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將至,海外留子即將進入職場就收到了英國政府送上的畢業大禮包。
史上最嚴工簽政策 公布,讓原本就不輕松的留英之路變得更加困難。
最近這段時間,英國大刀闊斧針對留學生的政策,先是畢業工簽、家屬簽證大幅收緊,緊接著國際學生的學費又要被征稅。
英國這是在“逼退”中國留學生嗎?
來源:Letsight
ID:letsight520
01
兩年變18個月
英國工簽重大收緊
近日,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宣布,政府在未來四年將會大幅削減凈移民人數,并且會推出一系列移民制度改革措施。
這次 政策調整力度 很大 ,涵蓋留學生、技術移民、隨行家屬、永居及入籍申請等多個方面 。
改革的核心在于通過抬高申請門檻,進一步篩選“高價值”的移民人才,同時還要降低對低技能勞動力的依賴,減輕社會系統壓力。
圖源:The Guardian
首先,最受關注的變化之一是永居申請年限的延長。
技術工簽(Skilled Worker Visa)和其他常規簽證類別的持有人,申請永久居留的年限從原本的5年延長至10年。
雖然大多數技術移民需要面臨更長的等待時間,但高技能人才如醫生、護士、工程師、AI專家等依然可以 在5年內申請永居。
同時,新增積分制機制,通過衡量申請人在經濟(如薪資水平、納稅金額)和社會貢獻,允許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永居申請所需要的時間。
圖源:英國政府官網
其次是 技術工簽門檻全面提高 。學歷要求由原本的RQF 3級(相當于高中或A-Level)提高至RQF 6級(本科及以上)。
最低年薪門檻在原先£38,700基礎上進一步上調,并且短缺職業清單中原有的薪資折扣被取消,移民技能附加費也上漲了32%。
語言要求方面,申請人英語水平從B1(相當于雅思4分)提升至B2(雅思5.5分),隨行成年家屬也需要達到A1水平。
雖然門檻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嚴,但英國政府依然保留全球人才簽證(Global Talent Visa)及創新創始人簽證(Innovator Founder Visa)的快速永居路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在三年就可以申請永居。
這些簽證主要面向科技、醫療、學術、創新等關鍵領域,可以看出英國“引優拒劣”的移民政策目標。
另外,護理類工簽將逐步終止海外招聘。2028年前現有簽證的可以續簽或轉崗,但未來不再接受新的護理簽證申請。
圖源:Getty Images
這次改革中,和留學生最息息相關的就是 畢業生簽證(Graduate Visa) 。
畢業生簽證原本允許本科及碩士畢業生在英國停留兩年、博士畢業生停留三年。根據新規,所有畢業生簽證時限將統一縮短至18個月。
這一改變將會直接影響英國留學生未來的就業和定居計劃。
留英時間縮短意味著 留學生要在 畢業后18個月內找到符合工簽標準的正式工作,否則 就會被迫離境或者 重新申請學生簽證繼續深造 等待機會 。
而且 企業 也可能考慮到 擔保成本上升 ,因此更傾向錄用本地人才 , 尤其是那些 缺乏英國本地實習或工作經驗 以及那些非就業熱門專業 的學生 ,求職壓力 將會大大增加 。
02
英國政府向大學“搶錢”
國際生成隱形“提款機”?
原以為這 個 史上最嚴的移民政策 足夠 讓留學生叫苦不迭,沒想到英國政府 還有一個暴擊。
白皮書還提出,將會對大學從國際學生學費中獲得的收入征收6%左右的學費稅,并將這筆錢再投資到英國教育體系。
設想很美好,但認真一看卻不是那么一回事。
英國政府 表示 ,國際留學生繳納的學費是留學生對經濟做出的206.5億英鎊總體貢獻的一部分,其中60%都是國際學生的學費。
圖源:英國政府官網
政府強調,這不是對留學生單獨征稅,而是以高校為主體,對其國際學費收入抽取的“分成”。
征得款項將被政府指定用于國內職業技能與繼續教育項目,目標是分享海外學費帶來的經濟利益。簡單來說,就是拿留子的錢去實現自己的利益。
根據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估算, 高校如果要按照6%的稅率把成本轉嫁到留學生頭上, 以平均20,000英鎊/年的學費計算 ,那么每個留學生每年需要額外支出近1,200英鎊,約合人民幣11,561元。
圖源:the National
推算下來,整個英格蘭高等教育系統每年將被征收6.2億英鎊。
而 國際學生占比高的大學,如倫敦大學學院、曼徹斯特大學等,每年 需要 向政府繳納的 學費稅 超過2,000萬英鎊。
但是,英國高校缺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有調研指出,43%的英格蘭高校預計2024/25學年將面臨赤字。
這樣來看,這項新學費稅只會進一步壓垮高等教育系統,從而間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國際學生的學習體驗。
圖源:Financial Times
對于國際學生來說,表面上是對學校征稅,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6%的稅率最終還是會成為學費漲價的理由,而現在英國大學,尤其是倫敦地區大學的學費已經不便宜了。
另外,大學營收減少,必然會導致獎學金、教學質量、實驗設施及課程設置方面的預算減少。一些冷門專業或課程可能會取消,學生的選擇空間也壓縮。
而且一些校園服務也可能因為預算削減而影響服務效率、質量,最終都會直接影響到留學生的留學體驗。
03
英國逼退中國留學生?
其實沒那么簡單
又是提高工簽和移民要求,又是對學費加稅,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英國是在故意“逼走”中國留學生嗎?
但是最新有消息提到,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羅伯特戈登大學、阿伯丁大學、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帝國理工學院五所高校已經敲定和國防七子合作,涵蓋聯合工程學校、航空航天研究、視頻生成等項目。
相比于美國的嚴防死守,英國卻大方牽手,這也說明英國并不打算“脫鉤中國”。
圖源:The Buffalo News
一個合理猜測,英國政府真正想勸退的其實是印度留學生。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局HESA最新發布的《2023/24學年英國大學入學數據》,中國在英留學生總數超16萬,而印度以16.6萬人數首次登頂生源國榜首。
而印度學生留學英國并不像中國留學生那樣是為了學習、鍍金,而是劍走偏鋒,利用漏洞,然后搖身一變成為新英國人。
他們把家里房子賣掉,掏空幾代人錢包,湊夠學費、交通費就來到英國。
首選的不是正經的本碩項目,而是修讀語言類課程、短期課程,更過分的是,從簽證材料到申請材料,很多都是假的。
讀書不是要緊事,有的印度人來到英國后就開啟了打黑工的生涯。
一個人出來讀書,最后能演變成全家甚至一個村的印度人都來到英國大團圓,就這樣在英國的印度人越來越多,終于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高度警覺。
圖源:英國高等教育局
可以說,最近幾年英國政府推出幾次簽證調整,目的都是為了打擊這類有移民傾向的學生,而且集中在印度和尼日利亞留學生身上。
只不過,這些政策調整誤傷了中國學生,實在是太冤了。
其實這對于正經留學學習和留英發展的中國學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隨著印度、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留學生人數下降,原本被“侵占”的申請名額、獎學金資源和簽證處理能力,有望放松下來。
而且 留學生質量的整體提高,也可能帶動學校更重視中國學生的學術背景和長期發展潛力。
另外,這一輪政策直接把混水摸魚的人擋在門外,而通過正規渠道、目標清晰、學業為重的中國學生反倒是一次篩選后的凈化機會。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留在英國將會投入更高的時間成本,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這個選擇值不值得就要重新評估了。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說經??床坏轿覀兊母拢@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