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宇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華東理工大學以“學在華理,鑄就卓越”為主題舉辦2025年榜樣盛典頒獎儀式。盛典上,學校集中表彰了一批過去一年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及優秀來華留學生,選12位榜樣力量代言人。
1986年,早晨鍛煉完身體、吃完早餐,華理學子們在小河邊開始了“自助晨讀”。華理檔案館供圖
滬上高校間有一種說法:“學在華理”。來自華東理工大學檔案館的諸多史料圖片顯示,華理校園到處都是埋頭苦讀的場面。所有學生都要出操或長跑,吃完早餐后,校園里到處都能見到背誦英文單詞和朗讀課文的晨讀青年。
這樣的華理傳統,延續至今。華理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該校共有618名學生榮獲國家獎學金,481名本科生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35名本科生榮獲上海市獎學金,36名學生榮獲成思危名譽校長獎學金,6358名本科生榮獲優秀獎學金,668名本科生榮獲學校勵志獎學金等。
頒獎儀式現場。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這次,學校從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4個方面挑選了“榜樣力量代言人”,隆重地把他們的故事推上了舞臺。這些榜樣中,既有心懷熱忱、無私奉獻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有參與衛國戍邊任務、投身國防教育的退役軍人,既有著眼國際化舞臺、傳遞華理聲音的大四本科生,還有開拓創新、發表多篇頂級期刊的博士研究生。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慶聚焦國家“雙碳”目標,將研究重心放在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提升上,力求突破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局限。經過兩年半的艱苦努力,李慶提出的創新方案不僅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長期以來的穩定性瓶頸,為光伏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其研究成果還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引起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
李慶上臺展示自己。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我把‘自立自強’的命題融入每一次的科研創新中,因為真正的創新,永遠需要回答時代的提問。未來,我將繼續發揮在華理錘煉的‘科研韌性’,投身半導體材料與裝備的自主創新,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崩顟c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