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把剛買的鮮肉塞進冷凍室時,你可能都覺得自己做得很對。但有沒有發現,解凍后的牛排變得干巴巴的,魚片滲出血水,連速凍餃子煮出來都軟塌塌的?
其實這不怪你——傳統冰箱的冷凍室,可能才是“毀掉”食材的真兇。
實際上,冷凍技術的水比你想象中要深。普通冰箱的-18℃看似夠冷,但背后藏著不少學問。咱們今天來先說清楚,冷凍保鮮到底怎么回事。
冰箱的冷凍室在忙啥?
普通冰箱冷凍室一般設定在-18℃,但你知道嗎,這個溫度標準用了已經快六十年了。而冷凍室保存食物的原理很簡單:低溫讓食材細胞里的水分結成冰,暫時阻止細菌繁殖。
但問題就出在——冰是怎么結的?
想象一下冬天湖面結冰的過程:水面先結一層薄冰,然后慢慢向深處凍結。傳統冰箱冷凍就像這種慢悠悠的結冰方式,讓食材從外到內逐漸結冰。在這過程中會形成很多大冰晶,這些冰晶就像小刀子,把細胞壁“戳”得千瘡百孔。等到解凍時,細胞里的汁液就從這些破洞流出來,肉就變得干柴,魚片會滲血水。
相比-18℃,-40℃到底厲害在哪?
科學家早就發現,冷凍速度才是保鮮的關鍵。就像用高壓水槍滅火比用桶潑水快得多,急速冷凍能讓食材里的水分瞬間結成微小冰晶,減少對細胞的破壞。最近,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就把冷凍溫度“拉”到-40℃。
這樣可以讓冷凍室的食材快速穿越食材冰晶帶,相比普通冰箱形成更細膩更小的冰晶,就像拍照時按下快門,把食物最新鮮的狀態「定格」住。
通過實驗可以看到,-40℃冷凍的牛肉解凍后汁液流失不到2%,而普通-18℃的能達到8%。這差距相當于一塊200g的牛排,前者流失的肉汁只有一湯匙,后者直接流掉半碗。
同時,在不同溫度冷凍下的牛肉和雞肉,在外觀上也有巨大差異。很明顯,在-40℃環境下存放的食材,解凍后依然鮮紅,還能保持彈性,十分接近新鮮現切的情況。
凍住了為啥還要搞雙系統?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冷凍技術好就夠了,為什么還要搞雙系統?這就要說到冰箱界的「串味玄學」了。
傳統單系統冰箱像集體宿舍,冷藏室的剩菜味和冷凍室的魚腥味在同一個風道里亂竄。我在朋友家就經歷過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生日——臘八蒜味生日蛋糕!
像TCL冰麒麟深冷冰箱這樣,現在不少冰箱都開始用雙系統設計。雙系統相當于給冷藏和冷凍各配了獨立空調,氣味不會亂串。此外,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在上下部分均配備了獨立的蒸發器,并在冷藏、冷凍、變溫三個區域設置了獨立的循環風道。這種雙系統三循環的設計,有效隔離了冰箱內的不同區域,進一步避免了異味的相互干擾。
用過的朋友說最明顯的體驗是:冷藏室里的西瓜再也不會帶著冷凍咸魚的海腥味,媽媽腌的泡菜也不會讓冰淇淋沾上辣椒味。
再加上冷藏區用多點離子殺菌凈味,殺菌率99.99%、除味率99.8%;冷凍區靠T-Fresh冷抑菌吸附異味。“雙系統”加上“雙凈味”,組成“真”雙系統,瞬間鎖鮮的同時,更不會被異味破壞食材原本的鮮美。
食材變好了,顏值能跟得上嗎?
最后說一下顏值,畢竟好用不好看,還是會讓人有遺憾的。現在裝修都流行嵌入式家電,但很多冰箱塞進柜子后要么凸出來一截,要么兩邊要留個大縫。
那是因為這些嵌入式冰箱,沒有做到“真”平嵌(厚度<60cm)。像前面提到的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厚度就只有59.4cm,能完美塞進標準櫥柜。
搭配底部散熱和平穩嵌入式鉸鏈,左右只需要留兩張銀行卡疊起來的厚度(4mm),就能實現真正的無縫嵌入,還能90°直角開門,拉抽屜也不影響,這對寸土寸金的小廚房來說,特別友好。
冰箱的冷凍室,可以說是食材的“時間暫停裝置”。相比于-18℃的“冰晶拆遷隊”,-40℃的“急凍俠”顯然更適合在冷凍室里“上班”。
說到底,如果你只是凍點飲料,不怎么做飯的,普通冰箱足夠了。但要是如果你經常囤肉、愛吃刺身、或者過節要囤貨,還要是重點關注一下冷凍速度和溫控技術的。
#TCL冰麒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