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冬,麻城縣羅家河的丁枕魚被農會逮捕。
對此,丁枕魚絲毫不在意,反而十分傲慢,自己的外甥孫是縣委委員王樹聲,他斷定這幫村民不敢拿他怎樣。
當丁枕魚被綁到王樹聲面前時,他叫囂道:
“五伢,這幫窮鬼們反了!你幫幫舅爹!”
不久后,丁枕魚被押上了審判大會,村民們紛紛站起來揮舞著雙手:“槍斃他,打死他!”
王樹聲怒目圓睜,氣得腮幫子直抖,毫不客氣地說道:“節約子彈,用刀砍!”
眼見自己的親甥孫不僅不幫自己,還要砍自己,他開始害怕了,他顫顫巍巍地說道:
“老五呀,你行行好,放過舅爹一命吧!”
“甥孫今天就革個命給你看看!”王樹聲擦了擦大刀......
鐵面無私王樹聲
1905年5月,王樹聲在湖北省麻城市出生了,他的堂兄王宏文是麻城高等小學的校長,心向馬克思主義,是個有志的年輕人。
受到堂兄的影響,王樹聲從小就樹立了自己的革命夢想,入學麻城高等小學后,他閱讀進步書刊,加入馬列主義研究會,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儼然一副小小革命家的架勢。
王樹聲(左一)
1926年秋,王樹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麻城領導農民運動、組織農民武裝。
他說:
“窮人翻身的日子來了!農民協會就是為貧苦農民辦事的地方,農民兄弟們,咱們應該團結起來,勇敢地與土豪劣紳們作斗爭,把土地奪回來!”
在他的發動下,不少貧苦農民加入農民協會,他們高呼“減租減息”、“清算公糧公款”等口號,在反封建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農民協會的所作所為觸碰到了地主們的死穴,獨享了那么多年蛋糕的他們如何愿意將蛋糕拱手讓人?
其中,蹦跶得最歡的就是當地有名的惡霸丁枕魚。
地主惡霸
他霸占良田千畝,擁有幾十套房產,雇傭大量農民做長短工,平日里是橫行霸道慣了。
仗著自己的身份,他集結組織了紅槍會,王樹聲進行農民運動,他就破壞農民運動,不僅毆打參與農協的農民們,還撕毀農協的告示,打砸農協的辦公室。
農民兄弟們很是憤怒,但是他兵壯馬強,即便知道王樹聲不會袒護他,依然是不敢跟他作對!
很快,丁枕魚肆意妄為地行為還是讓王樹聲知道了,他沒有退縮。
他說:
“革命的路程是艱苦的,要革命,就不能在乎親戚情面,誰反對農民協會,誰就是我們的敵人!”
“走!我們找丁枕魚算賬去!”
振臂一揮,千呼百應,跟著王樹聲往丁枕魚家去。
“呵嗬!”
農民們生氣地喘息響徹天地,農民弟兄們的刀、矛、鳥銃,在寒夜中熠熠生輝,丁枕魚的房子被圍成一個鐵桶,絕對飛不出一只蒼蠅。
但丁枕魚似乎對這樣的情況早有準備,丁家的房子墻高壁陡,家中還有不少家丁仆人,只要他丁枕魚躲在房子里不出門,那群“窮鬼”就不能拿他怎么樣。
只可惜,丁枕魚忘記了在農民隊伍中還有一個王樹聲。
幼年時期,在祖母的帶領下,王樹聲經常來丁枕魚家玩耍,對院子的格局構造十分熟悉。
有一處墻體較為低矮平穩,正是適合進攻的好地方,在王樹聲的指揮下,幾十個背大刀的青年翻墻而入,三下五除二打倒守衛在門口的花拳繡腿,將躲在床底下的丁枕魚給抓了出來。
丁枕魚身穿單衣,顫顫巍巍地被壓到眾人面前,當他看見王樹聲的時候,眼睛“簌”地亮起。
“五伢子,五伢子,快幫幫舅爹,這群窮鬼要反!要反啊!”
雖然知道王樹聲與丁枕魚的關系,但是真到了這時,農民弟兄們的心里還是有些緊張。
畢竟是親戚,王樹聲不會真的就這么放了丁枕魚吧,他是農民起義的代表,若是他都放過了欺壓百姓的罪魁禍首,他們哪里還看得到希望呢?
