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以“湖湘文脈 科創未來”為主題打造的湖南館,設主形象區、科文融合綜合展區和音視頻產業專題展區三個展區,以湖湘文脈傳承為核心,充分展示近年來湖南省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創新成果。
△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開幕,文化湘軍展示瀟湘文產美好未來。
走進科技感十足的湖南館,立刻就被栩栩如生的“瀟湘八景”數字畫卷所吸引。通過AIGC技術復原的畫卷中,“瀟湘八景”的如詩畫面仿佛被賦予了靈動的魂魄:平沙落雁處,金黃的沙洲在夕陽余暉下泛著暖光,成群的大雁展翅翱翔;遠浦歸帆時,粼粼波光中,點點白帆由遠及近,似是游子歸家的急切腳步……每一處景致都細膩入微,每一抹色彩都恰到好處,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瀟湘勝境之中。
在湖南館的主形象區大屏幕上,巨幅“芒果出海數字地圖”同樣引人注目,“地圖”展示了湖南廣電芒果TV國際APP和國際社媒上的芒果內容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播放數量,顏色越深表示播放量越高。中國港澳臺、東南亞、北美等國家和地區,是當前芒果出海的主要市場。當前,湖南廣電正在積極實施“芒果出海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份額和用戶規模。目前芒果TV國際APP累計下載用戶2.88億,力爭在2027年實現日活300萬、營收過10億的“三連翻”目標,將芒果TV國際APP打造為“國有自主可控一流出海平臺”。
△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開幕,文化湘軍展示瀟湘文產美好未來。
漫步湖南館內,湖湘文化底蘊的厚重與科技融合的魅力相得益彰。在湖南出版展區,書香也融入科技脈搏奔涌而來。獨具匠心的書本外形設計中,精品圖書展示、數智動態影像、視頻交互等展陳形式,全景式講述出版湘軍在文化傳承與科技融合發展道路上取得的新成就、展現的新風貌。
當《湖湘文化續編》《船山全書》《陶澍全集》《湖湘詞全編》《魏源全集》《曾國藩全集》《左宗棠全集》《郭嵩燾全集》《王闿運全集》《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馬王堆漢墓文庫》《湖湘文化通史》《湖湘文化極簡史》《湘學學統與中華道統》等聚焦湖湘文化的精品典籍整齊陳列在眼前,蘊藏于三湘四水間的文脈氣息也滲透到展館的每一個角落。
本屆文博會上,湖南出版集團還展出“走出去”戰略成果,聚焦展示其“文化出海”實踐,構建起版權貿易、教育援外、印刷服務、文化展會立體格局。《中非農業合作與非洲減貧》(英文版)《尋夢蒙達爾紀》(法文版)《十村記·精準扶貧路:十八洞啟航》(老撾文版、葡萄牙文版)《鄉村國是》(阿拉伯文版)《我們湖南這十年》(英文版)《中國非遺》(多語種)、《中國馬王堆》(英漢雙語版)等精品圖書,宛如一扇扇通往多元文化與時代故事的窗口,講述著湖南出版在文化交流與傳播征程上的堅定步伐與斐然成果。“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線上數字展館,則通過交互互動的方式,讓全球觀眾可以云端觀展,身臨其境般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開幕,文化湘軍展示瀟湘文產美好未來。
在“科文融合”綜合展區,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創造出了一場場令人驚嘆的互動體驗。戴上VR設備,觀眾瞬間穿越時空,置身于虛擬空間的夢幻里;通過體感交互裝置,參觀者只需輕觸屏幕,就能近距離觀察文物細節,修復已經風化的碑刻書法……這些由湖南廣電旗下芒果TV、芒果數智、芒果融創、芒果互娛等企業和平臺帶來的互動體驗,打破了傳統展示的局限,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深度參與到文化傳承與創新之中,留下難忘的回憶。
芒果數智的“山海APP”攜手60家已入駐博物館的優質文物資源共同亮相,當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水波紋彩陶盆、銅奔馬、隋·彩繪觀音菩薩石立像、獨幽琴等不同材質的文物,通過3D互動鑒賞、AI語音講解、知識圖譜等多維度互動場景為觀眾呈現中華文明之美時,時光也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鍵,歷史的長河在眼前靜靜流淌。
除山海APP外,“數實融合”文物展柜實現了觀眾與文物的深度交互,而“數字馬王堆項目”展示了馬王堆新漢隸字體庫、漢代紋樣數字庫,推出了系列實體和數字文創。“摩崖石刻數據庫”構建了從永州浯溪碑林為范本到覆蓋全國的摩崖石刻數字采集、修復、展示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用數字技術重現失落文字,讓沉寂千年的石刻煥發新生的全新體驗。
△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開幕,文化湘軍展示瀟湘文產美好未來。
在音視頻專題展區,以“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為核心,具體展示音視頻關鍵技術創新、裝備研制成果、數字文旅與創新應用場景、精品內容等全領域發展情況。比如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就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HDRVivid和AudioVivid標準應用,研發車載空間音頻方案、雙Vivid機頂盒等國產裝備,AI視頻翻譯、虛擬拍攝數字資產平臺等技術已服務超5000家機構;長步道電影鏡頭也打破國外壟斷,國科微芯片服務北京冬奧會,雙菱電子AI廣播云平臺應用廣泛,創榮電子投影方案市場占有率超90%……借助科技賦能之力,文化湘軍正不斷突破傳統邊界,對內容生產、展示、傳播以及交互方式進行全方位革新,湖南文化新勢力正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為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攝影楊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