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女兒這次考研順利,進了兒時夢想的大學。但作為父親,每每與她媽聊到她時,總還是有點耿耿于懷。
當年女兒剛讀高三一個月,國慶期間跟我聊起,她老師上課內容太簡單,我就想是否應該轉學。因為她就讀的高中比較差,前幾年考得最好的是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及華中科技大學這種級別的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幾年才有一個少年班,可以說頭部競爭不激烈。她曾經說過,在高二時,就算那段心情不好不怎么努力,還是全校前五,班上第一。這讓我感覺到的是:水落石出,同學校友學習不行,才顯得她學習成績好;還不是那些牛娃群聚的班級,水漲船高,同學們能相互促進。
但當我把轉學這個想法跟她老師提的時候,她老師很氣憤,不僅找了她說了半天,還找了她媽媽說了很多。導致我不敢評價或者建議她的學習。從此以后,父女關系急劇緊張。我們都沒有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無視問題的存在。
記得初中時,她開始寄宿,每次回家,我們關于學習的事情,可以談一兩個小時,即使是電話,也能聊很久。關于學習提升,只是提起那些學科可以提高幾分而已。因為小學是放養的,從來沒有討論過學習,我估計她就是班上二三十名吧。后來我們一起散步說起時,小學階段她對學習沒有感覺,沒有絲毫學習緊迫感。直到要上初中,因為片區公立初中很差,所以就想找一所好一點的私立學校,看到她的小學成績,連考試資格都不給她。最后找到一所兜底的私立學校,學校硬件設施不錯,交錢就可以讀。然后說要進重點班,而招生老師看到成績,不敢保證能進重點班。后來威脅說不進重點班就不去這所學校,招生老師才同意。實際招生老師的保證只是給了一個心理安慰,分班是按入學考試成績來分的。
該校初一新招四百來個學生,入學考試女兒考了前一百名,高興的是,穩進重點班,雖然是四個重點班,傷心的是,她小學那個成績也能進前100名,說明生源很差。
不過,這也讓我女兒避免降維打擊,同時非常幸運的碰到一位非常優秀的班主任,非常認真負責,同時又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初一時,感覺還是年級五十名,初二可能加了物理,突然進入前二十,初三加了化學,就進入前十。
因為這所是私立學校,學制安排比較靈活,該校從小學招生的,上初中就提前半年,有四個班,初二基本把初中課程學完,然后在這四個班中,挑出五十名,初三就上高中課程。我女兒初中招進來的,初三第一個學期就把初中課程學完,然后就在這四個重點班中,選出五十個,提前半年學高中課程。因為我女兒數理化很好,英語差,語文特差,該校選拔也有點奇怪,語數外是百分制,物理化學各五十分,也就是總分四百分,我女孩吃了很大虧,語文英語好的同學占了很大的便宜,這樣她雖然理科好但排名到了二十一名。
還好這些不影響她的心情,自從進入高中,基本開掛,高一高二,基本年級前兩名爭奪賽,因為另外那個提前一年學習高中課程的班,也有個女牛娃,每次考試她們兩個爭奪第一名。
因為我女孩提前一年讀小學一年級,所以高二時,符合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年齡要求,同時平常學習看起來也不差。所以報名參加,平常成績及一些比賽成績斗還行,所以通過中國科技大學的初審,也就在高二可以參加一次高考。順便說句題外話:她參加過省物理競賽初賽,看不懂題,也參加過化學競賽初賽,可以懵對幾道題。所以五大學科競賽與高考不是一個賽道,包括思維模式。
高考成績出來,發現只夠中等211錄取分數。而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錄取線只是低于高考錄取線三十分左右,也就是離少年班錄取線差四十分左右。所以也就沒有考上,但沒有絲毫憂傷,認為再經過一年學習,提高五六十分沒有問題,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學。
