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當許多同齡人在陽光下撒歡、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時候,9歲棋童朱某鑫卻在暗夜里決絕地走上了不歸路。
有消息稱,這位在杭州棋院學棋的業余6段棋手已于5月19日晚跳樓自殺。雖說詳情尚待當地警方進一步調查,但多方回應已證實朱某鑫跳樓自殺確有其事。
小小年紀,竟以如此決絕的方式終結自己的生命!這究竟是為什么?
多方爆料顯示,朱某鑫跳樓自殺跟家暴有直接關系。父母離異的他,有一個簡單粗暴、動輒對他拳腳相加的父親。家本應是孩子最溫暖的避風港,可在朱某鑫的世界里,家更像是一場噩夢。父母離異,讓他過早失去了完整家庭的關愛與呵護;父親的長期施暴,更是讓他的童年充滿了驚恐,一步步將他推向絕望的深淵。
看看這個父親有多么粗暴吧!在圍棋比賽中,只要兒子的表現未能達到他的要求,他不分場合,不管兒子是否已經盡力,沖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別人勸都勸不住。在前不久舉行的一項賽事中,只因奪得所在小組第一名的兒子輸了一盤棋,他就大打出手,打得兒子倒在地上站不起來。這還只是一些被人看到的片段,沒被看到的施暴行為還有多少可想而知。
朱某鑫跳樓自殺,是錯誤育兒觀的“產物”。在朱某鑫父親那里,學圍棋的兒子已淪為一枚可以隨意擺布的棋子,而不再是一個有著獨立的人格尊嚴與情感需求的人。這些年,這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爸狼媽”時有曝光。他們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基于某種急功近利的人生觀與育兒觀,簡單粗暴地對孩子實施“管教”,有的甚至能直接把孩子打死。
表面上看,這些“虎爸狼媽”是怕孩子輸,實際上是他們自己輸不起。為了能讓自家孩子贏得競爭,他們中的不少人早早就為孩子選定“賽道”,并以超常投入、超前培訓為孩子積累了某種“優勢”。當他們發現這種“優勢”正在消失或者不能如愿轉化為“勝勢”時,他們的心就慌亂起來。他們已經帶著孩子在既定“賽道”上“孤注一擲”很久,已經無力也不想“重新來過”了。于是,他們對一直負重前行的孩子施以更猛烈的“鞭策”;于是,一些原本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孩子在變本加厲的“鞭策”下崩潰了。
當然,朱某鑫跳樓自殺也顯示出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不足。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未履行報告義務造成嚴重后果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部門接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檢舉、控告或者報告,應當依法及時受理、處置,并以適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朱某鑫被父親施暴是常見的事。如果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這些規定能被嚴格執行,朱某鑫父親還能一直對兒子施暴嗎?朱某鑫還會走到跳樓自殺這一步嗎?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