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近期,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宣布退出國民力量黨。此時,距離韓國大選投票日僅余16天,尹錫悅此舉,瞬間吸引全球目光,而與之同期,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的涉華表態,也讓輿論場波瀾再起。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的政治生涯,可謂跌宕起伏。2024年12月3日,面對政權失控、國會局勢反轉,他發布“緊急戒嚴令”,試圖力挽狂瀾。但事與愿違,這一舉措引發在野六黨聯合彈劾,11天后提案通過。2025年4月4日,憲法法院宣判罷免尹錫悅,其跌落權力巔峰,淪為普通民眾,還將面臨涉嫌發動內亂罪的刑事審判。失去司法豁免權的他,在黨內處境也愈發艱難。
由于緊急戒嚴被定性為嚴重違憲,自彈劾案通過后,國民力量黨黨內多次出現與尹錫悅切割的聲音。5月15日,新任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金龍泰就職演講時,公開要求尹錫悅退黨,甚至直言若其不退,黨內將采取除名等手段。在此情形下,尹錫悅退黨,更多是無奈之舉。他聲稱退黨是為助力執政黨勝選、捍衛自由民主主義,要“白衣從軍”守護自由與主權。但實際是,執政黨為擺脫緊急戒嚴事件負面影響、爭取中間選民支持,迫使尹錫悅主動“退黨”,這是國民力量黨和尹錫悅“斷尾求生”的一搏。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退黨,對國民力量黨而言,影響復雜。一方面,短期內可能消除部分選民對黨內與違憲行為關聯的負面印象;另一方面,尹錫悅曾是黨內重要人物,其離開后,黨內人心浮動,凝聚力受沖擊。從目前大選形勢看,支持率降至30%的國民力量黨,僅靠尹錫悅退黨,恐難實現逆襲。畢竟,韓國社會對尹錫悅統治時期的強權與混亂已做出評判,其將司法體制工具化、打壓工會、整肅輿論等行為,讓民眾失望,留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局面。
在尹錫悅退黨引發熱議之際,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的涉華表態同樣引人關注。在18日舉行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上,李在明遭到所謂過于“親華”的指責。此前,李在明曾公開表示,無論臺灣海峽發生什么,兩岸關系發展與韓國無關,韓國只需發展好自身,對大陸和臺灣說聲謝謝即可。這一言論在辯論會上被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抓住不放,他們從美國立場出發,指責李在明言論令人震驚,提議不插手兩岸問題是“過于親華”。
尹錫悅(資料圖)
對此,李在明駁斥稱,不應片面看待問題,要以國家利益為核心。韓美同盟雖重要,但韓國不能將所有籌碼押在這一關系上,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同樣需妥善管理,不可極端化。他強調韓國應根據形勢靈活判斷,標準是國家利益。李在明這一表態,釋放出強烈信號。在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大國博弈加劇背景下,韓國部分政治人物已意識到,不能盲目追隨美國,應保持外交自主性,平衡與各大國關系,以維護自身國家利益。
距韓國大選投票日越來越近,尹錫悅退黨、李在明涉華表態,都是韓國大選前政治生態的縮影。未來韓國走向何方,其外交政策如何調整,將深刻影響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