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小米 15 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結束了。
雷軍講的內容很多,包括采用 3nm 工藝制程的小米玄戒 O1 芯片、小米 15S Pro、小米平板 7 Ultra,以及小米手表 S4 eSIM 版。
當然了,還有本場發布會的壓軸大戲——小米 YU7。
對于小米 YU7,雷軍是這樣介紹的:
它擁有優雅的設計風格,線條流暢且富有力量感,獨特的豪車氣質不同凡響,還有跑車般的駕控體驗。這一次,風道通了
早在發布會開始前,雷軍就公布了 YU7 的兩款新漆色:寶石綠和鈦金屬色。
據雷軍介紹,寶石綠的靈感來自哥倫比亞綠寶石,小米通過雙層色漆工藝來還原出綠寶石的質感,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層次;鈦金屬色強調的則是未來感,小米在車身表面增加了大顆粒的金屬鋁粉,車身能夠在不同的視角下展現不同的金屬光澤。
另外,在今晚的發布會上,小米還帶來了另一款顏色——熔巖橙。
不只是顏色,雷軍認為,YU7 的美還來自于比例。
比例好看,這個車才能好看。
他表示,YU7 的好看來自于 3 倍的輪軸比、2.1 倍的輪高比,還有 1.25 倍的寬高比。
同時, YU7 還有 1.3 倍的頭身比,而且從后視角看,自帶寬體很有肌肉感,還可以選配 275mm 的后輪寬胎。「這是百年汽車工業沉淀下來的豪華設計。」雷軍說。
不過,要聊 YU7 的設計,有一點是避不開的:
有不少人認為,小米 YU7 的外觀有點「撞臉」法拉利 Purosangue,兩車比例之特殊,已經到了可以在 SUV 的族譜里另開一頁的程度。(盡管法拉利并不將 Purosangue 歸類為 SUV,而是將其稱為「FUV」)
有趣的是,法拉利中國今天也帶來了一輛綠色的 Purosangue。這個綠,叫「Verde Dora」,意為「多拉河的綠色」。
▲Verde Dora 漆色的 Purosangue
這種相似性并非單純的模仿,去年有一段時間雷軍本人還開著 Purosangue 在城里溜達,好巧不巧讓人給拍了下來,又讓小米上了一次熱搜。就這樣,「保時米」慢慢變成了「法拉米」。
不論雷軍的那次曝光是否是有意安排,從設計角度來看,小米汽車通過 SU7 和 YU7 兩款車型,實際上已經建立了一套規范且具有家族特色的設計風格。乍一看,YU7 甚至可以被視作是 SU7 的加高版本。
實際上,在小米內部,這兩款車型的設計幾乎是同步進行的——YU7 的設計工作在 SU7 發布之前就已啟動。這意味著,小米無法依賴轎車用戶的初步反饋,來優化 SUV 車型的設計。幸運的是,YU7 目前收到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
雷軍尤其喜歡 YU7 的光環尾燈:
小米 YU7 光環尾燈,繼承小米汽車家族設計語言,為 SUV 造型重新設計,更簡潔、更立體,更有力量感。在夜間的車流里,格外醒目。
此外,得益于 SUV 較大的車身尺寸,小米的設計師們也有了更多的設計空間,進行了許多新的嘗試。
例如,在 YU7 的設計中,大燈上半部分的開孔與 A 柱前的開孔是相互連通的,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空氣橋。(這次是真的通了)。
這種設計在超跑中相當普遍,它們主要用于增強車身前部的下壓力。然而,對于 YU7 這款純電動 SUV 來說,空氣橋的設計可能更多地是為了實現另一個功能——引導氣流,減少紊流和渦流,以此提高空氣動力學效率,進而優化能耗表現。
雷軍表示,在 YU7 上,這樣的空氣動力學優化一共有 40 多處,CLTC 續航相比優化前增加了 59km,整車風阻系數只有 0.245Cd。
而在車身側面,此前被小米 SU7 當做賣點的半隱藏式門把手,在小米 YU7 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完全隱藏的門把手。
這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半隱藏式門把手多好用啊?為什么不用呢?
