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圍棋界百年難遇的天才,7歲就以9戰全勝的成績拿到了全國冠軍。
9歲就拿到了業余6段,技術比很多成年人還牛,全國僅有300余人能達到這一水平。
然而,這位本該在棋盤前閃耀的男孩,卻在5月19日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新京報-2025-05-22-痛心,九歲圍棋少年跳樓身亡,警方已介入調查
更諷刺的是,就在墜樓前半小時,他還在電腦前完成父親布置的訓練任務。
這個天賦異稟的“棋壇新星”,為什么會選擇用最決絕的方式告別世界?
隨著知情人的爆料,一個殘酷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聚光燈下的“完美小孩”
朱宏鑫的圍棋天賦,從幼年便已顯現。
5歲時的他就已經能看懂棋譜,把動畫片《圍棋少年》當作“學習資料”。
7歲首次參加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就以九戰全勝戰績拿下幼兒組冠軍。
2024年,他再奪第三屆全國少兒公開賽個人與團體雙料第一。
2025年初還拿到了“明仕杯”兒童C組全國冠軍。
憑借亮眼成績,他又被特招進入杭州智力運動學校這所由中國棋院設。
在外人眼中,朱宏鑫是“別人家的孩子”:
小小年紀便躋身全國僅300余人的業余6段行列,遠超同齡人的段位,讓他成為地方圍棋協會口中的“重點培養對象”。
可當他站在頒獎臺上,捧著獎杯的雙手卻總是微微發抖。
父親鏡頭里的他,永遠穿著寬大的襯衫,身形比同齡人瘦小一圈,眼神里幾乎沒有孩童該有的靈動。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公園放風箏,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年幼的他正伏在棋盤前計算步數。
當同學在課間分享零食時,他的書包里裝著厚重的棋譜。
這樣的“自律”,究竟是出于熱愛,還是迫于某種無形的壓力?
獎杯背后的淤青
2025年5月19日,朱宏鑫參加某圍棋賽事,盡管最終以小組第一收官,卻在過程中輸了一盤棋。
據現場家長目擊,孩子的父親當場暴怒,一腳將孩子踹倒在地。
周圍家長上前勸阻,竟遭其推搡,而且他甚至連一旁勸阻家長都想揍。
但這,不過是他日?!敖逃焙⒆拥囊粋€縮影。
事情曝光后,多位知情者透露,父親對朱宏鑫的教育實行的完全是“軍事化管理”。
每日放學必須先練棋3小時,周末全天泡在棋室。
在朱父看來,孩子比賽必須贏,輸棋輕則扇耳光、餓飯,重則用鐵棍毆打。
朱宏鑫手臂上,新舊傷痕層層疊疊,部分圓形疤痕疑似煙頭燙傷。
有家長曾在賽后看到孩子碰到他,發現他的手在流血,詢問原因時孩子卻低頭掩飾說是不小心摔的。
直到后來,這位家長才知道朱宏鑫當時的傷全是他親爹打的。
翻開朱宏鑫父親的社交賬號里,他曬出的永遠是獎狀和獎杯,卻從不見一句“兒子,你真棒”。
那些照片和視頻里的朱宏鑫,眼神空洞,瘦小的身體裹在寬大的棋手服里,仿佛一個被掏空的提線木偶。
究竟是怎樣扭曲的心態,才會讓父親把親生骨肉當作“泄憤工具”?
窒息的培養手段
朱宏鑫的悲劇,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據福建省圍棋協會證實,其父母早已離異。
還有疑似知情人的網友透露,這男的在老家風評極差,脾氣暴躁,自己沒本事,就把希望全壓在孩子身上。
網友評論截圖
更諷刺的是,父親本人圍棋水平僅屬業余,卻對孩子的每一步棋百般挑剔。
他曾在社交平臺發文:“養孩子就像馴馬,不打不成材?!?/strong>
甚至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就曾發文稱:“以后要是不乖,我就揍你!”
字里行間,不見半點舐犢之情,唯有將孩子當作“私有物品”的控制欲。
更令人惋惜的事,朱宏鑫的遭遇,并非無人察覺。
多位家長曾在比賽現場目睹家暴,有人拍下視頻向校方反映,甚至還有人撥打過報警電話。
可父親均以“管教孩子”為由搪塞,而孩子因恐懼不敢如實陳述傷情。
圍棋協會工作人員也承認:“家長脾氣確實不好,也勸過,但沒想到會這么嚴重。"
悲劇發生后,父親慌忙清空社交賬號,可那些曾被點贊的“教子心得”,早已成為他傷害孩子的證據。
事發后,杭州市婦聯表示“高度重視”,警方也已經將這位父親控制起來并展開調查。
光明網-2025-05-22-9歲圍棋少年疑遭父親家暴跳樓身亡,圍棋協會回應
死前最后的訓練
據知情網友透露,朱宏鑫墜樓自殺前的半小時,仍在電腦前完成圍棋訓練。
沒人知道那半小時里他在想什么。
是回憶賽場上的掌聲,還是父親猙獰的臉?
是幻想自己成為下一個柯潔,還是終于決定結束這場沒有盡頭的噩夢?
朱宏鑫的遭遇并非孤例。
在競技體育、藝術培養等領域,“虎爸狼媽”式的教育被美化成“嚴格管教”,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
目前朱宏鑫的父親已被警方帶走調查,但更值得追問的是:
如果早有人強制干預,這個孩子是不是就能有活下來的希望?
朱宏鑫的故事,不該止于一場唏噓。
當“望子成龍”變成“逼子成奴”,我們是不是也該重新審視:
孩子,到底是誰的“所有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