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唯一一場全面的反侵略戰爭。發生于1944年5月至9月的騰沖戰役,在中國抗戰歷史上是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場攻城戰役。
這是中國抗戰期間第一場收復縣城的戰役,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場全殲日本守軍的戰役。
為了徹底掐斷中國的抗戰物資輸送通道,拿下云南昆明,再向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進攻,以徹底打敗中國,日軍于1942年1月攻入緬甸。
面對如此險惡局勢,中國迅速組建了遠征軍,于1942年3月份入緬作戰,組織防御抗擊日軍。
哪曾想,與中國遠征軍協同作戰的“豬隊友”英國駐印軍,失去了戰斗意志,甚至不打招呼自顧撤退,導致中國遠征軍右翼失守,不得以只能大撤退。
而日軍則趁勢追擊,1942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國門畹町,迅速占領芒市;4日攻占龍陵,10日占領騰沖,導致了今天的德宏州全境至保山市龍陵縣的怒江西岸地區3萬平方公里國土淪陷。
幸而中國守軍及時炸毀怒江上唯一的車行橋惠通橋,日軍被阻于怒江西岸。
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開始滇西大反攻。第20集團軍實施騰沖攻城作戰。
這是一場慘烈的攻城戰役。日軍依托于火山石構筑的騰沖縣城堅固城墻和城內建筑物負隅頑抗,遠征軍軍每推進一米都要付出嚴重的傷亡。一直戰至9月14日,經過127天的慘烈激戰,終于光復騰沖縣城。
此戰日本守軍一個人都沒有逃脫。中國遠征軍共俘獲敵軍官4人,士兵60余名。斃敵少將指揮官以下軍官100余人,士兵6000余名。
但畢竟是攻城作戰,中國遠征軍傷亡官兵17000多人。真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騰沖城的土地上,浸透了抗日官兵們滾燙的熱血。
騰沖戰役,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今天它依然在警示我們,無論是在什么歷史條件下,只要存在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依然存在,落后就要挨打。
今天的巴勒斯坦、今天的黎巴嫩、今天的敘利亞、今天的烏克蘭,都在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安全,基于堅強的國家領導,基于統一的民族意志,基于頑強的戰斗精神,基于強大的國防力量。
中華民族被蹂躪的歷史,決不能再次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