聽聞舅爹所言,王樹聲不僅沒有為此動搖,相反他是恨得咬牙切齒,腮幫顫抖。
王樹聲
“我王樹聲就是要革命,就是要和農民做弟兄,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攔不了我!”
說罷,人群中響起歡呼,王樹聲拿過繩索親手將丁枕魚捆綁起來,平日被丁枕魚欺壓慣了的農民弟兄們你一拳我一腳,狠狠地發泄了心中的氣。
“走!把他送到農協關押起來!”
千里走單騎,王樹聲大義滅親
冬去春來,彼時丁枕魚已經在農協關押了將近一年,王樹聲的革命事業也辦得井井有條。
不少青年才俊看到王樹聲革命的決心,紛紛加入農民協會,革命的隊伍逐漸壯大起來,但土豪劣紳們似乎并不打算放棄。
地主
正巧此時蔣介石大肆打壓共產黨,丁枕魚的兒子丁岳屏認為這正是解救父親的大好時機,他聯系上一位名叫王子歷的土豪劣紳以及一萬余名紅槍會的匪徒,殺向麻城。
麻城此時擁有的兵力不足以對抗,王樹聲帶領五百民兵依靠石塊、長矛為武器對抗敵人。
即便如此,麻城還是難以堅守。
就在此時,王樹聲臨危請命,愿意帶一名戰士趕往武漢尋找援兵,在麻城戰士們的掩護下,王樹聲突出重圍,帶著一名戰士日夜兼程,千里走單騎,帶回了武漢的援兵。
援兵到達后,丁岳屏等人嚇得是屁滾尿流,潰不成軍,麻城就這么被王樹聲救了下來。
只是,丁枕魚這個差點害麻城毀于一旦的罪魁禍首是不能再留了。
這就出現了開篇那一幕,丁枕魚聲淚俱下地祈求王樹聲放過自己,可是他不知收斂,教唆兒子繼續為非作歹。
圖片來源網絡
王樹聲是一名堅定的革命者,丁枕魚是一個封建主義的獲益者,他們注定是不同道路上的人。
最終,在眾目睽睽之下,王樹聲毫不猶豫地斬下這個惡貫滿盈的地主的腦袋。
所有人都明白了王樹聲革命的決心,他的事跡一傳十、十傳百,傳遍整個大別山,成為人人歌頌的佳話。
而王樹聲的革命生涯,才剛剛開始。
律人律己,自我批判的一生
1936年長征結束后,由于在長征中積攢下來的暗傷,王樹聲在甘肅休養,但戰局情況不等人,沒多久王樹聲就接到了新的任命。
帶領部隊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
王樹聲二話不說接下命令,拖著滿是病痛的身體上了戰場。
同年11月,王樹聲作為副指揮率領西路軍向古浪進發,途經干柴洼地區時遇上了敵軍三個騎兵旅,雙方展開激戰,經過幾個晝夜的拼殺,王樹聲才帶人成功占領古浪城。
次日凌晨,敵軍帶著重兵重炮殺了一個回馬槍,猝不及防地進攻導致第九軍損失慘重,。
后來,第九軍奉命向河西走廊轉移,途中遭遇了軍閥馬步芳的部隊,馬步芳顯然是有備而來,在敵強我弱的局面下,王樹生沉著應戰,憑借出色的軍事素養和指揮本領多次殺退敵人的進攻,在殲滅敵人2000余人后成功撤退。
馬步芳
12月,西路軍西進受阻,王樹聲被迫帶領第九軍向祁連山轉移,僅有百余人從敵人的包圍圈中活下來。
在此之后,王樹聲帶著只有百余人的隊伍在祁連山頑強抗爭,以游擊的形式從容應敵。
但是祁連山的環境惡劣,物資又極度匱乏,導致王樹聲帶人突圍祁連山后,剩余的戰士不足10人!
10人小隊想要安全返回陜北還是有些困難,為了盡可能保住戰士們,王樹聲將剩余人員分為兩組,分頭返回陜北。
他們沿路乞討,多次受人白眼,承受的屈辱與艱難讓他們多次想要放棄,每當這時,王樹聲就會想到在黨組織的日子,心底沒由來地就升起一股子信念。
一定,一定要找到黨組織!
