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級演員的他,不光出演了許多經典,還培養了不少的表演人才,
現在已經79歲高齡的他,已經回歸自己的生活,
他兒子的成就,足以讓他感到驕傲。
他出生在一個演藝世家,爸媽都是干這行的。
還沒上小學的時候,他就跟著爸媽跑去后臺看演出。
小小年紀的他就愛模仿,經常站在自家院子里,學說書人講故事。
到了13歲,天津人藝成立兒童劇團,
他在學校被挑中,站上了舞臺。
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受到表演的魔力,眼睛亮得像星星。
兒童劇團的日子沒持續多久,后來劇團因為各種原因解散了。
他年紀輕輕,處境卻有點尷尬——太小演不了大人,太大又不像小孩。
所以他主動申請去了新疆建設兵團,干起了宣傳科和圖書館的工作。
白天跑去基層采訪戰士,晚上泡在書堆里啃中外名著。
生活的苦頭沒少吃,特殊年代的波折,也讓他受了不少委屈,
可這些經歷卻像一塊塊磨刀石,磨出了他日后表演的厚重底蘊。
在新疆歷練的日子,他遇到了一個同樣熱愛藝術的女孩。
兩人很快結婚,生了兩個孩子,日子雖然緊巴,
但一家人擠在一起,總是樂呵呵的。
妻子朱兵總是笑著鼓勵他,說他的表演總有一天會讓全國觀眾記住。
那會兒他心里就憋著一股勁兒,想干出點名堂來。
直到32歲的時候,他做了一個大膽決定,
帶著老婆孩子回到北京,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那時候他已經是個兩娃的爹,可在課堂上,他比年輕人還拼。
每天從早到晚泡在教室里,練臺詞、做小品,
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擠出來學。
老師們也被這股勁兒感染,常常陪著學生熬到半夜。
畢業后他留校當了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接戲,日子忙得像陀螺。
他不甘心只做一個老師,他也想在舞臺上展現自己,
于是他接到電影《山下是故鄉》的邀約。
為了演好角色,他提前一個月跑去山區,挑水劈柴,
干遍了農活,曬得黑不溜秋,回家時連兒子都愣是沒認出來。
這些苦活兒讓他更懂了角色的辛酸,也讓他學會了用真情實感去演戲。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山東版《水滸傳》里演宋江,
當地的觀眾看得直拍手,可全國觀眾還是沒記住這個名字。
直到央視籌拍《三國演義》,
總導演放話,曹操和諸葛亮的演員得他親自定。
但當時他并不是熱門人選,可有人悄悄推薦了他,
說他演話劇時的氣場特別像曹操。
總導演之前就認識他,
還邀他給《紅樓夢》劇組當過表演老師,
可惜那會兒他忙得沒空。
這次接到試戲電話,他立馬從上海趕回北京,
跑到書店買了套原著,窩在旅館里啃了好幾天。
試戲那天他站在大辦公室里,面對一屋子三國學者和表演專家,
剛說了名字就被請了下去。
他以為沒戲了,心里挺不是滋味。
沒想到第二天,總導演直接登門,
聊了半小時家常后,甩下一句“簽兩年合同”。
就這樣他稀里糊涂地就成了“曹操”。
進入劇組以后,他像個學生似地到處學。
專家們教禮儀、騎馬、兵器,他都認真記。
關于角色是忠是奸,學者們爭得面紅耳赤,
他卻跑去問路人、問小孩,收集大家心里的曹操形象。
有人說他是個白臉奸臣,有人覺得他是亂世英雄。
這些不同的聲音讓他慢慢摸索出一個路子,
從人性的角度去演,把角色的霸氣、才情和孤獨都融進去。
拍戲的兩年,他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劇組轉場路過北京,他都沒回家,只為沉浸在曹操的世界里。
有一次得了肺炎,醫生懷疑是癌癥,
他卻平靜地說,只要能演完三國,這輩子就值了。
幸好是虛驚一場,他還因此順勢把20年的煙癮給戒了。
他演技的巔峰,還得數在無錫太湖邊那一段,
當時他披上戰袍,手握長槊,站在船頭吟誦“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那一刻他不是在演戲,而是真的成了曹操,豪情萬丈又帶著幾分孤寂。
后來劇集播出后,全國觀眾都炸了,
他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各種獎項的獎杯也抱回了家。
可巔峰之后,日子卻沒那么好過了,曹操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觀眾一看到他就想到那個梟雄,后續角色怎么演都跳不出這個框框。
他跑到福州體驗生活,跟林則徐的后人聊了好幾天,
可拍完后他總覺得自己沒演到位,少了點隨心所欲的感覺。
之后的日子里,他繼續拍戲,但都沒能再掀起波瀾。
直到2016年的時候,70歲的他宣布息影,說年紀大了,拍戲太累。
娛樂圈的熱鬧還在繼續,可像他這樣的老戲骨卻漸漸沒了聲音,
流量明星當道,演技派反倒成了稀罕物。
他能這么拼,離不開家里的支持。
拍戲的時候他常年在外,妻子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
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沒一句怨言。
孩子們長大成家后,妻子也放下手頭的事,
跟著他跑劇組,當他的生活助理。
兩人風風雨雨幾十年,感情卻越來越深厚。
每次提起老婆,他的臉上總是帶著笑,說她是自己最大的福氣。
到現在他已經79歲了雖然不再演戲,但時不時還會出席一些活動,
他還特意去到了銅雀臺,精神頭兒一點不輸年輕人。
他站在臺上,嗓音洪亮,朗誦起古詩來,臺下觀眾都聽呆了。
有人舉著牌子喊他的名字,有人偷偷抹眼淚,
那一刻仿佛回到了當年的片場。
活動結束后,網友們在網上刷屏,
說他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曹老板”。
雖然息影了他卻沒閑著,他?;刂袘蚪o學生上課,
分享自己的經驗,還參加公益活動,推廣戲劇文化。
他在一次講座上,鼓勵年輕人用心感受角色,別只想著紅。
他還把自己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想要以此來激勵后來的年輕人。
他還說表演不只是演技,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
這些年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傳下去。
他不光自己成就斐然,兒子也非常厲害,
其中小兒子出國留學回來以后,就進入了商界,
成為了大老板,這樣的人生,
誰看了不得說一句人生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