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2日電 國新辦22日就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檢查的意見》已經公開印發近半年了,請問司法部在治理亂檢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對此,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除了專門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全面的規范以外,在去年底組織的國務院督查中,也對亂檢查進行了集中糾治,并要求這次專項行動也要將亂檢查作為糾治的重點之一,目的就是切實解決企業迎檢負擔過重的“煩心事”,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胡衛列指出,司法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履行好相關職責。一是印發《意見》的問題解答,對各地區、各部門執行中遇到的25個問題進行了明確和細化。二是印發檢查文書基本格式文本,對檢查行為從程序上進行限制和約束。三是開設檢查信息公示專欄,已經正式上線,把各個地區的檢查信息都鏈接到這個平臺上,統一公布行政檢查事項、計劃、頻次等信息,增強檢查的透明度,便于企業和群眾進行監督。四是加強政策協調。對于《意見》落實當中反映出來的有些檢查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比如一些領域當中的具體問題,“學生宿舍裝不裝防護網”“飯店廚房放不放擋鼠板”,有的企業“開窗還是關窗”等等,不同領域的檢查標準有不同規定,正會同有關部門加緊研究解決方案和對策。
胡衛列提到,從各個渠道反映的情況來看,在《意見》實施近半年來,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意見》要求,應急管理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制訂出臺本行業的檢查標準、檢查頻次上限等等。各地區積極探索聯合檢查、“綜合查一次”“掃碼入企”、非現場執法等一系列創新做法,目的是有效提升檢查的精準度,大幅度減少對企業不必要的檢查。目前成效已經開始顯現,比如今年1到4月份,北京市行政檢查的總量同比下降72%,非現場檢查的數量同比上升48%。雖然現場檢查數量少了,但是檢查的效果卻提高了,發現問題率同比上升26%;浙江省全面推行多部門“一表通查”、跨部門簡單事項“委托查”等舉措,還開展“綜合查一次”,所謂“綜合查一次”也就是不同的執法部門就不同的執法事項,在一定時間內,對同一企業等檢查對象,通過部門的協調聯動,進行聯合檢查,這種“綜合查一次”的實施率達到33.9%,直接減少入企檢查1萬多戶次;福建省運用重復檢查預警功能,共發出重復檢查預警9998次,行政檢查總量環比下降50.6%。深圳市打造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成效顯現,以該市光明區為例,2025年以來,入企次數由3323次減少到1135次,下降了65.84%。
胡衛列表示,在有效遏制亂檢查的同時,也同樣強調,要按照嚴格依法的要求,履行好行政檢查的職責,該檢查的要檢查到位,特別是涉及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光要嚴格檢查,還要依法檢查到位,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置,有效解決問題,不能一查了之。《意見》實施近半年來,已經取得了初步但明顯的成效,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要求,持續加大文件的貫徹實施和落實力度,讓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成效不斷顯現,讓企業更加可感可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