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跟大家講印巴空戰,網上很多人和我一樣,這幾天也一直在討論印巴空戰。為什么大家都這么興奮?因為這一仗我們的殲-10C和霹靂-15打得太漂亮了,大大的地出了一把風頭,所以大家都很興奮。但其實講到這次空戰,從我個人來說總感覺有點小小的遺憾。那就是因為雙方都沒有越線作戰,結果我們的霹靂-10空空導彈沒能參戰,失去了一個在實戰當中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這些天我看已經有人在討論,說是“陣風”飛機其實也不差,真要是一對一地和殲-10C比,恐怕還不一定誰贏誰輸。而且法國達索公司的技術人員也用這樣的一個說辭在給“陣風”往回找補。圍繞著這樣的一個討論,我看很多資深的軍迷網友在一項一項的比:兩架飛機的推重比、翼載荷、穩定盤旋角速度、瞬時盤旋角速度、滾轉率、爬升率,一個一個的比的不亦樂乎。其實讓我說一句的話,這種比法大可不必了,因為都是同一代技術水平的戰機,比這些東西能比出多大的差距來?最多是各有優劣而已。
但是講到一對一的空戰,說白了就是近距格斗作戰,而近距格斗作戰很大程度上要靠近距格斗導彈。而這方面“陣風”比殲-10C就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了。我們都知道巴基斯坦買的殲-10C配的近距格斗彈是我們的霹靂-10E,而法國“陣風”配的格斗彈是法制的“米卡”空空導彈。
“米卡”空空導彈在世界空空導彈當中是一個比較怪異的存在。這款空空導彈最初的研發是作為中距空空彈,搞出來之后覺著性能不錯,所以法國人又給它換了一個制導頭,把主動雷達制導頭換成了紅外成像制導頭,這樣就變成了一個中距兼顧格斗的導彈。像這種一身兼兩任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基本上屬于上不勾天、下不勾地。作為中距空空導彈,現在大家已經看得很明顯了,和霹靂-15比射程上那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墒钦嬉鳛榻喔穸窂梺砗团Z-10比的話,在機動能力特別是發射初期的機動能力,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
別的更多的咱就不說了,就說一個最大過載吧?!懊卓ā钡淖畲筮^載大概是40到50個G,那么霹靂-10呢?霹靂-10的最大過載描述為大于60個G,又來了一個“大于60G”。大于多少呢?這事后面我再講。其實印度空軍現在的空空導彈當中,近距格斗彈綜合能力比較好的還是俄羅斯的R-73。R-73在三代近距格斗彈當中可以說是佼佼者,最突出的性能有兩個:
一是最大過載可以達到50個G,另一個就是它的最大離軸發射角據稱可以達到45度。45度的離軸角意味著以機頭指向為中心,左右各45度,整個是90度范圍的離軸發射空間,這在三代近距格斗彈當中都是比較出色的指標了。但是如果拿它跟霹靂-10比,那顯然又是不夠看了,因為霹靂-10是典型的第四代格斗導彈。
一個三代彈的佼佼者,一個是典型的四代彈,存在著代差。最大的體現在哪?體現在紅外制導頭上。R-73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紅外制導頭,但是霹靂-10是紅外成像的制導頭。紅外成像和紅外聽上去好像差不多,實際的差距大了。因為紅外成像它看到的不再是一個點光源了,所以對于這一類的制導頭來說,像熱焰彈、紅外干擾彈之類的干擾措施,基本上就可以免疫了。但是像R-73的那種紅外制導頭,對這一類的紅外干擾措施來說,是無法免疫的。
其實就是拿R-73可以夸耀的最大離軸發射角和最大過載來說,差距也不是一點半點的。最大過載我們講了,霹靂-10超過60G,而最大離軸發射角,霹靂-10的最大離軸發射角是超過90度的,也就是說它具備過肩發射能力。又是一個“超過90度”,超過多少?別急,最后我再講。所以說無論是R-73還是“米卡”,跟霹靂-10都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所以真要是論近距格斗的話,無論是“陣風”還是蘇30MKI,恐怕殲-10C加霹靂-10都可以大大的出一把風頭。所以我說感到遺憾的。
可能有人會說,“米卡”導彈既然是作為中距攔射導彈來設計的,那么在最大射程上是不是穩穩的壓著霹靂-10一頭呢?好像按紙面的數據確實是這樣,“米卡”的射程可以到60公里,而我們看在航展上霹靂-10E展出的最大射程指標只有20公里。那么在近距格斗的過程當中,法國的“米卡”是不是可以先敵發射,從而占得先機呢?其實我們都知道,航展上展出的很多指標就是那么回事。同樣霹靂-10的最大射程也是一個很玄幻的東西。
霹靂-10是具備發射后鎖定能力的。一般來說紅外制導的近距格斗空空彈在發射離機前是要先用制導頭鎖定目標的,鎖定目標之后再發射出去。而實際我們看到航展上講20公里的最大射程,指的并不是霹靂-10的射程,而是制導頭的最大有效距離。剛才講了霹靂-10是具備先發射后鎖定的能力的,因為有雙向數據鏈,所以這就可以使霹靂-10的射程大大延伸了。延伸到什么程度?我轉述一下我聽說過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描述,按他們的講法是:經過優化彈道,霹靂-10的射程可以覆蓋中距空戰的絕大部分空間。所以說霹靂-10的那個20公里也是玄幻的20公里。
最后回過頭來再說一說超過90度的離軸發射角和超過60G的最大過載到底超了多少。大概是10年前,我采訪霹靂-10總師的時候,當時也曾經追問過這個問題??値熃o我的回答是:超過多少還有意義嗎?因為到了60個G,戰斗機還能夠擺脫導彈的追蹤嗎?而90度的最大離軸發射角超過多少同樣沒有意義。你試一試你的腦袋左右轉一下,能轉到多大的角度?所謂離軸發射是配合頭盔瞄準具看到哪打到哪,你頭都已經轉不過去了,更大的離軸發射角在實際當中又有多大的意義呢?所以在表述當中,我們表述成超過90度的最大離軸發射角、超過60G的最大過載就已經足夠了。真正的業內人士、明白人一看這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