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以“天賦風土 激情山水”為主題的清遠館將正式亮相,廣東天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英德科創小鎮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紅旗茶廠)、清遠旅游投資集團等15家清遠農文旅企業將攜特色農業、旅游及非遺、文創等產品參展。
新清遠客戶端、清遠日報、清遠發布開設專欄,組織記者走進參展企業,挖掘參展產品背后的故事,多角度展示清遠在生態文明和文化強市建設中的探索與成果,敬請垂注。
“這是瑤族的包包,這是裙子,這是腰帶,這些花紋都是小學生繡出來的。”5月22日上午,在深圳文博會清遠館入口顯眼處,瑤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鄧俊鶯向前來圍觀的人們展示著各種瑤繡制品。
2025年5月22日,深圳文博會開幕,鄧俊鶯展示瑤繡作品。清遠日報記者 鐘志宏 攝
這次深圳文博會,她不僅帶來了自己繡的瑤族服飾,還帶來了瑤族繡娘、兒童瑤繡興趣班以及實習大學生繡出來的作品,豐富的瑤繡品類吸引了不少省內游客的駐足欣賞。來自潮州的鄧女士興致勃勃地試穿了一件瑤族便服與鄧俊鶯合影。“我很喜歡瑤族元素的衣服,這些便服款式簡約,日常也能穿。”
2025年5月22日,深圳文博會開幕,游客在清遠館體驗瑤繡服飾。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瑤繡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依托
瑤族刺繡歷史源遠流長,是連南瑤族婦女特有的一種傳統手藝,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地瑤族流傳著“莎腰妹(少女)愛繡花,不會繡花找不到婆家”的俗語。相傳公元7-10世紀(隋唐期間)時,連南排瑤從湖南洞庭湖一帶遷徙到連南黃埂(渦水鎮)定居,唐代劉禹錫《莫瑤歌》“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描述了當時瑤族先民的語言和服飾。
對于傳統瑤繡,鄧俊鶯有著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傳統瑤繡在顏色上多選擇大紅深紅,再配上黃、白、綠、藍等顏色,與黑色的底布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挑花刺繡艷麗多姿也形成了瑤繡的民族特色。在圖紋上,瑤繡以幾何形為主,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通過挑花刺繡紋樣的疊加、去減等方法,變換出許多物象形紋如日月、山水、花鳥、人物、農具、盤王印等圖案。”
近些年來,市場上陸續出現大量改良版的瑤繡服飾及工藝品,這些新瑤繡作品擺脫了傳統瑤繡艷麗多姿的色彩,同時在刺繡圖案上也更加豐富。包括鄧俊鶯在內的傳統瑤繡從業者,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傳統瑤繡該如何創新,以更符合市場的需求,給瑤繡帶來更旺盛的生命力?
瑤繡的新探索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瑤繡與時尚的結合是推進瑤族刺繡活化利用的重要途徑,彰顯民族特色審美的同時,以創意設計抓住年輕人的目光。“隨著年輕人審美發生變化,瑤繡也需要融入更多時尚的元素,或者說瑤繡也要融入到更多受到市場檢驗過的好產品中去,才能夠讓瑤繡從業者生存下去,也才能夠讓傳統瑤繡煥發新的活力。”鄧俊鶯介紹說。
“這個竹藤提手裝飾圖案刺繡采用的是傳統瑤族刺繡的針法,圖案上選取了瑤繡魚紋的同時,也融入了湖南江永女書文化,用女書字體刺上‘錦上添花’字樣,同時提手用了竹藤,增加了作品的文化特色。”竹藤提手是鄧俊鶯新創作的作品。另外還有實用的桌布、杯墊作品,手法上更為大膽,僅僅保留了瑤繡傳統的紋飾,刺繡手法上甚至采用了廣繡的技法。在其他一些產品的創作上,鄧俊鶯保留了瑤繡圖案和針法,但在顏色及元素組合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讓瑤繡的顏色不再是傳統的紅、黃、綠等固定搭配,打造了許多受到歡迎的瑤繡產品。從服飾、家具飾品再延伸到各種文創產品,如今鄧俊鶯工作站里的產品多達數十種。
2025年5月22日,深圳文博會開幕,清遠館內展示的瑤繡產品。清遠日報記者 鐘志宏 攝
如今的鄧俊鶯對自己的創作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規劃。“瑤山上的竹、樹、茶、藥,都可以作為我產品開發的方向,在保留瑤繡的同時,融入瑤族傳統的元素。在產品設計上,更加偏向于更為實用的產品,如胸針、冰箱貼等。”鄧俊鶯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她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好的刺繡作品不應該只是復制現實的世界,而是應該在現實的基礎之上做加減乘除,打造出一個與眾不同,卻又能令大家信服的全新世界。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新清遠 清遠日報
記 者: 彭勇珍 曹成飛
編輯:何雁舒
校對:尹倩影
二審:李誠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