1937年8月,王樹聲終于回到了延安,見到了毛主席,他為第九軍最終只剩下不到10人感到羞愧,既不推脫責任,也不說什么情有可原。
他斬釘截鐵地說:“我接受中央的一切處分!”
可毛主席說:“你回來了,就是勝利。”
雖然中央安慰王樹聲,可他自己卻是“處分”了自己,他不斷回想戰斗過程,認為是自己的失誤導致的。
關于“中原突圍”這件事兒,陳毅元帥是這么說的:
“中原的解放軍同志們為了完成毛主席交給的戰略任務,為了革命,為了大局,艱苦奮斗,英勇犧牲,可以這么說,中原突圍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中原突圍
盡管陳毅元帥已經給出了這么高的評價,但是對于這次行動,王樹聲心中的自責與內疚一點也沒有減少。
他在自傳中寫道:
“在中原突圍的過程中,我對堅持敵后斗爭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對戰士們的思想動員不夠……”
他始終認為,自己對于戰士們,對于黨是有所虧欠的,這樣的想法一直持續到離世,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身居高位,不改公仆本色
新中國成立后,王樹聲同志加入了軍械處,繼續為新中國發光發熱著,到了老年時,由于身體原因,王樹聲向黨申請了一名輔助工作的秘書。
見到秘書時,他是這么說的:
“小魯啊,我現在身體不好,心臟有問題,也有高血壓,以后得工作還得請你幫一幫。”
秘書小魯答應了,能跟在一位開國大將的身邊是他的榮幸,而接下來的日子,讓他對王樹聲這位開國大將大為改觀。
本以為王樹聲應該住在一座獨棟別墅里,哪怕不是別墅,好歹要有一個小院子吧。
可是王樹聲的家全然不是小魯想象的那樣——那只是一個低矮狹窄的平房,這座平房是建國初期的房子,當時王樹聲同志為了節省經費,堅持不要獨院,不要樓房,只要一個小平房。
房子很小,20平米左右的主臥由他的夫人和幼女居住,而他本人則住在僅有10平米的書房,一住就是永遠,而他的節儉行為遠不止這些。
按照王樹聲同志的級別和工作,可以配備多名警衛員,但是他堅持只要一個警衛,他說,人力的節約就是最大的節約,他這兒不需要那么多的人選。
按照組織規定,王樹聲本來可以在相關部門獲取家庭的生活用品,但他不愿意花費組織的一絲一毫,而是讓秘書從市場上正常購買,明明擁有報銷滋補品的權利,他卻只服用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和降壓藥。
王樹聲同志總是這樣,只拿自己需要的,轉頭卻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黨和人民,而這樣的他卻還總覺得黨給予自己的太多,自己能夠回報得太少。
1974年,中國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王樹聲同志與世長辭。
在王樹聲同志病重住院期間,周總理曾來到他的病床前探望,總理拉著他的手說:
“樹生同志,黨中央、毛主席都知道你是一個好同志,你不僅是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你還是我國軍械工業生產的功臣,你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王樹聲和毛主席的合影
盡管王樹聲同志一直嚴于律己,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滿,但是平心而論,王樹聲同志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黨,是一位忠誠的革命戰士!
結語:
魯迅先生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句話的意思是橫眉冷對敵人的指責,低下頭來甘愿為百姓做牛做馬,王樹聲的一生正好印證了這句名言。
對于黨,他堅定、忠誠;對于戰友,他是堅實的后盾和依靠,對于人民,他是令人尊敬的守護者。
像王樹聲一樣守護我們的先輩實在太多太多,銘記他們是我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至少在這一刻,我們應該記得他,記得在麻城縣門怒斬舅爹為革命的王樹聲同志!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緬懷大將王樹聲:早年為革命大義滅親殺舅爺 28歲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2、中國新聞網:《王樹聲:曾穿越沙漠乞討回延安 犧牲13位親人》
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革命不講情面的王樹聲》
4、湖北黨史:《王樹聲大將和他的一家》
5、黨史博采:《王樹聲:共和國大將,大義滅親親手處決自己親舅,紅四方面軍的一面旗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