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武宙鵬法官、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靳丹檢察官與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志廣律師受邀作為評委嘉賓參加了由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冠名贊助、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學生會承辦的第十二屆“京都杯”刑事模擬法庭大賽的正賽庭決賽。
比賽開始前,京都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同法官、檢察官提前到達比賽現場,仔細閱讀比賽案卷和各賽隊提交的文書材料,對賽程設置和基本案情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比賽過程中,評委嘉賓們共同組成合議庭,引導參賽選手完成“起訴和答辯”“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庭審小結”“最后陳述”等五個環節,并進行相應指導;休庭后,合議庭退庭,評委嘉賓們集體討論,依據評分標準和庭上表現對公訴方以及辯護方進行了細致評分,最終評議出獲勝方及最佳辯手;最后,評委嘉賓們從自身經驗出發,分別就文書規范、庭審策略、業務能力等方面對公訴方和辯護方的表現進行了評價。
比賽結束后,評委嘉賓們就參賽選手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解答,并合影留念。
武宙鵬法官
雙方文書寫作應增強對案件本身的關注,多結合案件事實。控辯雙方在舉證環節按照名稱或其在刑訴上的分類進行出示,避免出現多次使用同一證據證明不同事實的情況。
靳丹檢察官
在法庭調查環節雙方應圍繞對于各自有利的事實進行發問,要注意問題的針對性。公訴方應當區分事實與認識之間的差別,避免在庭審時出現主觀辭藻。
李志廣律師
強調庭審小結環節不應對觀點簡單重復和對對方觀點的一味反駁,而應立足于爭議點以及已方的立論。選手在訊問時應避免誘導性發問。
賽后,比賽組委會對決賽參賽選手進行采訪。選手們就比賽爭議焦點、收獲、遇到的困難等方面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短暫休整后,本屆“京都杯”刑事模擬法庭大賽頒獎典禮正式召開。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澍老師,網絡法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旨龍老師,刑事司法學院團委書記劉亦陽老師受邀作為嘉賓參加頒獎典禮。
刑事司法學院團委書記劉亦陽老師為頒獎典禮致閉幕詞。祝賀本屆“京都杯”刑事模擬法庭大賽圓滿完成。
最后,全體人員合影留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