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平凡日子里的掙扎》歌曲隨感
暮色正漫過寫字樓,某個樓層的燈光通亮,應該又有同行在對著電腦趕寫法律文書。街頭門店里音響播放著《平凡日子里的掙扎》,我看過滿臉是灰的人,笑著說生活多美。也見過功成名就的人,總是滿身酒味。我看過夜深都不回家的人,總期待明天多美。也見過看起來不錯的人,偷偷抹眼淚……聽著有感的旋律里,發(fā)出細碎的、只有自己聽得見的嘆息——這就是屬于法律人的背景音樂,在光鮮的律師袍下,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褶皺。
曾在暴雨雪的小年夜驅車上千公里,只為維護被告人權益趕往開庭。馬路大雪紛飛,加之夜間氣溫低下結冰,車速時而打滑,我望著手機里閃爍的開庭倒計時,忽然想起當事人那句"律師先生,這是我們家最后的希望"。當晨光爬上卷宗邊緣,我對著洗手間的鏡子洗臉,冷水沖去滿臉疲倦,卻沖不掉嘴角揚起的笑——那些在凌晨三點高速公路上啃過的面包,那些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案卷材料,在看見當事人宣判緩刑后通紅的眼眶時,都成了值得。
見過同行在慶功宴上舉杯相賀,西裝上的酒漬混著香水味,卻在散場后獨自坐在臺階上抽掉整包煙。我們都懂得那些"成功"背后的辛酸:是連續(xù)一個月睡在辦公室的行軍床,是推掉孩子家長會時的愧疚,是面對權貴威脅時攥緊的拳頭。就像歌里唱的"我們都在平凡日子里拼命掙扎,拼命想活成別人期待的人吶。就算四海為家,就算風吹雨打,也要微笑著說我還好",只不過我們的傷口,藏在領帶之下,藏在質證時依然平穩(wěn)的聲線里。昨夜又閱卷到凌晨,落地窗外的城市只剩零星燈火。我也知道該休息了,可睡意遲遲未能降臨,心中想了如何應對庭審可能出現的問題一遍又一遍,那些在深夜里反復推敲的質證提綱,那些被駁回的調查令申請,都在這份溫熱里漸漸軟化。原來法律人最動人的掙扎,從來不是法庭上的唇槍舌劍,而是脫下律袍后,依然愿意為陌生人的命運奔走的熱血,是明知現實冰冷,卻偏要在卷宗里種滿希望的偏執(zhí)。
或許我們都曾在某個深夜問過自己:"這樣的奔波到底為了什么?"但當晨光再次漫過窗臺,當孩子的笑聲撞開房門,當陌生人遞來一杯熱水,答案便在這些細碎的溫暖里悄悄生長。原來平凡日子里的光,從來不是某個閃耀的瞬間,而是無數個"難捱卻堅持著"的時刻,在時光里慢慢釀成的糖。
讓我們在掙扎中懂得:原來活著的意義,就藏在那些"難"與"暖"交織的縫隙里,藏在每個認真活著的當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