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面熟,但沒想到是朱媛媛。”
這是福建某殯儀館的一位入殮師,在整理完一位女士的遺容后,發自內心說出的一句話。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位穿著病號服、面龐清瘦卻安詳如初的女士,竟然是自己曾經在電影里看到過無數次的朱媛媛。
不是不敬業,也不是眼拙。
而是朱媛媛走得太低調,低調到連她自己都像是“藏”了起來。
從病床到片場,從片場到殯儀館,這位國家一級演員的最后一程,竟然悄無聲息地在福建完成。
1、訃告時間藏著丈夫的深情密碼
辛柏青發布訃告的時間是:5月21日,10點57分。
有網友指出,這個時間數字的諧音正好是:
“我愛你一世我妻。”
是巧合嗎?
沒人知道。
但了解他們的網友都懂,辛柏青和朱媛媛,是圈內出了名的好夫妻。
結婚19年,無緋聞,無炒作。
一個專心演戲,一個默默陪伴。
他們是娛樂圈里最不像“娛樂圈”的夫妻。
訃告上只寫了一句話:“她走了,我們相信她去了她想去的地方。”
不喧囂,不煽情。
就像她這一生。
2、她不是流量,但她的作品是觀眾的眼淚收割機
朱媛媛從來不靠熱搜搶鏡。
她沒有驚世容顏,也不混綜藝咖位。
可她的角色,觀眾都記得。
她是《我的姐姐》里那個心疼侄女卻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姑媽;是《送你一朵小紅花》里那個默默承受一切的母親;是《你是我的英雄》里那個一笑讓人落淚的患者家屬。
她演的不是角色,是生活里真的人。
她的演技,不是一板一眼的技巧,而是讓人相信——她就是那個人。
這種演員,太稀缺了。
她抗癌期間,是母親一直陪伴她,她一直沒跟外界說過。
所以,當她離世的消息傳出,整個娛樂圈都震驚。
黃曉明說:“她從不說自己生病,我們都以為她很健康。”
這句話,聽著太扎心了。
3、《造城者》的幕后,藏著她最后的堅持
2025年初春,福州。
《造城者》劇組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
這是朱媛媛接下的第六部抗癌期間的作品。
她說,這是她“堅持要拍”的劇,因為“角色像極了自己”——一個不屈不撓,為城市理想而戰的女人。
那時的她,化著淡妝,穿著戲服,站在片場中央。
從遠處看,還是熟悉的那種氣質:沉靜、溫柔、堅定。
但近距離接觸的工作人員卻都知道,她的步子已經不穩了。
有一次,她剛拍完一場內戲,轉身走下臺階時,差點摔倒。
旁邊的小演員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朱媛媛笑著說:“沒事,我骨頭硬著呢。”
可她的胳膊那么細,連袖口都勒不住。
她的堅強,是那種不說出口但寫滿在臉上的。
《造城者》殺青那天,她特意更新了停更七個月的微博。
短短幾行字,沒有一句喊痛,也沒有一絲悲觀。
她說:“感謝大家,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作品。”
誰也沒想到,這條微博成了她人生的“最后發聲”。
4、在福建拍戲,也在福建悄然離世
福建,這座她最后工作過的城市,也成了她最后停留的地方。
據入殮師朋友圈透露,他所在的殯儀館就在福建。
他原本以為這個“叫朱媛媛”的逝者,只是同名同姓。
直到同事刷到熱搜,說:“你是不是給朱媛媛化妝了?”
他回憶起那個遺容安詳的女人,愣了幾秒,才意識到——
自己竟然親手送別了一位國家一級演員。
她的家屬沒有提她的身份,也沒有提出特殊要求。
只說了一句:“她喜歡安靜,不驚擾。”
葬禮簡單到極致,連不少親戚都是在訃告發布當天才知道消息。
她走得太輕了,輕到連風都沒帶動一絲波瀾。
可越是輕,就越顯得沉重。
5、她走得安靜,卻喚醒了我們對“演員”這個詞的敬畏
演員,不是粉絲打榜的流量數字,也不是熱搜上的八卦體。
是把每一個角色都當成靈魂去演的人。
朱媛媛做到了。
她沒有用病情博同情,也沒有把私事拿出來營銷。
她只用作品說話,用生命演戲。
最后,她用離開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叫“真正的體面”。
朱媛媛用五年時間,演了六部作品,獲得一次金雞獎。
她沒喊過“我不行了”,也沒說過“我太苦了”。
她只是默默把該做的事做完,然后悄悄離開。
愿她在天之靈,依舊能聽到觀眾的掌聲。
朱媛媛,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