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了!英國正式取代中國成為榜一,美總統揚言馬上飛北京
最近,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動作引發各界關注。從咄咄逼人的貿易戰主導者,到現在迫不及待要訪華的談判者,這位美國政壇的"風云人物"仿佛換了個人似的。
記得不久前,特朗普還趾高氣揚地揮舞著關稅大棒,揚言要讓中國屈服。那時的他,威風凜凜,目中無人也傲慢之極,認定中國會因為經濟壓力而低頭。
結果,事態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管他是呲牙咧嘴,還是恐嚇打壓,中方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最后美方不得不妥協,在中美達成減稅協議后,特朗普的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這位曾經叫囂"等著中國打電話來求和"的前總統,如今卻變得坐立不安。他不僅通過駐華大使向中方示好,還在公開場合表示隨時準備啟程訪華。
這種態度轉變之大,連美國國內的政治評論家都看不下去了,紛紛質疑特朗普是否在玩"變臉"把戲。
那么,是什么讓特朗普如此著急?分析人士指出,這背后至少有兩個不得不面對的嚴峻現實。
第一個,是特朗普精心策劃的關稅戰戰略已經陷入困境。原本他打算通過施壓迫使中國在貿易領域作出讓步,但事與愿違的是,美國國內的企業和消費者首先承受不住高關稅帶來的壓力。眾多行業協會的抗議聲此起彼伏,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調整策略。
更讓特朗普坐臥不安的是美國債務市場的變化。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已降至7654億美元,讓出了第二大債主的位置。
令人意外的是,接棒者竟是經濟狀況并不樂觀,甚至在去年已經宣布破產的英國。這一變化令華盛頓決策層驚出一身冷汗。
英國首相斯塔默此舉可謂是孤注一擲,將英國的經濟命運與美國綁在一起。但問題在于,無論是新晉第二大債主英國,還是第一大債主日本,都已經在購買美債這條路上走得舉步維艱。如果中國繼續減持美債,美國經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比誰都清楚,必須盡快與中方展開對話。但有意思的是,這位商人出身的政治家似乎還在打著如意算盤:既想獲得中國的支持,又不愿放棄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
在公開場合,特朗普的表態常常自相矛盾。
一會兒說要和中國"友好合作",一會兒又放話要讓中國"難受"。這種分裂的態度讓人不禁想起他的前任拜登,同樣因為對華政策搖擺不定,最終未能實現訪華愿望。
觀察家們認為,如果特朗普依舊沉浸在"美國優先"的迷夢中,不愿正視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客觀現實,那么他的訪華之路恐怕會和拜登一樣坎坷。
畢竟,在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通過威脅和施壓來獲得真誠的合作。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特朗普能否放下身段,以平等和互利的心態來處理中美關系。如果他繼續玩弄兩面派手法,不僅訪華計劃會成為泡影,還可能進一步損害兩國關系。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