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大家可能有個宋共識:那就是現(xiàn)代的航空母艦艦載機基本上都是專門的設(shè)計單位專門設(shè)計并且造價昂貴的,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把造價更低產(chǎn)量更大的普通岸基飛機直接搬到航空母艦上直接使用的,那么,這種情況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p>
首先大家知道,航空母艦雖然甲板面積很大,但是和地面機場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而為了能夠在這“微不足道”面積上能夠正常起降,就要求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要有很大的推重比,雖然對岸基飛機來說,肯定也是推重比越大越好,但由于岸基飛機對推重比的要求沒那么高,所以總的來說岸基飛機的推重比普遍不如艦載飛機。
當(dāng)然,對于使用彈射器的航空母艦來說它搭載的艦載機推重比倒不是那么重要,但是由于艦載機在彈射起飛的時候通常造承受很大的沖擊力,而這個沖擊力普通飛機是難以承受的,這是普通飛機不能夠上航母的另外一個原因。
既然在前邊說了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我想有必要順便提一下航母艦載機的降落。
可以說,普通飛機在航母那短短的甲板上降落的時候肯定是剎不住車甚至有沖進海里的可能,所以即便是專業(yè)的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也需要尾鉤的輔助才能夠完成降落作業(yè)。
和航母艦載機在彈射起飛的時候要承受很大的沖擊力類似,航母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要承受的沖擊力更大,普通飛機根本承受不住這個巨大的沖擊,由于這個緣故,就算航母艦載機的設(shè)計單位在以岸基飛機為基礎(chǔ)設(shè)計航母艦載機的時候,那些艦載機無不在起落架等部位做了結(jié)構(gòu)性加強。
不過航母艦載機要考慮的其實并不僅僅是結(jié)構(gòu)強度的問題,由于航母艦載機經(jīng)常面臨高濕度高鹽度的問題,所以普通飛機在防銹防腐蝕方面更是難以媲美真正的艦載機。
如果說航母甲板面積有有限導(dǎo)致了其艦載機起飛問題那么,航母的甲板同樣影響了其艦載機的停放問題(其實也不僅僅是航母的甲板,還要加上航母的機庫)。
的而對于這個問題,航母艦載機通常的解決方案就是采用折疊機翼,由于普通飛機都是正常的機翼、是不可折疊的,所以這是限制普通飛機上航母的另外一個問題。
當(dāng)然,飛機的機翼問題影響的還不僅僅是停放問題,例如前些天傳出來的新德里打算進口的“陣風(fēng)”戰(zhàn)斗機尺寸超過其航母升降機尺寸冒鬧出來的笑話就足以說明普通飛機登上航母有多么難。
雖然對現(xiàn)在來說普通飛機上航母確實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有過一個普通飛機未經(jīng)改裝就直接搬到航母上使用的例子。
而這個特殊的例子就是1942年4月18日,花旗國的16架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去執(zhí)行轟炸機東京的任務(wù)。
雖然這個戰(zhàn)例是普通飛機登上上航母的罕見例子,但不得不承認,這個例子有其特殊性,而不具備太大的代表性。
具體的說,這里說的特殊性就是不管B-25轟炸機是不是真的合適登上航母,對當(dāng)時的花旗國軍隊來說,可供他們選擇的對象其實并不多,所以說到底,急需是B-25工轟炸機能夠登上航母的關(guān)鍵原因而不是說它更合適,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盡管B-25登上了航母并且成功的起飛了,但花旗國軍隊壓根就沒考慮過讓它們在執(zhí)行任務(wù)以后回“大黃蜂”號上降落的問題,說到底,這些B-25轟炸機在當(dāng)時的花旗國軍隊高層眼中純屬一次性的消耗品,所以只考慮起飛,沒考慮降落是B-25轟炸機登上航母執(zhí)行這次任務(wù)的一個特殊性。
另外,普通飛機雖然直接登上航母使用確實很難,但反過來說,航母艦載機直接轉(zhuǎn)行岸基飛機卻很容易,而且在世界航空史上也不乏這方面的成功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