與公眾的互動,推動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讓博物館真正成為城市的文化會客廳和創新源泉。
本次“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全民參與的文化覺醒。菏澤市以科技為翼、以青年為媒、以共享為核,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提供了生動注解,也為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書寫了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