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表現要情感天然流露。發于無意者,有禪靜之境,一切情趣自然流露無矯揉造作之態。這實際上反映了山水畫對“自然”境界的最高追求。
研究自然,是繪畫美學的需要。山水畫從理念、程式向視覺回歸,如何理解自然,就決定繪畫會向哪一個方向發展。自然,被人類賦予了精神的內涵,在古代思想中,“自然”的含義就包含著今人所講的“自由”的概念。
于曉君作品《神農架寫生》
35cm×50cm 紙本水墨 2019年
山水寫生是我們用視覺去認識自然與社會的一種藝術方式。回歸自然與感受自然,決不意味著一般游山玩水的休閑賞興,而是對自然的艱難的思想和認識,這是身與心在自然中的勞動和洗練。山水畫的形式隨著視域的擴大而多樣化,我們不但需要古人的單純和真誠,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在生活中鍛煉視覺觀察的力度。通過對自然的研究和親近,不但可以復活古代山水畫的優秀傳統,山水畫的現實生活源泉也將不會枯竭。[1]
于曉君作品《過農莊》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1年
文獻記載的古人寫生的事例很多。據《寫山水決》中黃公望說“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宣和畫譜》說:“范寬喜畫山水,始學李成。既悟,乃嘆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諸物也。”
于曉君作品《田園樂》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1年
元代之前的山水有許多對實景參照的作品。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和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宋朝名畫評》謂李成“宗師造化,自創景物,皆合其妙。”作品《茂林遠岫》這些比較成熟的對景創作。山水寫生是引導中國山水畫向自然的回歸之路。研究寫生,能夠避免導致追逐,重復古人的筆墨之跡,完善山水圖式的筆墨內容。“古人的山水圖式與理論思想給今天的啟示是,讓我們的眼光盡可能地從案臺程式化圖式里轉向自然,這樣可以使我們在以后的多種創作中,更習慣于參照自然而不是程式。無論從何種角度講,山水寫生都是形式、技法和山水意義的最高層次。”[2]
畫山水畫的意義之一就是與自然的親近。自然中那些鮮活的視覺感受,是寫生中要關注和表現的對象,在自然中發現新的表現母題,才能使“圖式中存在的特征進入”,才能使樣式象媒介一樣,創造一種心理定向。
于曉君作品《溪水清川》
70cm×70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年
尼采在他對現實主義主張作的諷刺評論中,概括了樣式與偏愛的表現技巧的相互作用。“忠實地掌握自然的一切——但憑什么偽裝自然能屈服于藝術的壓制?她最小的元素都乃是無限的。因此他是在作畫而不是喜歡自然中的什么,他喜歡的是什么?他喜歡的,是他能畫的!”[3]
藝術以技巧掌握的先決條件,只有在有方法的地方,意志(愿)才能顯現。藝術家越偉大就會越本能地回避他掌握的技巧不能完成的任務。張仃先生說:“程式就是形象符號,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裝飾性。程式化畫法,怎么來的呢?是不是可以作這樣一個公式:首先從自然來,經過主觀的再創造,最后的結果又回到自然,這自然不是原來的自然本來面貌,而是再加了主觀成分,是第三次還原的自然。”[4]繪畫的形式探索要求藝術家自我探索自創程式,而不是照搬。打破一些傳統筆墨的方法和圖式,接受一些多樣的形式,“能夠使寫生成為真正寫意方式的對意象的追求,拓展和豐富中國山水畫的內涵。”
師法自然造化,是中國山水畫的傳統。在很長的時間內如清末,山水畫沒有研究自然。整個西方現代藝術是從研究自然開始的,塞尚就是一個始終面對自然進行研究的現代繪畫開創者。當代中國山水畫,是通過研究自然重新接續傳統,并進一步與自然建立直接的子母關系。師法自然,不是對自然的摹仿,而是接受自然的啟示,組合構想繪畫的形式意義。高更曾說過,不要過多地照抄自然,藝術是一種抽象。只有在自然面前冥思夢想的時候,才能從自然中得到這種抽象。[5]
文/于曉君,來源:研山會)
文章注釋:
[1]胡應康《復歸自然——中國山水畫視覺心理研究》。
[2]同上。
[3]《藝術與幻覺》岡布里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版,180頁。
[4]《張仃談藝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同[1]。
于曉君作品欣賞
2016——2024
網師園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16年
耦園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16年
桐君山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17年
嚴子陵釣臺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17年
桂林七星景區寫生之二
35cm×7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神農架山居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19年
嶗山大石村水庫北望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2年
嶗山大石村水庫大壩南望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2年
嶗山河東村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2年
嶗山南九水大石村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2年
雨后大石村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2年
莫奈花園寫生
70cm×35cm
紙本水墨
2023年
青島嶗山寫生
68cm×34cm
紙本水墨
2024年
西海岸意象系列-1
34cm×7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西海岸意象系列-2
34cm×7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西海岸意象系列-3
34cm×7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西海岸意象系列-5
34cm×7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西海岸意象系列-6
34cm×7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畫家簡介
于曉君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
青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水畫藝委會主任
青島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青島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
九三學社青島畫院副院長
青島農大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青島畫院創作部主任、一級美術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