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植 每經編輯:廖丹
4月,全球貿易環境驟變之際,海外資本愈加青睞中國人民幣資產。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表示,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愿持續向好,4月外資凈增持境內債券109億美元,處于較高水平;4月下旬外資投資境內股票轉為凈買入。
一位華爾街投資基金經理通過微信采訪向記者分析說,4月海外資金持續青睞中國境內債券,很大程度是受到月初美國出臺“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在美國出臺“對等關稅”政策后,美國金融市場多次出現股債匯“三殺”狀況,令全球投資機構紛紛質疑“美國例外論”,轉而加快資產分散化配置步伐。
債券配置策略為何變了?
在前述華爾街投資基金經理看來,4月美國出臺“對等關稅”政策,不但沖擊全球貿易格局,還影響全球資本的債券配置策略。
“4月以來,越來越多海外機構都在質疑美國例外論。”他向記者透露。所謂美國例外論,是指近年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級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經濟周期波動,但美國經濟則“獨善其身”,始終保持較好增長。
但是,隨著美國出臺“對等關稅”政策令未來美國經濟滯漲風險加大,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紛紛認為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紛紛加快資產分散化配置步伐。
這位華爾街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由于美聯儲維持較高基準利率令美國國債收益率高企,此前眾多海外投資機構會將逾65%的債券投資資金投向美國國債,但目前這個比例已降至60%以下,尤其是4月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多次發生股債匯“三殺”狀況,部分海外投資機構將美國國債的配置比例降至約50%。
與此對應的是,他們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高評級主權債券的配置意愿與力度雙雙增加。究其原因,一是中國國債價格變動與海外債券市場波動的聯動性相對較低,具有良好的避險屬性;二是中國貨幣適度寬松政策令中國境內債券價格趨漲,也能形成較好的資產保值效應。
前述華爾街投資基金經理認為,當前海外資本積極加倉中國境內債券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沖美元貶值風險。其中,人民幣匯率因美元貶值預期升溫而具有較高的升值前景,加之中國經濟穩健增長與中國國債投資安全性極高,令他們在4月爭相配置中國境內債券。
“互換通”等機制不斷完善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全球貿易環境驟變情況下,外資紛紛青睞中國境內債券,還與中國經濟穩健增長與中國金融市場持續開放有著密切關系。
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延續去年以來持續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為外資構建了穩定可靠的投資環境。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令人民幣債券價格波動較小、回報穩定。加之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令外資在持有人民幣債券時能擁有更明確的投資預期,有助于增強其投資信心。在復雜國際環境下,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屬性和避險屬性日益突出,對外資的吸引力隨之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金融市場持續開放,為外資進入境內債券市場提供便利條件。比如“債券通”“互換通”等機制不斷完善,極大地方便外資參與中國債券市場交易,顯著提升市場吸引力。
上述華爾街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互換通”的面世,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參與中國境內債券的投資。這背后,是約兩年的投資實踐,讓眾多海外投資機構確信“互換通”能有效滿足他們對人民幣債券利率風險的管理要求。今年以來,隨著中國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加之美聯儲降息步伐不確定性增加,全球投資機構對人民幣債券利率風險的管理要求日益增加,對“互換通”的投資興趣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末,20家境內報價商與79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逾1.2萬筆,名義本金總額約6.5萬億元人民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