答案或許就藏在一張專利圖里。
這是小米汽車在 2023 年 6 月專門為隱藏式門把手申請的專利圖。從專利圖看,該門把手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內翻式」機械式結構。當我們伸手開車門,手觸碰到門把手的時候,會帶動內部的機械結構發生轉動,進而觸發門鎖裝置,車門解鎖。
有趣的是,法拉利的 Purosangue 用的也是這樣的門把手。
▲Purosangue 的門把手
從座艙革新,到三電硬實力
好了,拉開 YU7 的門把手,我們來講講它最亮眼的一項配置: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Xiaomi HyperVision)。也就是儀表平臺遠端的那條細長投影。
注意,那不是屏幕,是投影。
和阿維塔上面那條貫穿式的屏幕不同,小米通過投影技術,在前風擋下方形成了一道橫貫儀表臺的一體式環繞信息光帶,長達 1.1 米。
YU7 這個全景顯示的可視峰值亮度達到了 1200nits,全局 903 分區控光,內嵌超黑顯示涂層,且融合了畸變矯正算法,里面的內容,則由三塊 Mini LED 屏幕提供。
這種設計,與寶馬在新世代 X 概念車上展示的「全景視域橋 (Panoramic Vision)」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旨在將駕駛核心信息投射于駕駛員視線前方更遠處,減少視線切換,營造出一種更沉浸、更具未來感的駕駛氛圍。
寶馬還說在今年下半年率先量產它們的全景視域橋呢,這一次,小米又走在了行業前面。
▲寶馬的全景視域橋
功能上,小米這次花了不少心思,準備了很多顯示模塊,用戶可以在車機內自由設置。
同時,它還會與車輛狀態進行聯動,切換駕駛模式時和啟動輔助駕駛時能夠顯示相應的內容,打轉向燈時的盲區畫面,也會在其中顯示。
除了「天際屏」這一重磅創新,小米今天還公布了 YU7 的更多座艙細節,包括前排 16.1 英寸的中控大屏和 6.68 英寸的后排移動控制屏(可以卸下來拿在手上),座艙芯片竟然是高通驍龍 8 Gen 3,屬于是買車送手機了。
YU7 這次還在豪華感和舒適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座艙大面積采用了軟質材料包裹,前排兩張座椅都支持 123° 的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也支持 135° 的靠背調節。
「雖然 YU7 看上去非常緊湊,但空間非常大。」雷軍說。
儲物方面,除了后備箱,YU7 還標配了一個 141L 的超大電動前備箱,搭配支持 UWB 的手機,可以實現「在車頭站立 3 秒前備箱自動開啟」。、
最后來講一下 YU7 的「硬配置」。
YU7 一共有三個版本:單電機后驅的標準版、雙電機四驅的 Pro 版,還有雙電機四驅的 Max 版。
- 標準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 235kW(320 馬力),零百加速 5.88 秒,最高車速為 240km/h;
- Pro 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 365kW(496 馬力),零百加速 4.27 秒,最高車速同樣為 240km/h;
- Max 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 508kW(690 馬力),零百加速 3.23 秒,最高車速為 253km/h。
三款車型搭載的都是 V6s Plus 小米超級電機,最高轉速提升至 22000rpm,同時標配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Pro 版及以上車型用上了閉式雙腔空簧,Max 版還多了 Brembo 四活塞固定卡鉗,100km/h 剎停距離只有 33.9 米。
電池方面,YU7 這次起步就是 96.3kWh 的大電池,標準版的 CLTC 續航里程達到了 836km,成為中大型純電 SUV 里續航最長的車型;雙電機的 Max 版本也有 770km 的 CLTC 續航,同樣是四驅純電 SUV 的續航冠軍。
而且這次,YU7 是全系 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Max 版本的充電倍率來到了 5.2C,充電 15 分鐘最大補能 620km,10%-80% 最快充電時間為 12 分鐘。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輔助駕駛的體驗,YU7 全系標配了激光雷達、4D 毫米波雷達以及擁有 700TOPS 算力的英偉達 Thor 芯片。
只是,在擁有如此多「標配」的情況下,YU7 和 SU7 同價起售的可能性,恐怕不是很大。
定價,才是決定 YU7 命運的勝負手
在介紹 YU7 之前,雷軍先是匯報了一下 SU7 在 4 月取得的傲人成績:2.8 萬輛。這個數字,意味著小米 SU7 成為了中國市場 20 萬以上車型里的銷量冠軍,不論車型。
YU7 的登場,無疑是小米「兩年三車」宏偉藍圖中的關鍵落子。作為繼 SU7 之后的第二款車型,它肩負著將小米汽車的品牌勢能從轎跑市場,拓展至競爭更為激烈,但也更為廣闊的 SUV 主流陣地的重任。
因此,YU7 不僅要延續 SU7 的品牌熱度,更要在產品成熟度、品質體驗以及用戶口碑上實現關鍵的提升,成為小米汽車穩固市場地位、重塑用戶信心的中流砥柱。
未來,隨著預計在 2026 年推出的、可能下探至 15 萬元區間的增程式 SUV 的加入,小米汽車將初步形成覆蓋主流價位區間的完整產品矩陣。
當然,挑戰也顯而易見。
作為一個僅發布了一款車型的汽車界「新兵」,小米在品牌積淀上,尤其是在「豪華」二字的詮釋和用戶認可度上,仍需時間去培養。更不用說,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以及消費者在經歷多輪市場教育后日趨理性的消費心態。
所有的懸念,最終都將部分指向那個最敏感的問題——價格。
可惜的是,雷軍在今晚發布會開始前,就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確認:今晚的發布會不會公布正式價格,也不會開啟小定。YU7 的正式上市時間還是在 7 月。
再多等一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