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軍事對抗讓全球目光聚焦在印巴身上。
雖然這場沖突時間不長,但引發的后續效應卻遠未平息。
中國制造的殲-10CE戰斗機在這場沖突中大放異彩。
而印媒卻宣稱印度導彈在23分鐘內突破了中國防空系統。
這究竟是實戰中的技術突破,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宣傳戰?
本輪印巴緊張局勢起因復雜,但大致仍圍繞邊境地區的摩擦升級。
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首次派出了引進的中國殲-10CE戰斗機參與行動。
據多家國際防務媒體報道,這款中國制造的四代半戰斗機在沖突中表現穩定,協同其他機型完成了多次對空和對地打擊任務。
盡管雙方對損失數字說法不一,但巴基斯坦方面發布的畫面顯示,有多架印度戰機在空戰中損毀。
這也讓殲-10CE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獲得了難得的實戰經驗,對提升中國軍工的國際聲譽具有積極意義。
與實戰形成對比的是,印度方面似乎更快地在輿論場上做出反擊。
在沖突發生后不到一周,印度媒體接連發布多篇報道。
聲稱印度軍隊在23分鐘內擊破了中國防空系統,甚至出現了導彈精準命中巴方重要目標的說法。
然而這些說法并未得到任何第三方軍事觀察機構或國際媒體證實。
部分印度軍方人員在后續媒體采訪中并未證實這些具體戰果,反而強調不便透露或需進一步核實,間接反映出報道的可信度存疑。
戰事結束不久,印度國內迅速開始大規模慶祝。
據印度多地媒體公開報道,從中央政府到各邦政府,紛紛組織了各類“慶祝勝利”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大型升旗儀式、群眾集會、方陣游行等。
甚至有部分邦動員公務員和學生參與。
執政黨官員幾乎全體出席,場面類似國慶閱兵式。
印度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提升全國士氣。
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了塑造一種掌握主導權的形象,并轉移對軍事行動實情的關注。
沖突發生后的第13天,印度又舉辦了一場大型軍火展示活動,吸引了來自70多個國家的軍方代表和采購官員。
這場活動本應是一個開放的軍工交流平臺,然而卻有兩個國家沒有出現在邀請名單中:中國和土耳其。
印度方面的解釋是,這兩國是巴基斯坦主要的武器供應國,因此未被邀請。
但這一說法遭到不少專家質疑。
美國也是巴基斯坦的長期武器供應國,卻仍被正常邀請并出席活動。
很多分析認為,印度此舉實為有意為之,擔心中國或土耳其代表在現場提出技術質疑或質問其宣傳內容,干脆不發邀請函以規避尷尬。
然而根據國際研究機構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
2024年全球軍火出口前三名依舊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印度當年出口額僅為25億美元,僅占全球總額的一小部分。
印度軍工股此番上漲更像是媒體和資本借勢炒作,實際軍品出口結構尚未形成規模,宣傳力度大于實際成果。
相比印度借沖突炒作軍工,中國軍火出口近年來則以實戰+性價比獲得發展中國家的認可。
以殲-10CE為例,其配備有先進航電系統和機動能力,售價卻遠低于西方戰機。
適合中小國家空軍引進。而印度自產戰斗機如“光輝”戰斗機,仍存在穩定性差、出口訂單寥寥等問題。
中國的076型兩棲攻擊艦、紅旗防空導彈、無人機等裝備在中東、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訂單不斷。
中國在軍火出口方面的策略更傾向于實用、價格適中、技術配套支持,滿足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印度盡管設立了“印度制造”計劃,也推出一系列政策補貼。
但受制于技術短板和研發周期,國產裝備可靠性仍待提升。
印度媒體宣傳火力如此猛烈,也與其內部信息傳播機制有關。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媒體與軍方之間關系密切,一旦進入戰時狀態,往往出現信息同步甚至內容統一的情況。
這會導致普通民眾難以接觸到國際第三方媒體的報道,只能依賴本國媒體的單一敘述,從而形成誤判勝負的心理。
曾有印度資深退役軍官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對這次戰事中的戰果數字持懷疑態度,呼吁媒體“應更審慎對待軍事報道。
這一表態也從側面反映出部分軍內人士對過度包裝持保留態度。
根據2024年的統計,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軍火出口國,全年出口額高達2380億美元。
中國以512億美元位列第二。印度當前的25億美元出口額與之相差懸殊。
真正有影響力的軍工國家,不僅要能制造出高質量的武器裝備,還需要經過實戰檢驗。
以F-35戰斗機為例,美軍廣泛部署,且已在多個戰場使用,因此深受中東、亞太國家歡迎。
印度若希望在全球軍工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不應僅靠一次宣傳造勢。
而應在技術積累、產品質量和后期服務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印巴沖突已經結束,但引發的連鎖反應仍在發酵。
從中國戰機的實戰表現,到印度在宣傳、展會和市場炒作上的種種動作,我們可以看到一場小規模沖突所激起的輿論波瀾。
在信息透明日益重要的今天,一個國家的軍事形象不僅取決于媒體宣傳,更取決于戰場上的真實表現。
相比夸大戰果的喧囂,更值得關注的,是裝備本身的技術能力與可靠性。
未來是否還能看到印巴在空中或輿論場再度交鋒,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真正的強者,不靠嘴說,而靠實力證明。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新華網:2025-01-26《2024財年美國對外軍售額創歷史新高》
中國國防報:2025-03-25《海外智庫披露全球軍貿新動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