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檔內娛真人秀,因為「窒息感」出圈。
《是女兒是媽媽2》中,黃圣依與母親的爭執片段多次上了熱搜。
片段中,黃圣依不愿讓母親過度操勞,想為她請一個阿姨。
話沒說完,母親就滬語、英語輪番切換,表示反對。
態度相當激烈。
言語中還透露出對女兒來與自己同住的嫌棄。
「我本身有個房子,你硬要搬回來跟我們一起住。」
更絕的是,母親還翻出《三國志》,解釋「勞動」一詞含義。
有網友說,怪不到黃圣依能忍受楊子那么久,原來她的媽媽就是「翻版楊子」。
也有人說,黃圣依就是從小受控于強勢母親,長大后才會找一個控制欲強的丈夫。
而更多人從這對令人窒息的母女關系中,看到了自己家庭的影子。
魚叔也出于好奇,瞅了瞅這檔真人秀。
發現類似「名場面」還真不少。
不過,也不只窒息這一面。
今天不妨一起來扒一扒。
《再見愛人》播出期間,黃圣依傲人的家庭背景就被討論過一輪了。
她出身于典型的高知家庭。
父親是清華大學畢業,有過留洋經歷的大學教授。
母親是《新民晚報》的編輯、記者,也是一名作家。
之前就引發很多人猜想——黃圣依總是情緒穩定、體面有加,一定和良好的家教分不開。
卻沒想,這檔綜藝播出后。
人們發現,傳說中的書香門第,竟和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家庭一樣令人窒息。
很多人將之前貼在楊子身上的npd(自戀型人格障礙)標簽,轉而貼在了黃圣依母親的身上。
不可否認,單看一些片段,黃母的很多行為都表現出了npd的典型特征。
也確實戳中了大部分原生家庭的代際痛點。
比如,強烈的控制欲;
母親表示,黃圣依在大學之前,都是完全按她的安排生活。
培養舞蹈、鋼琴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考上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
但自從考上電影學院后,就完全脫離了她的管束,也成了她的遺憾所在。
被問到,黃圣依接不接受她的安排呢?
母親表示,「不接受也得接受,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節目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黃圣依剛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母親就粗暴地打斷,急迫地否定,反復強調自己的觀念。
面對和自己不同的意見,母親會展現出極強的防御性。
甚至是在很多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上。
比如,臨出發時,黃圣依提醒說再檢查一下身份證件。
母親立馬搖頭擺手,說沒必要,自己早看過了。
吃飯時黃圣依為她多盛了一點飯,她也反應激烈。
只是一小口米飯,說什么也要還回去。
似乎自己認準了的事情,別人不能改變分毫。
還有,她常常給人感覺缺乏應有的同理心;
開頭提到的請阿姨爭執,起因是黃圣依離婚后,帶著孩子搬來與父母同住。
她發現冰箱放著很多過期食物,甚至還出現了本不該放在冰箱的染發膏。
又想到之前母親做家務時傷到腰,于是便提出請一個阿姨。
沒想到,母親不僅不領情,甚至委婉指責女兒要過來和自己住,還說是女兒的到來讓家里垃圾變多。
種種言辭,外人聽來都覺得刺耳。
節目中,黃圣依回憶自己童年最受傷的一件小事。
12歲時,她因為一件事被老師誤會、責難。
本不是她的錯,母親卻不過問緣由,逼迫她道歉,讓她大受打擊。
類似事情發生太多后,她也習慣了把什么都放在心里,自己消化情緒。
時隔多年后重提此事,她質問母親為何不能站在她的角度,關心她內心的感受和需求。
母親的回答卻讓人大為驚訝,完全牛頭不對馬嘴。
還是在強調學習成績,優秀學生和優秀家長代表的身份。
節目中有一個溫馨的介紹環節,需要母親向所有人介紹自己的女兒。
其他母親都驕傲地夸贊自己的女兒善良、獨立、有擔當等美好特質。
黃母卻是百科全書式地列出履歷,說女兒從小在少年宮學舞蹈,讀過重點高中,考上了電影學院……
還直接指出,黃圣依作為演員是不合格的,完全否認了她的演藝事業。
黃圣依尷尬表示,她從小到大,即使把事情做得很好,也得不到母親的贊美。
因為母親的要求相當之高。
比如黃圣依去參加跳水綜藝,母親卻拿她和奧運冠軍比,嫌棄她的水平太差。
要求之高,讓現場其他幾對母女都大為震驚。
節目現場,黃圣依也表達了對得到母親認可的渴望,委屈地問母親為什么不鼓勵自己呢?
