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三生國健(688336.SH)發布公告,公司及關聯方三生制藥和沈陽三生共同授予輝瑞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的獨家開發、生產、商業化權利。輝瑞保留通過支付額外付款獲得在中國大陸商業化許可產品的權利。當日,港股三生制藥收漲32.28%,A股三生國健(688336.SH)20CM漲停。
圖源:三生制藥公告
60.5億美元,創新藥企迎“潑天富貴”
Guide View
此次合作堪稱行業重磅事件,從交易金額來看,三生制藥將收獲 12.5 億美元首付款,另有最高達 48 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準及銷售里程碑付款,潛在總交易金額高達 60.5 億美元,按當前匯率換算超 430 億元人民幣。其中,12.5 億美元的首付款不僅成為 2025 年最大的 BD 交易首付款,更刷新了國產創新藥 License-out 的最高首付款紀錄,此前該紀錄由百利天恒雙抗 ADC 藥物 BL-B01D1 的 8 億美元保持。
圖源:三生制藥官網
根據協議,相關款項將依據三生國健和沈陽三生對許可產品的前期研發投入、資產權屬等合理因素進行分配,具體比例為三生國健 30%,沈陽三生 70%。
依此計算,三生國健可獲得約 27 億元(3.75 億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 105 億元(14.4 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值得關注的是,由于 SSGJ-707 海外開發和營銷成本由輝瑞承擔,國內相關成本由沈陽三生負責,三生國健所獲收益近乎純利。
回顧企業業績,華源證券數據顯示,2024 年三生制藥業績實現高雙位數增長,經調歸母凈利潤超出市場預期。全年總收入 91.08 億元,同比增長 16.5%,藥物銷售收入 89.28 億元,同比增長 16.8%;歸母凈利潤 20.9 億元,同比增長 34.9%;經調歸母凈利潤 23.18 億元,同比增長 18.8%。
三生國健 2024 年歸母凈利潤約 7 億元,此次交易的首付款就將增厚其業績達 380%,潛在的里程碑付款更將為公司未來業績提供有力保障。
此前,康方生物在 2022 年與 Summit 的合作曾被視為中國創新藥行業轉危為安的關鍵拐點,如今三生國健與輝瑞的合作,再次以 PD-1*VEGF 雙抗為核心,達成首個 10 億美元首付款的超級重磅 BD 交易,無疑成為創新藥行業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產能質控實力強勁,CDMO國內先行者
Guide View
作為國內生物制藥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三生制藥的發展軌跡可追溯至 1993 年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的創立,并于 2015 年成功完成 IPO 上市。歷經多年發展,公司已構建起豐富的產品矩陣,現有約 30 余種上市產品,其中特比澳、益賽普,以及兩款重組人促紅素品牌產品益比奧、賽博爾,還有蔓迪等均為核心產品。
在 CDMO 領域,三生制藥憑借前瞻性布局與持續投入,成為國內行業先行者。自 CDMO 業務獨立成平臺后,公司搭建起覆蓋細胞株開發、注冊、臨床研究直至生產的全流程服務體系,全面覆蓋抗體、蛋白、多肽、核酸藥物以及細胞治療等生物藥物領域。目前,其生產網絡遍布全球,坐擁沈陽(2 個)、上海、廣東、蘇州及意大利共 6 大生產基地,各基地協同運作,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柔性生產選擇。
圖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這些生產基地均建立起嚴格遵循全球標準的質量體系。沈陽基地作為全國首批獲得國家 GMP 認證的企業之一,不僅能夠大規模生產哺乳動物細胞表達與細菌表達的蛋白質藥物及制劑,還于 2013 年通過新版 GMP 認證,并取得烏克蘭、巴西、墨西哥等 10 余個國家的生產認證;
上海基地年產能超 40,000 升,是國內規模領先的單抗生產線,已通過哥倫比亞、巴西等多國生產認證,并在 2016 年通過歐盟 QP 審計;
深圳生產基地新舊生產線分別于 2013 年和 2016 年通過 GMP 認證;
杭州基地則是化學合成藥研發生產一體化平臺,擁有 10 條 GMP 認證生產線;
意大利 Sirton 具備歐盟授權的 cGMP 資質,客戶群體覆蓋歐洲、北美等核心市場。
憑借深厚的生物藥研發生產底蘊,三生制藥在 CDMO 后端商業化領域優勢顯著。旗下北方藥谷德生(沈陽)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晟國醫藥發展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協同發力,推動業務發展。以德生生物為例,其首期 7.6 萬升產能于 2023 年投入驗證使用。
截至目前,公司 CDMO 業務積累了超過 50 項內外部 IND 項目經驗,從 DNA 到 IND 平均耗時僅 15 個月,且 IND 申報保持零失敗率,充分彰顯其專業實力與行業競爭力。
BD背后對其CDMO業務的極大加持
Guide View
三生制藥與輝瑞達成的 PD-1/VEGF 雙特異性抗體 SSGJ-707 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授權合作,不僅是一次高額商業交易,更對三生制藥的 CDMO 業務產生深遠影響。這場 BD 合作背后,蘊含著對其 CDMO 業務的多重加持路徑,值得深入探究。
