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月,一名戰士將炸藥包放錯了位置,引爆后鬼子炮樓完好無損,副團長拿出望遠鏡一看:“好你個劉厥蘭,讓你炸碉堡,你卻炸圍墻”。
劉厥蘭打仗以來就沒出過這么大的岔子,他本來就有一身傲氣,這下,更覺得羞愧難當,完全不敢面對這些戰友們。
正當他低著頭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時,就聽見王鳳麟大叫:“好家伙,這一下,倒是把小鬼子震的找不著北了。”
劉厥蘭趕緊抬頭,看到的正是前方敵人手忙腳亂的情形,他瞬間跟興奮起來,扛著槍就往前面跑,其他戰士也是一樣,在沖鋒的號角下,打的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而敵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雖然占據著地理優勢,卻在我軍猛烈的攻擊下,遲遲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
最終這座敵人最后的碉堡防線也被我軍攻破,至于為什么劉厥蘭明明在最關鍵的一步上失誤,還能推動戰爭的勝利,這就要從他行動開始之前說起了。
劉厥蘭的爆破技術不錯,因為他小時候跟他爹一起炸過山,比起一些從來沒有接觸過炸藥的戰士,他有著天然的優勢,再加上他性格好強,不管學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所以是團中重點培養的戰士。
但是王鳳麟來了之后,他這個“爆破王”的位置就要拱手相讓了,因為王鳳麟是專業的,也是我黨重點培育的人才,曾經專門去蘇聯進修過。
王鳳麟這人很注重實戰,對戰術的研究很有自己的一套,也受到過毛主席的夸贊。
剛開始,劉厥蘭還有點不服,主要還是不服輸,但是他畢竟理論知識有限,有的只不過是一些經驗。
王鳳麟很直白的告訴他:“實戰變化莫測,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沒有理論,你的那些經驗形不成體系,早晚吃大虧?!?/p>
接著,王鳳麟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大家都很服他,開始跟著他刻苦練技術。
劉厥蘭也很虛心,成長的也很快,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成長為老二團里的尖子生。
那次失誤的任務正是炸碉堡,敵人可以說是十分狡猾了,利用幾座碉堡幾次將我軍打退。
畢竟這碉堡難打,我們的火力很難突破,但是敵人卻占據了巨大的優勢。
即便如此,王鳳麟還是鎮定下來,仔細分析碉堡周圍的地勢,以及最佳爆破位置,在他的專業目光和戰士們的英勇作戰之下,接連幾座碉堡都被我軍收入囊中。
只是,過到最后一關的時候,卻將大家都難住了,就連王鳳麟都一時有些焦急。
因為這座碉堡周圍的地勢空曠而平坦,別說是掩體了,就連草木都沒有多少。
戰士們出去了幾波,最后都被打退,甚至連一半的路程都突破不了,這樣下去只能白送。
王鳳麟咬牙說:“這是最后一關,我們整個作戰成果就看這一次了,要放棄是不可能的,現在,誰有信心和膽量能完成這次爆破任務?”
劉厥蘭最先站出來,他知道這次行動難度極大,但他不怕,為了戰爭的勝利,他咬著牙拼了。
于是,他將地上的彈坑當做掩體,匍匐著一點點挪動,后面的戰友們也在拼命為他打掩護,大家都是并肩作戰很久的戰友,配合的十分默契。
劉厥蘭順利來到圍墻邊,背緊緊貼著圍墻的他一點點挪動,試圖尋到一個絕佳放置點。
但這碉堡是用水泥做的,墻面平整,炸藥無處安置,更壞的結果是,敵人發現了他并朝著他猛烈射擊。
這時候,他已經顧不上什么位置不位置的,只能在圍墻邊找了一個位置點火之后快速撤離。
沒想到,這炸藥發出的動靜反而在水泥中傳播更快,直接在內部造成了很大的震蕩和聲波,這一下,震得敵人七葷八素。
反而因為這場意外,我們取得了勝利,王鳳麟由此也知道了,戰爭“取巧”也很重要。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爆破攻堅”戰法威震全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