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他,以九戰全勝的成績斬獲全國冠軍,一鳴驚人。
9歲的他,卻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跳樓自殺。9歲的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卻學會了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抽中了基因的彩票,卻沒能逃過父親的虐待!
朱宏鑫,七歲時,他在全國少兒賽九戰全勝,橫掃同齡人。九歲已成為業余六段,這在同齡人中鳳毛麟角。
也許他可以成為下一個柯潔,為國爭光??蛇@天才的光環下,藏著普通人難以窺見的黑暗。這黑暗,恰恰來自他最親近的人——他的父親。
根據認識他的網友爆料,朱父兩段婚姻失敗都是因為他脾氣暴躁。朱宏鑫母親離去后,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就成了父親執念。
他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2019年朱父對著3歲的兒子發了一個動態,以后要是不乖我就揍你。沒想到這并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認真的。
但他人生翻盤的希望、改變命運的賭注,孤注一擲地押在了兒子身上。圍棋,成了他操控兒子、索取回報的工具。
在朱宏鑫短暫的生命里,父親的形象總是與“嚴厲”掛鉤,但這所謂的嚴厲,早已跨越教育的邊界,演變成赤裸裸的暴力。
只要輸掉一盤,他就能在眾目睽睽下對兒子拳打腳踢,一腳踹飛。孩子身上新傷舊傷交疊,青紫一片,甚至有觸目驚心的疑似煙頭燙傷痕跡。
圍棋圈的家長都知道他脾氣暴躁,勸也勸不住。朱宏鑫一直非常的瘦小,性格很安靜,被打只會忍耐,從來不哭喊。
孩子的生活除了下棋,還是下棋。放學就是訓練,沒有玩耍,沒有童年該有的天真爛漫。社交平臺上父親發布的照片里,孩子極少展露笑容,總是眉頭緊鎖,心事重重。
他瘦小的身體,相比同齡人顯得營養不良。他贏得無數獎牌、榮譽,在父親那里,似乎從未換來一句真心的贊美,更多的是無盡的指責和不滿。
人們常說“生養”,生是開始,養才是關鍵??捎行└改秆劾?,孩子不是生命,只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一個等待兌現回報的物品。
5月19日,又是一場比賽,朱宏鑫又輸了一盤棋。父親的怒火可想而知。當晚,這個九歲的孩子,在家里的電腦前訓練了半小時后,選擇了從高樓縱身躍下,結束了他短暫而充滿傷痛的一生。
何謂養育?難道只提供吃住,就能肆意將意志強加于孩子?朱宏鑫父親眼中只有輸贏、漠視孩子身心痛苦。
“望子成龍”沒錯,可當期望變成不容置疑的命令,當孩子的天賦和努力被視為理所當然,當微小失誤招致殘酷懲罰,這份“愛”早已變質。
他自身的失敗與失意,仿佛都化作對兒子的苛責與暴力,通過掌控甚至摧毀這個小小的生命,來宣泄或尋求病態的滿足。
朱宏鑫長期處于暴力恐懼的狀態中,父母離異,家庭情感冷漠,唯一依靠卻是施暴者,內心會是怎樣的絕望?
無論多優秀都得不到認可,成為父親情緒宣泄口,或在爭吵冷戰中掙扎。這樣的處境,對敏感的孩子,無疑是漫長煎熬。
如果說起嚴格的父親,中國最有名的就是郎朗,郎朗的父親辭職帶他學鋼琴,對他十分的嚴厲。最殘酷的時候,他甚至告訴郎朗,父子倆一起死,跳樓和吃藥選一個。
很多人都認為,郎朗的成功來自于父親的逼迫,很多父母也以此為榜樣,想要逼自己的孩子一把。
郎朗沒有說過自己父親的壞話,但是如今他當了父親,卻讓自己的孩子放棄了鋼琴。他和妻子兩個人都是鋼琴家,卻故意不教孩子鋼琴。
這足以說明 ,童年學琴的傷痕在郎朗的心中有多深。郎朗說自己的孩子已經4歲了,他沒讓孩子碰一下琴鍵。
他和妻子在家里練琴,孩子想聽就聽,不想聽就算了。他只希望孩子的能健康,快樂,懂得聽音樂就夠了,其他的無所謂。
以前經濟條件不好,家里孩子多,家長對于孩子都是放養,反倒把孩子養得健健康康。如今的精英教育卻逼死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我們的社會,面對家庭內部、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是否還存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觀念,導致干預遲緩無力?
朱宏鑫是天才,但天才成長也需陽光而非暴雨。高強度訓練、頻繁比賽、巨大的家庭壓力,一個九歲的孩子怎能承受?
我們關注賽場成績,是否同樣關注他們的心理和環境?棋院、學校、協會,發現這類極端家庭教育時,能否更主動,建立家長輔導,甚至必要時強制介入?
朱宏鑫面對傷情詢問,會掩飾是自己摔的。這是恐懼,是無助,是屈從。小小年紀已學會用謊言保護自己,或茍延殘喘。朱父事后清空社交賬號,更顯心虛與逃避。
朱宏鑫的父親已被調查,婦聯也高度重視。法律會給出裁決,施暴者會付出代價。但這不夠。一個生命的消逝,帶來的不應只是個案處理。
為人父母,當真正理解“育人”,尊重孩子人格,給予無條件愛與支持,而非視為滿足虛榮或彌補遺憾的工具。
社會各界,也應織密兒童保護網,讓每個孩子在安全、健康中成長,讓他們手中的棋子、書本、畫筆,是快樂探索,而非通向深淵的催命符。
9歲圍棋少年疑遭父親家暴跳樓身亡,圍棋協會回應
光明網
- 2025-05-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