母親態度冷淡,不為所動。
還解釋說,她一直以來身邊都有很厲害的朋友,他們的孩子也都取得了特別高的成就,她覺得黃圣依不可能比別人更成功。
此外,我們還能從黃圣依母親身上看到強烈的優越感和自我意識;
她常以過來人的姿態說話、做事,三句話不離自己昔日頭銜。
總以自己的觀點為中心。
女兒為自己精心準備的衣服沒能讓她滿意,她不僅向黃圣依發了脾氣。
居然還向穿了同類型衣服的其他嘉賓表達不滿,否決年輕人的穿衣審美。
很多網友看過后,將母女關系問題歸結為黃圣依婚姻失敗的原因。
認為黃圣依就是在操縱、打壓下長大,也習慣了被安排的人生,后來才會找楊子這種同樣掌控欲強的人進入婚姻。
不過,魚叔倒不認同這么武斷地貼標簽、歸因。
npd是一種復雜的人格障礙,是需要專業評估和長期行為觀察才能確診的,無法僅憑幾個節目片段就下定論。
而且完整看過節目后也會發現,黃圣依與母親的相處也不乏平和、溫情的一面。
黃圣依的母親雖然強勢,但也會讓步,也會道歉。
像請阿姨的爭執,到了最后,其實還是母親妥協。
后采中,母親解釋了妥協的原因,不是因為認同了女兒的想法,而是她心疼女兒生活辛苦,不愿給女兒增添更多煩惱。
面對黃圣依對童年受到情感忽視的抱怨,母親確實是下意識地為自己辯解。
但很快,還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直接說對不起。
后來還不忘對女兒說「我愛你」,并抱了抱女兒。
又何況,母親的獨立、自強和堅韌,本身就給了黃圣依正面的影響。
讓她即使在婚姻上繞了彎路,也依然有勇氣重建自己的人生。
現在很多人贊嘆黃圣依自律強大、內核穩定,從節目中可見也都源于母親的影響。
對于黃圣依離婚的決定,她的母親也是支持的。
而且早年,母親就在書中給黃圣依寫,遇到的第一個人不一定就是能伴你終身的人。
即便她對女兒事事嚴格要求,但最大的期望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今外界過分渲染這對母女間的矛盾,說黃圣依叛逆考入電影學院,讓母親失望至今。
實際上,在黃圣依母親的書和采訪中都能看到,事實并沒有這么夸張。
母親只是一開始覺得和預期相悖,不滿女兒的決定。
但很快也覺得這是女兒自己的路,應該尊重她的選擇。
甚至在黃圣依參加藝考前,母親還請了行業內的朋友幫女兒培訓,助力她追自己的夢。
后來對這次選擇表示遺憾,也更多是心疼她成為公眾人物后所遭遇的種種風波。
她們母女之間的溝通,雖然摩擦很多,但也是真誠的、有效的。
這么多年來,她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女兒,和女兒一樣想要尋求更好的相處之道。
曾經舍棄自己的生活,去北京幫黃圣依帶了十年孩子。
而節目播出后也會發現,有一些網友選擇站在黃圣依母親的一邊。
他們表示能理解母親,倒認為黃圣依是試圖改變母親的強勢方。
可見,不同的觀眾從不同的切片中,得到了不一樣的感受。
不過,魚叔并不是要追究這對母女關系到底好不好。
對于她們之間的爭執,也很難簡單歸結,到底是誰單方面的問題。
對于我們普通觀眾來說,更有價值的還是在于,從他們身上學會更好地理解代際關系,理解我們自己和家人的關系。
要知道,代際矛盾從來不是真空的人際關系。
一來,兩代人的相處,始終有時代的回音。
像黃圣依和她的母親,成長于不同的時代背景,表達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大相徑庭。
黃母身上,有明顯的舊時代集體主義觀念的烙印。
她們那一代人講集體、講吃苦、講服從安排,講宏大的抱負,經歷過物資匱乏和社會動蕩,自我的情緒感受從來就不是優先級。
黃母曾在書中寫,她從小也多是受到父母的鞭策,少有鼓勵和贊揚。
黃圣依渴望得到情緒價值和自我成長。
也是因為,年輕一代成長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心理需求高度覺醒,更常提及的是自我、邊界、情緒價值。
這種代際間的差異,可不是節目中幾次傾吐心聲,幾個道歉就能化解的。
需要在一件件小事中反復溝通、摩擦、不斷修修補補。
二來,復雜的現實困境,是真人秀難以完全展現出來的。
代際矛盾往往都被具體的現實難題激發。
比如,學生學業壓力造成的代際矛盾。
在教育內卷的大環境下,這就不是父母開明或嚴厲就能克服的。
像臺劇《危險心靈》中,男主不想上學,不想參加補習班。
可是,他的父母即使態度開明地支持他的決定,也不能讓他真的獲得自由和快樂。
因為父母比孩子更明白,他仍處于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單純的抵抗反而會讓他陷入更深的困境和迷惘。
還有婚戀觀分歧引發的矛盾,也不僅僅是新舊觀念的沖突。
背后也有婚戀市場性別不平衡、階層固化加劇、性別不公等實際情況。
所以有的時候,父母的干預未必就是觀念保守,也是焦慮的本能反應。
像電影《喜福會》中,母親極力干涉女兒的婚姻,不能簡單說是她控制欲太強。
而是因為她有過不幸的婚姻,深知糟糕的婚姻會帶來怎樣的傷害。
背后是她長期壓抑的階級恐懼,和在婚姻中處于弱勢的經驗投射。
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婚后表示后悔沒有聽父母的話。
不能說父母「贏了」,也不是年輕人「輸了」。
更可能是現實擊穿了理想主義的自由婚戀,暴露出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和人性的復雜。
而父母一開始的干預,往往是對這類問題深切體認后的心理性防御機制。
還有像職業選擇的問題。
以前年輕人也不滿長輩對「鐵飯碗」的執著,傾向于追求自由的職業道路。
很多家庭矛盾都從中迸發。
但現在也會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追求穩定的就業,也開始認同父母的建議。
是年輕人越來越保守了嘛?
顯然,是因為愈發殘酷的就業市場逼迫人們做出改變。
因而,很多代際矛盾攤開看,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某人格障礙、心理缺陷。
而是時代與時代的對抗,不同人生經驗的交鋒。
教育、婚戀、職場、養老等種種現實困境的夾擊下,每個人都被各自的時代困境推著往前走。
而身處不同人生階段的母女之間,又怎能那么容易同頻呢?
所以,我們其實不必急于貼標簽,不必急于歸因是性格不合,還是誰太強勢、誰太軟弱。
在代際話題上,重點從來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有沒有勇氣在一段關系中誠實地面對,耐心地求索。
能不能經過一次次讓人疲憊、讓人窒息的溝通后,依然愿意繼續表達和傾聽,愿意一起在痛楚中成長。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 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