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總認為理工科是就業“鐵飯碗”,高薪又穩定。相較而言:
一方面,多數文科專業缺乏像理工科那樣的技術門檻。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方向寬泛,對口性不強,導致競爭大,不可替代性低,甚至被貶低為“民科”。而理工科專業如計算機編程、機械制造等,需專業知識和技能,非專業人員難以輕易涉足。
另一方面,理工科職業發展路徑相對清晰,隨經驗和技術提升,薪資增長空間大,如工程師晉升后薪資大幅提升。文科職業發展較難量化,薪資提升幅度和速度通常不如理工科。
但近期一份調查顛覆了這樣的傳統觀念。
這份針對美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分析報告指出,計算機科學與計算機工程等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縮寫)領域的失業率,竟高于哲學、藝術史等部分人文藝術專業,透露出就業市場似乎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計算機、工程專業失業最嚴重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近期發布了勞動市場分析報告,追蹤22至27歲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發現過去被視為就業保障的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和計算機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專業,其失業率分別達到6.1%和7.5% ,顯著高于美國全國平均水平。
相較之下,部分非理工專業反倒更為穩定,例如營養學失業率僅為0.4%,藝術史為3%,哲學(Philosophy)為3.2%,這些數據都低于美國4月全國平均4.2%的失業率。甚至經濟學和金融等商科領域,失業率也高于上述的非理工科系專業。
當然,不是所有人文學科失業率都低,人類學專業就是所有文科專業中失業率最高者,達到9.4%。
盡管部分文科專業失業率較低,若從薪資角度來看的話,STEM領域依然具有顯著優勢。計算機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畢業生,畢業初期的年薪中位數可達80000美元(約合57.7萬元人民幣),位居各學科之首。而藝術史專業畢業生的年薪中位數為45000美元(32.4萬),哲學專業為48000美元(34.6萬),營養學專業則為75000美元(54萬)。
該研究同時指出,特殊教育、土木工程、動植物科學、營建服務等專業的失業率也極低,都在1%或以下 ,其中營建服務在中期的職業生涯中位數年薪更可達100000美元(72萬元人民幣)。
AI時代為何文科也很重要?
但這份研究揭露的信息,不光只是各行各業失業率及薪資水平的概況,更代表著勞動市場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轉變:近年掀起的AI浪潮,正在改變職場所需的核心能力。
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COO羅伯特?戈爾茨坦(Robert Goldstein)曾在2024年一場會議中表示,公司正在調整招聘策略,擴大招募主修歷史、英文等與金融、科技無關專業的人才。
“正是這種思維、人才,以及解決問題方式的多樣性,真正推動了創新。”戈爾茨坦指出。
隨著AI技術興起,許多專業技能都可由生成式模型代勞,就好比說失業率較高的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領域。谷歌CEO桑德爾?皮蔡先前曾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他們運用AI編寫了超過30%的程序代碼;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今年4月也在Meta的LlamaCon活動上透露,公司已運用AI編寫20%至30%的程序代碼。
這種趨勢使得企業更為注重創新能力等“軟技能”。今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未來工作報告》中,就提到軟技能如今越來越被看重,創造性思維、靈活性等特質名列1000多家企業認為的職場關鍵技能前5名。
高盛CIO馬可?阿根提(Marco Argenti)2024年也表示,只擁有工程專業背景在現在的職場可能已經不夠用,特別是AI在編寫程序代碼方面已經能夠做得又快又好,建議相關專業學生可以同時修習哲學等人文領域。
由此及彼,盡管中美勞資市場存在差異,比如美國服務業占GDP比重超80%,技術崗位偏向高附加值研發,基礎編程等崗位易被AI替代;而中國制造業仍為經濟支柱(年占GDP約27.7%),還需大量理工科人才支撐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產業,但對中國學生的專業選擇仍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再舉個不大恰當的例子,20多年前國內主流媒體大加贊揚印度的IT產業,將班加羅爾描述為印度的“硅谷”,現在看來,資本無非是看中印度量大廉價的程序員人力資源罷了,今天的班加羅爾除了微軟、甲骨文、SAP等大型軟件公司的分部,就是威普羅(Wipro)、印孚瑟斯(Infosys)等印度本土軟件外包公司,仍處在軟件開發產業鏈最下游,誰說“碼農”就不是民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