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近日報道,近期,美國多地遭遇強風暴侵襲。據美國廣播公司當地時間近日報道,截至目前,強風暴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有密蘇里州居民稱,“所有的窗戶都被吹飛了,墻體上的磚塊開始掉落”。在肯塔基州受影響地區,強風暴過后,當地街區房屋幾乎無一完好。風暴還造成美國多州斷電,截至當地時間近日凌晨,仍有至少10萬戶斷電。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減持。中國由美國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英國變為第二大債主。3月正值本輪美債市場動蕩前夕。美國財政部2025年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日本3月增持4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為11308億美元,依然是美國第一大債主。中國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654億美元,為今年首次減持。減持后,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倉規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特朗普(資料圖)
近日,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表示,短期來看,美國關稅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將導致美國投資減少、經濟增長放緩。而長期來看,如果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全面落地,所有人都會成為輸家,美國將重回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美國前勞工部長 羅伯特·賴克:短期來看,關鍵詞是“混亂”。問題是在混亂中,沒人敢于投資。事實上全球許多投資者,正在將資金撤出美國。這是由于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
穆迪的評級報告也非常直接:如果不控制開支,到2035年,美國的債務將占到GDP的134%,這幾乎是赤裸裸的破產前兆。更重要的是,美國還要面對一項即將通過的龐大減稅法案,僅個稅部分就要耗費2.2萬億美元,這不是救急,而是“拆東墻補西墻”。
正因如此,中國這時候減持美債,不僅是風險規避,也有策略層面的考量。換句話說,就是該收的收,該放的放,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畢竟,中方清楚,美國當前的財政狀況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財政部公布中國減持美債的消息后,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特朗普近日再次表達了希望與中方高層會面的愿望。他指出,中美關系“很重要”,自己愿意前往中國訪問,與中方高層就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舉行會談。從12日宣稱希望同中方高層通話,到中東之行剛一結束,就重申了自己的訪華“愿望”,特朗普在中美元首會談這件事上的態度越來越急切。
市場對美元不信任,美國債務上限“X日”又一天天臨近,特朗普政府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出于擺脫困境、增加美國政府收入的考慮,近日,特朗普再次將目光鎖定在中國身上。據彭博社報道,在為期四天的中東之行中,特朗普不僅從沙特、卡塔爾、阿聯酋三國手中爭取到了總額超1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還不忘遏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增長。
用特朗普的話來說,掌握著巨量能源及其他戰略資源的中東地區至關重要,美國會將地區國家留在自己的懷抱中,不會讓他們再走向中國。
特朗普(資料圖)
雖然白宮沒有釋放特朗普訪華的官方信號,但特朗普的公開表態,顯然是在對中國遞出橄欖枝,暗示中方給他個臺階,促成一次中美最高領導人的直接溝通。至于特朗普想談的話題,恐怕不僅僅是討論外交政策問題和中美貿易爭端,他很有可能會在美債等金融問題上對中國提要求,比如要中國協助美國穩定金融市場。但特朗普想要訪華,也要看中國的態度,中國目前沒有正面回應特朗普希望訪華的表態,很可能還在考慮如何對待特朗普的喊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