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蘭州,因馬拉松而點燃激情。
一條悠悠黃河穿城而過,一碗牛肉拉面喚醒清晨,一片綠樹成蔭裝點兩山,一縷夏夜涼風擁抱避暑游客。蘭州,這座因“中國地標美食”聞名的城市,這座兼具煙火之氣、文化之重、生態之美的城市,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擦亮“黃河之濱也很美”的金字招牌。蘭州正以奔跑的姿態,錨定強省會目標,借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向著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奮力沖刺。
文化蘭州
參賽選手和游客的“文化補給站”
蘭馬將于5月25日鳴槍開跑,來自全球的跑者將用腳步丈量這座絲路名城的活力與熱情。同時,蘭州市內各大博物館、非遺館借勢馬拉松熱潮,推出特色文創與體驗項目,成為游客的“文化補給站”,也讓參賽選手與“文化蘭州”撞了個滿懷。
“之所以提前5天來到蘭州,一是想盡快適應一下蘭州1520米左右的海拔,以最佳狀態參賽;二是我關注了幾個甘肅的旅游博主,經常看到他們分享的視頻,這次帶家人想親自感受一下。”5月20日,羅先生就和家人從鄭州來到蘭州。
關于行程安排,羅先生專門做了一個攻略。21日上午,首站就是甘肅省博物館。從踏入博物館的那一刻,從揭開那些絲路往事的展覽到走入藝術生活館,羅先生一家三口整整停留了4個多小時才完成攻略的第一步……他直呼“這是一座寶藏博物館!”羅先生的妻女感覺到的樂趣更勝一籌。來到甘肅省博物館藝術生活館,省博推出2025蘭州馬拉松限定聯名玩偶——“馬勝利”和它的好朋友“鳥飛飛”,牢牢拴住了她們的目光。小綠馬、毛絨小櫻桃、小土豆等“甘肅不土”系列玩偶也讓她們挪不動腳。
第二站,羅先生一家去的地方很小眾,但更有看頭,那就是位于黃河岸邊的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蘭州刻葫蘆、泥塑、黃河水車等非遺工藝品也讓他們再度刷新了對蘭州的認知。
尤其是走進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內的李海明非遺傳承館,精美無比的琺瑯重工純手工藝術品讓他們一個勁嘆服“早知道蘭州這么好,應該幾年前就來轉一轉!”
第三站也是羅先生安排的必打卡之地——甘肅簡牘博物館。以漢簡為最,總量達7萬多枚,占中國出土漢簡總數的80%以上,素有“簡牘之鄉”的甘肅可謂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代表。尤其是5月18日新“上架”的“問秦——甘肅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果特展”(以下簡稱秦文化成果特展)以考古文物為線索,展示秦人波瀾壯闊的創業史詩。看完展覽,羅先生的評價很高:“不虛此行,是來到甘肅必看的展覽之一。”
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讀者出版集團。“我和老婆都是《讀者》的粉絲。一切都是那么親切,就像去看望一個老朋友。工作人員設計的‘封面’留影處特別用心。”
馬拉松為“文化蘭州”帶來流量,文化元素則賦予賽事獨特辨識度。這種“體育+文化”模式,讓蘭州從路過站變為目的地。而參賽選手抵達目的地后,吸引他們的除了熱情好客的市民,還有承載著蘭馬美好回憶的限定款文創產品。更有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蘭州市博物館、《讀者》雜志社這些文旅頂流推出的21款蘭馬限定。這些創新舉措讓文創搭乘蘭馬借勢出圈,升級成為一場文化IP與體育IP的“雙向奔赴”。
美味蘭州
地方特色美食打造“西北風味潮”
清晨的蘭州,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面開始。“一清(湯)、二白(蘿卜)、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面條黃亮)”,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博主們端上這碗面,大都會在鏡頭前念出這段“秘籍”。
紅艷艷的辣椒油澆兩勺,香是香,但南方游客往往會望而卻步。沒關系,保持清淡,原味喝湯,旅游景區、美食街區周邊的牛肉拉面館現在都貼心地配上了長柄湯勺供食客取用。“蘭州的茶有點酸!”因為從桌上精致小茶壺倒了點“茶”,廣東游客“太陽”在小紅書上發了一條筆記,熱心的蘭州市民在評論區告訴她真相——原來這是醋!“美味名不虛傳,更讓我驚艷的是,蘭州的牛肉拉面館環境都不錯。”盡管有“茶”的誤會,仍給“太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作為“中國地標美食”,并入選了工信部“首批中國消費名品”的蘭州牛肉拉面,如今進一步凝心聚力打好產業、文化、創新“三張牌”,加快打造千億大產業,持續擦亮城市金名片。
一年一度的金標賽事蘭馬即將活力開跑,這也是蘭州每年入夏后迎來的第一波旅游高峰,蘭州的特色飲品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放哈”品牌市場總監石亞娟表示,今年放哈給參賽跑者贊助了4萬張免費或半價的飲品券,并在市內各個門店新增了“買一贈一”限時活動。
