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6真能壓制B-21?
美國媒體緊張不是沒理由,但下結論還早** 中國的新一代戰機殲36一露頭,美國人就坐不住了。 這不是空穴來風。
美媒《1945》直接點名,殲36可能會成為B-21戰略轟炸機的克星。這話聽起來有點夸張,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簡單說,殲36的優勢太明顯。
雷達上幾乎看不到,導彈射程又遠,機體大,能飛得也遠。要是再搭配加油機,在西太平洋海面上守個把小時,等著B-21鉆出來打冷槍,都不是問題。
以前B-2轟炸機進出第一島鏈輕輕松松,因為中國的防空系統不夠密。
現在不一樣了。
殲36的出現,再疊加中國地面防空、海上艦隊的整體提升,B-21要深入就得好好掂量下了。 更關鍵的在這:B-21的任務是要穿透敵方防線,執行深度打擊。
可一旦前方有像殲36這種級別的高隱身、高機動、遠程攻擊戰機在蹲守,它的生存率就不確定了。
美國花大價錢研發的B-21,可能連出擊的門都不好找。
殲36到底強到什么程度?
而且機體還夠大,能裝激光武器。美媒說了四點:雷達反射面積極小、導彈多、發動機猛、航程遠。
說白了,不只是戰斗機,還兼具轟炸機的功能。它一臺飛機干兩份活,這就很有殺傷力了。
這就給B-21帶來了難題。原本B-21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轟炸機,它還得有點“戰斗機”的意思。
但現在來看,殲36搶先做到了。美國在宣傳時也說,希望B-21能具備基本的空戰能力,最好還能跟其他戰機協同作戰,扮演“彈藥庫”的角色。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就斷言殲36能壓制B-21,其實也有點太快。B-21光在性能配置上就被對手拉了下去一截。
美國人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他們不是沒準備,B-21搭配了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還可能有無人機協同作戰。這種多平臺協同的模式,是美國一貫的打法,追求的是整體作戰體系的壓倒性優勢。
另外,殲36雖然看上去很強,但造價和技術門檻擺在那。三臺發動機,全球罕見,穩定性、量產速度都要打個問號。
有錢也不一定能馬上造出一大批。
再加上這么復雜的裝備,訓練和部署周期肯定長,想快速形成戰斗力,也不現實。 而且從目前的信息看,殲36到底是偏空戰還是偏對地打擊,也還沒明確。
是跟B-21正面對打,還是在空中干擾它、逼退它,現在都不好說。
所以站在美國的角度,警惕是應該的,但也不至于驚慌失措。站在中國的角度,這當然是一大利好。
說明美軍確實把這個新機型當回事了。 說到底,這場對抗不只是兩個飛機的比拼。
它背后是兩國在武器系統、戰術理念、戰略布局上的全面博弈。
殲36的出現,確實是中國空軍一個重大突破,它有機會改變西太平洋空域的力量平衡。 但真正能不能讓B-21“失效”,得看它量產能不能跟得上,實戰表現是否穩定,還有整個體系配合得好不好。
這事沒法光看參數表決高下,得靠時間驗證。
現在下結論,肯定是早了。
但可以確定的是,美軍的行動會變得更謹慎。
他們對第一島鏈的掌控力,將面臨更大壓力。
未來在這個區域的空中博弈,注定越來越激烈。誰先適應新局面,誰就能拿到主動權。
殲36還沒正式服役,就能讓美國媒體專門發文討論,這本身就說明它不是個普通的戰機。
下一步就看中國能不能把這張好牌打出實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