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東瞭望消息,在5月16日的外交部發言人記者會上,法新社記者提問:伊朗將于今日在土耳其與英、法、德三國舉行會談。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即將與伊朗達成新的核協議。中方如何看待當前形勢?林劍:中方始終致力于推動伊朗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重視伊方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反對一切非法單邊制裁。中方愿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協調,為推動達成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解決方案發揮建設性作用,切實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2018年5月,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宣布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全面制裁,狠狠羞辱了伊朗。這一次,伊朗主動服軟,特朗普則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的時候表示,伊朗現在沒有核武器,不代表以后沒有。伊朗必須與美國簽署協議,特朗普直言自己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總結起來,特朗普認為伊朗不僅不能夠擁有核武器,甚至不能夠發展民用核技術。特朗普甚至向伊朗放出狠話,解決伊核問題要么用武力手段,要么用和平手段。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資料圖)
近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的時候,再次就美伊核問題談判給出明確條件,那就是伊朗必須停止鈾濃縮活動。他的原話是,美國和伊朗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必須包括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這是一條美國明確的“紅線”,美國不會允許伊朗擁有哪怕1%的鈾濃縮能力。從威特科夫的這句話不難看出,特朗普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美伊雙方對彼此的不信任。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15日表示,美國與伊朗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條款達成“某種”共識,美伊“接近達成”協議。但他重申,如果談判不成功,仍存在美國針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此外,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18日在德黑蘭對話論壇上強調,和平核技術對國家的醫療、農業和工業發展至關重要,外部勢力無權剝奪。他警告稱,若西方切斷伊朗石油供應,將使對方“陷入癱瘓”,同時他指責西方利用制裁壓力挑撥中東國家相互對抗,呼吁美伊達成一項“公平協議”,以維系地區穩定。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資料圖)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亦奇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伊進行了多次談判,這是雙方各有所需的體現。對于美國來說,在試圖斡旋俄烏停火但遭遇一定挫折的情況下,特朗普所謂的“與伊朗接近達成協議”,或是為了展示“美國在中東有所突破”,這樣的說辭符合其政治利益。周亦奇指出,通過主動釋放信息試圖塑造預期是特朗普一貫風格,目的是為將壓力轉向對方,他的此番言論可以理解為“虛張聲勢”展現姿態以給自己留有更大余地。伊朗也有自身需求。
特朗普在近期訪問中東地區期間重申,如果美伊談判不成功,仍存在針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恐怕這才是伊朗經過國內朝野政治博弈后,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評估后授意發布的“求和信”的真實原因,沖突是最終解決任何棘手問題的“殺手锏”。中東地區政治格局的巨變,尤其是伊朗精心打造的“抵抗之弧”土崩瓦解,從客觀上伊朗政府失去了與美國討價還價的本錢,“認慫”“求和”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特朗普(資料圖)
有意思的是,談判的看客們仿佛隔著玻璃魚缸,看著兩條大魚互相咬尾,卻始終等不來水位上漲。美伊各有算盤,其實都明白:只要“核權利”這個死疙瘩不松動,一切花活都是套路。這出劇還會繼續循環播映,等待下一個突發新聞或者新總統上臺時才有微妙變化。所以新一輪談判不過是老調重彈。伊朗要的是核權維持底線,美國則死咬徹底去核。看似距離和平還差一步,實際上卻隔著一道永久無法逾越的高墻。一切讓步,歸根到底,不過是談判桌上的一盤空城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