“放哈”以甜醅子、軟兒梨、灰豆子等本地食材為基底,通過產品創新打破茶飲同質化困局,成為蘭州旅游打卡必選、茶飲榜單常客。原本也是外地人的石亞娟,加入“放哈”以來,見證了品牌從地方特色走向文旅新潮的蛻變,“品嘗地方特色飲品,已經成為一種社交方式,為本地文化與外界的交流提供了談資。”
近年來,放哈、莊園等地方代表性飲品品牌,正以“產業鏈思維”重構蘭州飲食文化的生命力。
莊園酸奶突破傳統邊界,將苦水玫瑰、漿水、灰豆子、百合等本土風味融入產品,每一口都是可飲的“蘭州記憶”。其自助售賣機如同流動的“城市味蕾驛站”,從機場候機大廳到火車站臺,從高速服務區到熱門旅游景區,特色酸奶已成為游客行囊中的“蘭州伴手禮”。放哈則深挖蘭州農產品的獨特價值,以“三炮臺”茶飲為基底,創新融合軟兒梨的清甜、杏皮茶的醇厚,更推出沙棗、杏干、杏仁等干果系列,讓黃土高原的饋贈變身精致零食。
夜幕尚未完全降臨,蘭州的夜市已經熱鬧起來。從步行街一頭扎入新光夜市,只要一步;感受西北民族風味,毫不猶豫直奔南關夜市;特色美食扎堆的打卡地標,繞不開正寧路夜市;就連偏居西頭的五一夜市,現在也每晚都人頭攢動。
生態蘭州
黃河兩岸美成“鮮花賽道”
晨曦微露,黃河兩岸已涌動起蓬勃生機。來自西安的跑友李華沿著南濱河路奔跑,耳機里播放著《黃河謠》,眼前掠過連片的國槐、玫瑰與薔薇花海。“十年前這里還是光禿禿的河灘,現在美成了‘鮮花馬拉松賽道’。”他指著手機運動軟件上“蘭州綠道”的標識感慨。
近年來,蘭州市大力推進生態綠化建設,擴綠、興綠、護綠并舉,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南北兩山的綠化工程讓曾經的荒山披上了綠裝,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如今,從空中俯瞰,蘭州仿佛被一片綠色的海洋所包圍。不僅如此,蘭州市還積極開展城市公園建設和綠化提升行動,大大小小的公園如繁星般點綴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當游客們踏上蘭州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綠意盎然的城市景觀。黃河風情線宛如一條綠色的絲帶,蜿蜒穿過城市的中心。來自上海的游客李先生感慨地說:“我原本以為蘭州是一座干旱缺水的城市,但來到這里后,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黃河風情線的綠化做得太棒了,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蘭州市啟動了南北兩山十大森林公園建設項目。到2028年,在鞏固提升徐家山和石佛溝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持續優化蘭山、五一山、西固南山、關山4個省級森林公園建設水平的基礎上,依照省級森林公園建設標準,新建仁壽山、九州臺、大青山、沈家嶺4個省級標準森林公園。屆時,蘭州市將初步形成一個布局合理、主題特色鮮明、功能協同發展的城市森林公園體系。
為了進一步提升南北兩山的綠化質量,蘭州市今年還全面加強了省市單位包片支持蘭州兩山綠化的工作。本次包片綠化區域主要為蘭州至中川機場高速公路、中通道大道嶺隧道至九州段沿線面山,121家單位積極參與,按照“誰造林,誰所有,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促進形成共建共享綠色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除了城市的綠化景觀,蘭州的鄉村也在“綠美鄉村”行動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榆中縣小康營鄉浪街村,曾經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如今在“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的帶動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房前屋后鮮花盛開,村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游客們來到這里,可以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品嘗到新鮮的農家菜,感受濃濃的鄉土氣息。“今年年初我們便制定了2025年的村莊綠化美化行動方案,并成立了工作專班,打造一村一品,浪街村依托老家·浪街旅游景區打造出鄉村旅游基地。”榆中縣小康營鄉副鄉長金鳳萍介紹。
綠美蘭州
游客來“避暑之都”體驗清涼與寧靜
“綠美蘭州”的建設,不僅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宜居,也為蘭州贏得了“避暑之都”的美譽。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9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溫20攝氏度,氣候涼爽宜人。在炎熱的夏季,當其他城市被高溫籠罩時,蘭州卻如同清涼的綠洲,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避暑。