可是到了高三,她的學習進度,更準確地說,她自學的進度遠遠超過同學。可是作為家長,竟然沒有意識到危機,或者說沒有采取任何幫助小孩的方法或手段。
就如她后來說的那樣:老師講的課對她來說太簡單,對大部分學生卻太難。不能要求老師提高難度,老師可以在排座位這樣的方面給你照顧,也可以考后單獨講解那些錯題,但講課難度就不能提高。
高考后才知道,女兒她自己已經做得很完美,會做的都沒有錯,不會做的就不會,數學后面兩道題基本沒有拿到分。雖然排名全省2200名左右,但本碩博8年要求900名以內,就實際分數來看也就差十來分,卻留下終身遺憾。
作為父親,時常在反思女兒高中學習經歷,時常歷歷在目。特別是高考后一次在接送她那外面培訓的弟弟時,與一位老師聊起女兒學校同年級的一位校友,他參加了培訓,平常考試排名沒有關注,但高考比我女兒分數高了幾分。我才意識到,我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沒有給女兒報數學與英語培訓班。
高二時,她通過中國科技大學資格認證后,就應該參加培訓班。特別是高二高考前幾個月,他們班老師還在講那些應付會考的簡單題,對我女兒來說絕對是浪費時間,因為高二會考,我女兒除了語文英語歷史政治沒有滿分外,其他都是滿分,可是她們班還有沒及格的。如果在那時,也就是高二找一個專業培訓班或者老師,布置一些試卷,在老師上課時做,自習課參加校外培訓,也許我女兒就可能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少年班本碩博是連讀的,那么我女兒博士畢業才24歲,關鍵還是中國科技大學的畢業證,雖不是清北,至少還是妥妥地華五。高二相當于浪費了半年多時間,特別是高二會考復習,簡直是浪費生命。
高三既然不能轉學,那就應該參加培訓,同樣是自習課參加培訓,然后拿一堆試卷回來,本班老師上課時刷題,自習課聽校外老師講解。因為校外培訓,老師講課要難很多,針對性更強,這樣也可以校內問老師。還不是要女兒自己去找試卷做,自己復習,還要受到課內老師講課的干擾。
這些年我一直感到非常奇怪,女兒自從上了大學,跟家、父母都不親,特別是這次考研后,也不回家。本來她大學離家很近,她就是不回,哪怕是寒暑假。我認為已經通過研究生考試啦,應該沒有借口了吧。因為我說她大學是假努力,平常以要學習為由不回家,可學習成績不見好而失去保研資格。有時候女兒談及她遇到一些學習與人生方面的問題,都是在找學長學姐或者一些網上朋友。原來是父母在她需要關心幫助時缺位啦,作為父母除了給錢,其他都是她自己面對,自己解決。突然深深感到女兒那時的無助與傷心,頓時感到無限內疚。
如果高三參加校外培訓,女兒數學英語各提高10分,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其他學科我沒有啥遺憾,因為她理綜280分,已經很高啦;語文躺平,英語理論上可以提高10分的,但數學提高10分是最容易實現。那么只要提高10分,她就可以在本科學校本碩博連讀8年,提高20分,就可以進復旦或上交大本碩博連讀啦。現在雖然順利考上了比本科學校更好的研究生,但學醫有地域性,她本科學校也是附近省最好的醫學院,所以本碩博畢業也不會差,那么醫學博士畢業才25歲,多好的年齡。現在研究生博士生就算順利畢業,也得到28歲,雖然這所學校全國有名,但都是博士畢業,也差不到哪里去。可是失去的3年再也回不來了。高二參加培訓就更好,那就是中科大的24歲博士生,那相比現在,就是提前四年拿到博士學位。三四年,對于女孩,是多么美好的年齡。唯一一點安慰,正常情況下,博士畢業的學校屬于國內頂級的而已。
現在對校外培訓一刀切,我極力不支持,這樣很多像我女兒這樣優秀的學生,就學得更累,還沒有效率。優秀的孩子遇到一些不夠優秀的同學,就在無聲無息的把你的成績脫下來啦。同時沒有給女兒適當的幫助,讓她自力更生,也失去了太多親情。
期待每一位家長不誤兒女昭華,讓兒女有更優質的前程,同時給兒女適當的幫助,讓家庭更和睦。
備注:小孩提前上學是2010年之前,管得沒有那么嚴,同時又是上私立學校。另外2020年以前,校外培訓是高峰期,不算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