技術背書:國際認可的金字招牌
當全球 TOP10 藥企輝瑞愿意為 SSGJ-707 支付高額對價,本質上是對三生制藥技術能力的 “國際認證”。
基于三生制藥專有 CLF2 雙抗平臺開發的 SSGJ-707,憑借獨特的雙通路靶向機制 —— 同時作用于 PD-1 和 VEGF,通過解除免疫抑制與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雙重機制對抗腫瘤。
其亮眼的臨床數據更是實力佐證: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單藥治療中,客觀緩解率(ORR)達 70.8%,疾病控制率(DCR)100%;聯合化療時,鱗狀與非鱗狀 NSCLC 的 ORR 分別達 81.3% 和 58.3%,展現出同類最優潛力。這些數據不僅助力藥物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 “突破性療法” 認定,更成功打動輝瑞。
與當下流行的 NewCo 出海模式不同,三生制藥選擇直接與 MNC(跨國藥企)達成協議。NewCo 模式通常將 BD 交易拆解為兩步,先融資推進海外臨床試驗獲取更多數據,再與 MNC 交易,本質反映出多數中國企業研發與臨床質量尚未獲得充分信任。
而輝瑞不僅承擔海外開發成本與風險,還以 1 億美元認購三生制藥普通股,進一步彰顯對其研發實力、臨床質量與企業聲譽的認可。
此次合作標志著三生制藥自主研發體系達到國際標準,正式躋身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鏈高端環節。
從行業實踐來看,大型 BD 交易能夠有效促進 CDMO 業務增長。藥明生物在 BD 實踐中成績顯著,2023 年至 2025 年 1 月底,成功達成 4 項海外許可交易,總金額高達 32.74 億美元。如 2023 年與葛蘭素史克達成許可協議;2024 年底聯合杭州多禧生物與 Aadi 公司交易;2025 年 1 月與 Candid Therapeutics 就 T 細胞銜接子三特異性抗體達成研究服務合作;
以及24年國內創新藥出海首付款最高交易之一默沙東收購同潤生物醫藥在研雙特異性抗體 CN201(由藥明生物技術平臺開發),目前這款產品藥明生物最高能拿到10%的銷售提成。
圖源:默克官網
藥明生物參與對外授權交易,意在通過研究(R)端的合作,為后續開發(D)、生產(M)端業務引流。根據藥明生物披露的數據,2024全年,藥明生物R技術平臺共賦能七個分子發現服務的全球項目,有權獲得總額約為1.4億美元的近期付款,而這些項目的潛在總交易金額超過23億美元。
三生制藥此次交易,同樣有望使上海晟國 (SIGO Biologics) 這一 CDMO 平臺獲得更高關注度,其 “助力合作伙伴加速研發、降低成本” 的價值主張,因 BD 成功更具說服力。
產能協同:全球布局的深度契合
三生制藥 CDMO 業務的全球產能布局優勢,與輝瑞的全球化戰略高度契合。其 6 大生產基地構建起覆蓋細胞株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網絡,其中意大利 Sirton 基地擁有歐盟 cGMP 資質,可直接服務歐美市場。盡管輝瑞負責 SSGJ-707 中國以外地區生產,但三生制藥保留中國內地生產權,這要求其生產基地需同時滿足國內外不同標準。這種經驗積累,使三生制藥在多國 GMP 認證方面更具競爭力,成為吸引國際 CDMO 客戶的重要砝碼。
現金流注入:業務擴張的強力引擎
此次交易帶來的巨額資金,為三生制藥 CDMO 業務發展注入強勁動力。12.5 億美元首付款相當于 91 億元人民幣,超 其2024 年歸母凈利潤的 4 倍,加上未來最高 48 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與銷售分成,徹底改變了企業財務狀況。充裕的資金將被用于加速 CDMO 產能擴建,如廣東松山湖 mRNA 生產線、北方藥谷德生基地;投入技術升級,包括連續生產工藝、數字化工廠建設;拓展服務范圍,涉足基因治療、RNA 藥物等新興領域。
圖源:三生制藥官網
資金充足性是 CDMO 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三生制藥借此解決了發展瓶頸,為 CDMO 業務快速擴張提供堅實保障。
這場合作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為中國生物藥企探索 BD 與 CDMO 協同發展提供了范本。
結語
Guide View
三生制藥與輝瑞的 60.5 億美元 BD 合作意義重大。這不僅是高額商業交易,還從技術背書、產能協同、現金流注入三方面加持其 CDMO 業務,助其躋身全球產業鏈高端,也為中國生物藥企協同發展提供了范本。
參考來源:
[1]公司官網/網絡新聞
[2]醫藥魔方
[3]藥聞天下
[4]E藥經理人
[5]氨基觀察
[6]價值事務所
[7]中泰證券研究所
[8]泡財經
[9]智通財經網
制作策劃
策劃:Whale / 審核校對:Jeff
撰寫編輯:Whale / 封面圖來源:網絡
媒體合作 | 微信號:GuideView2021
投稿轉載 |13291812132(同微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參考文獻如上,如對文中內容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如需轉載,請郵箱guideview@guidechem.com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