來自重慶的游客王女士說:“重慶的夏天太熱了,簡直就是一個大火爐,這次來到蘭州,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清涼世界。這里的氣溫剛剛好,晚上睡覺都不用開空調,非常舒服。”
進入夏季,在蘭州的各大景區和公園,隨處可見前來避暑的游客。他們或是在樹蔭下乘涼聊天,或是在河邊嬉戲玩水,盡情享受著這難得的清涼時光。同時,一些民宿和農家樂也迎來了旺季,許多游客選擇在這里住上幾天,深度體驗蘭州的清涼與寧靜。
如果要推薦避暑景點,興隆山首屈一指。這座位于蘭州市榆中縣的名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高,山間溪流潺潺,空氣清新且濕潤。游客漫步其中,既能欣賞到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又能享受清涼的山風拂面。“興隆山的景色太美了,而且特別涼快,走在山路上,一點都感覺不到熱,真是夏日休閑的好去處。”正在興隆山游玩的王女士贊不絕口。
黃河風情線也是游客消暑的熱門打卡地。黃河穿城而過,為蘭州帶來了獨特的風情。沿著風情線漫步,河風徐徐吹來,帶走了夏日的燥熱。岸邊的茶攤座無虛席,游客們悠閑地坐著,一邊品嘗著當地的特色美食,一邊欣賞著黃河美景。羊皮筏子在河面上穿梭,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表示:“在黃河邊吹吹風、喝喝茶,感覺特別愜意,蘭州的黃河風情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蘭州的一些公園和濕地,如石佛溝國家級森林公園、銀灘濕地、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等,也成為游客避暑的優選。石佛溝森林茂密,清幽涼爽,是休閑徒步、感受大自然的好地方;銀灘濕地毗鄰黃河水道,是甘肅省首座以黃河濕地生態保護為主題的公園,這里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設計,成為市民和游客親近自然的理想去處;秦王川濕地公園水天一色,綠蔭如織,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鳥類、親近自然。
為了迎接避暑旅游熱潮,蘭州市文旅部門積極行動,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不僅優化旅游服務,提升景區的接待能力,還舉辦了各類文化活動,如在蘭州老街等文化街區,游客們可以欣賞到秦腔、皮影戲等非遺表演,感受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蘭州老街古色古香,瓦屋樓閣、回廊涼亭,充滿明清古韻,22.5米高的拂云樓夜晚燈光璀璨,吸引眾多游客拍照打卡。在這里,游客還能品嘗到灰豆湯、甜胚子奶茶、釀皮子等特色美食,享受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據蘭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暑期,蘭州旅游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旅游人次突破歷史新高,過夜游客同比增長顯著。“我們將繼續挖掘旅游資源,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讓更多游客在蘭州度過一個清涼、愉快的夏天,也讓蘭州的‘避暑游’品牌更加響亮。”該負責人表示。
在這個炎炎夏日,蘭州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為他們提供一個清涼舒適的避暑勝地,讓游客們在欣賞美景、感受文化的同時,度過一個難忘的夏日之旅。
■記者手記
滔滔黃河不舍晝夜,馬拉松的激情點燃絲路重鎮。這場體育盛會,讓城市處處彰顯活力,市委、市政府更用滿城繁花、全民熱忱和精心守護,向外界遞出一張閃亮的蘭州名片。“牛肉拉面真好吃!”“甘博文創太出圈!”“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中山橋畔清爽宜人!”
從“賽事流量”到“發展增量”,馬拉松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一座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奮進姿態。有人講,人生就像馬拉松。其實,城市發展也是一場馬拉松,即使路途再遠、挑戰再多,也要堅定意志、克服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奔向未來。今年是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的關鍵之年,關鍵之年當有關鍵之為。全市上下正以奔跑的姿態,堅定不移地把1139工作部署一項一項落到實處,向著強省會的目標砥礪前行。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趙文瑞 記者 譚安麗 高宏梅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