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臨滄5月22日電(李斯琰)云南省臨滄市鎮康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工作人員22日介紹,近日該局在保護區內拍攝到1只雌性綠孔雀帶領3只雛鳥在林間覓食。近年來,綠孔雀數量穩步增長,截至目前,總數量逾50只。
南捧河保護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成立于1999年,是云南省怒江水系的熱帶區域,自然環境獨特,地貌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5月6日,3只綠孔雀雛鳥在媽媽身下乘涼。鎮康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南捧河保護區管護局助理工程師葉祖建介紹,綠孔雀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種類,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極度瀕危物種,目前僅分布于云南部分地區。2015年,該管護局在轄區內安裝20套紅外相機,開始調查研究綠孔雀,并于2018年首次拍攝到綠孔雀,2019年后則多次拍到,2023年1月19日曾拍到8只綠孔雀同框,2024年數量約40只。
為保護好綠孔雀等瀕危物種,2020年至今,南捧保護區管護局先后在保護區建成13個生態飲水點、14個補食臺、15個監測點,累計修復逾50公里棲息地生境廊道。今年,在綠孔雀核心棲息地又新增50臺紅外相機。
葉祖建介紹,他們查看紅外相機時,發現其中1臺于今年5月6日拍攝到1只雌性綠孔雀帶領3只雛鳥在林間覓食畫面,雛鳥絨毛未褪,推測出生僅一周左右。
視頻中,綠孔雀媽媽時而低頭啄食,時而展開羽翼為雛鳥遮擋烈日。在此期間,還拍攝到1只紅嘴藍鵲試圖襲擊雛鳥,但被綠孔雀媽媽發起反擊驅跑。
5月6日,3只綠孔雀雛鳥在覓食。鎮康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葉祖建稱,經多年監測調查,綠孔雀的生活習性等逐漸清晰:“早晚兩個時段活動頻繁,繁殖期集中在4月至5月,每窩產卵3至8枚,幼鳥長至8個月左右才算度過高風險期,成活率在70%~80%之間。”
據悉,2015年以來,鎮康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還先后成功記錄到印支灰葉猴、北豚尾猴、豺、黑頸長尾雉、黃喉貂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截至目前,該保護區共分布野生維管束植物2656種,脊椎動物524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動物分別達70種、91種,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