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蘇州到寧波,多地紛紛放寬了網約車駕駛員從業限制。南京不僅擬取消駕駛員戶籍或居住證限制,還打算放寬從業年齡上限,甚至試點網約車駕駛員證省內互認;蘇州緊跟其后,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里明確提出,要將駕駛員年齡上限提到男 65 歲、女 60 歲;而寧波早在 2024 年就開始試行延長從業資格證有效期至 65 周歲。
各大網約車平臺也迅速響應,滴滴、曹操出行等紛紛上調司機注冊年齡限制,一場網約車行業的變革已然拉開帷幕。
這波政策調整到底是能讓行業重煥生機的 “救市” 良方,還是會埋下隱患的冒險之舉?
在寧波開了 20 多年車的李師傅,今年剛滿 60 歲,新政策對他來說,簡直就是 “及時雨”。他樂呵呵地說:“我閉著眼都能摸清寧波的大街小巷,以前總擔心年齡到了就不能開車了,現在好了,既能多賺點錢給孫子買零食,還能每天和不同乘客嘮嘮嗑,日子過得可有勁兒了!”
像李師傅這樣的老司機,憑借著對城市道路的熟悉,總能精準避開擁堵路段,用他們的話說,“導航在我們這兒都得喊一聲老師傅”。
可另一邊,在南京開網約車的小張卻滿臉愁容。“現在每天睜眼就發愁今天能接到幾單,政策一放寬,感覺路上的網約車都變多了。老司機經驗豐富,服務乘客也更有一套,我們年輕司機的單子都被分走了一大半。”
小張無奈地搖頭,“而且說實話,有時候在路上看到年齡大的司機,真擔心他們遇到緊急情況反應不過來,安全問題讓人心里沒底。”
其實從行業發展來看,這些放寬從業限制的政策確實帶來了不少積極變化。取消戶籍限制后,許多外地司機不再被居住證 “卡脖子”。
以前,想在當地開網約車,得先在這住滿 6 個月拿到居住證,不少有經驗的司機就因為這個門檻被拒之門外。現在,只要通過從業資格考試就能上崗,大量外地司機涌入,為市場注入了新活力。
就拿寧波來說,試行政策后,老年駕駛員占比一下子提升了 12%,日均訂單量也跟著增長了 8%,老司機們的 “余熱” 實實在在地帶動了行業發展。
而駕駛員證省內互認,更是打破了地域限制,蘇州、無錫的司機不用重復考證就能在南京接單,長三角地區的網約車資源調配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但政策放寬也帶來了不少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安全問題。
雖說很多老年司機身體硬朗,開車技術也嫻熟,但網約車工作強度大,長時間久坐、熬夜接單,對體力和精力都是極大的考驗。一旦遇到突發的交通狀況,年齡增長帶來的反應速度下降問題,就可能成為潛在的安全隱患。
另外,隨著大量新司機涌入,原本就競爭激烈的網約車市場變得更加 “內卷”。訂單就那么多,司機數量卻在不斷增加,年輕司機的收入明顯受到影響,甚至有人開始考慮轉行,就業形勢愈發嚴峻。
這場網約車行業的變革,究竟是破局重生的新機遇,還是危機四伏的新挑戰?答案或許需要時間來揭曉。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政策、平臺、司機三方攜手,才能讓網約車行業在變革中穩步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