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央視第一次轉播世界杯,中國人首次得以在電視上看世界杯。當時炙手可熱的球星肯佩斯、馬拉多納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球迷們的興奮可想而知。同樣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解說員富有激情的解說。這個解說員就是宋世雄。
后來央視轉播國際體育賽事逐漸多了起來,宋世雄也成了家喻戶曉的體育賽事解說員。有溫度、有激情,非常勵志,他的解說風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那些年,不知有多少人被他的熱情點燃。
一 從中國女排五連冠說起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克服重重困難奪得奧運冠軍。用一句時髦的話講,這次是爆冷奪冠,因為中國女排并不是這屆奧運的奪冠熱門。這就要說到這次比賽的坎坷了:小組賽被分到“死亡之組”,組內有美國隊、塞爾維亞隊、荷蘭這些勁敵,有驚無險從小組賽出線后,又遇上強旅巴西隊,可謂是一座山頭又一座山頭。最終女排姑娘們靠著頑強精神戰勝對手,登上冠軍領獎臺,一戰成名。
拿了冠軍,姑娘們一夜之間成了明星,比如天賦極高的朱婷,技術全面的張常寧,“北長城”顏妮,“暴力”二傳丁霞都有一眾粉絲追。而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女排主教練郎平。
提到郎平,很多人都會想到她們那一屆女排創造的輝煌歷史。當時的女排主教練袁偉民帶著12名隊員孫晉芳、張蓉芳、郎平、陳亞瓊、周曉蘭、楊錫蘭、梁艷、姜英、鄭美珠、曹慧英、楊希、陳招娣,在國家經濟建設剛步入正軌、物資還很匱乏的年代,懷著“創業精神”,在簡陋的條件下開展“魔鬼式”訓練。
功夫不負苦心人,那一代女排人不僅實現從0到1的突破,而且創造了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1981年日本世界杯、1982年秘魯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5年日本世界杯、1986年捷克斯洛伐克世錦賽,一連拿下5個世界冠軍,締造了世界排球史上“五連冠”的神話。當時央視轉播了比賽盛況,全國觀眾得以共同見證那些榮耀的高光時刻。
其中最讓人難忘的是第一次獲得世界杯賽冠軍時,解說員宋世雄那富有感染力的解說:“親愛的觀眾,當你看到中國女排運動員在場上的精彩表現,可曾想到,她們是付出了多少代價啊!”
宋世雄對郎平的精彩表現贊不絕口。從他的深情解說中,全國觀眾第一次聽到“鐵榔頭”這個稱號。他說,“中國的鐵榔頭一錘一個雷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鐵榔頭”成為包裹著全國觀眾對郎平滿滿敬佩和欣賞的稱號。
可以說,“五連冠”不僅是中國女排的勵志傳奇,更是鑄就女排精神的基石。而宋世雄高亢的聲音和飽滿的激情,與這種精神相得益彰,點燃了億萬觀眾的愛國情懷,鼓舞了青年為理想勇于拼搏奮斗。
后來,隨著我國轉播體育賽事越來越多,電視臺出現了戰術分析精準到位的專業體育評論員,也有電視臺邀請退役運動員對比賽進行細致、專業的分析講解,但還是有很多人懷念宋世雄高亢聲音和勵志表達。
二 中國體育的“主流聲音”
宋世雄于1960年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體育解說員,在1984年調入央視,到2000年退休,從事體育解說40年,解說過上千場體育比賽。他的解說有感染力,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用他自己的話講,這里面不僅是專業的技巧運用,還有深入故事背后的有感而發。
從專業角度講,首先,他的解說風格深受我國第一位體育解說員張之的影響,特點是高亢激昂、聲情并茂,同時也注意分寸感的拿捏,利用情、聲、氣營造感染氣場,把觀眾的積極情緒調動出來,又不會讓人覺得太夸張。
另外,他有良好的節奏掌控能力。他的解說乍一聽語速非??欤绻J真聽就會發現其中有徐緩有緊張,有稍長停頓的思考留白,有高潮時的情緒迸發。如果仔細分析還能看出,他對細節性場景的捕捉,讓人覺得親和、接地氣。
這些專業功夫都是多年苦練練出來的。早年他到體育場、到樓頂,練習口眼并用,看到什么說什么。觀眾看到他雄臨場發揮張弛有度、自然流暢,都源自勤學苦練。
而要說到“有感而發”,那就更的需要花時間和精心準備的細致活兒了。以解說中國女排奪冠為例,他需要先搜集大量的資料,對女排這支隊伍有一個整體認識,比如各種比賽賽況、每個運動員的表現;此外,他還要去訓練場,親自參觀女排姑娘的訓練,了解她們日常訓練情況。
實地探班,他看到,新隊員郎平為了提高身體機能,讓醫生踩她的雙腿,疼得流眼淚、咬破了嘴唇也不哼一聲。他還了解到,當時每個隊員都帶著生活重擔堅持訓練,有的是傷病困擾,有的是家庭困難,但大家都能把個人困難放一邊,專注于提升體能和技術,專注于贏得比賽。
在女排奪冠時刻,他把親眼看到的姑娘們揮汗如雨的細節講出來時,可以想象屏幕前的觀眾的感動之情。他那句“太不容易了”,更是把所有人的情緒拉到最高點。那一刻女排精神成了國人心中最刻骨銘心的精神力量。而那些激情飽滿的解說詞,也是宋世雄的真情流露。
從業幾十年,他一直是女排的鐵桿粉絲,更是把郎平視為自己的偶像。2019年,80歲的宋世雄探班女排時,老人仍然是粉絲模樣向二十出頭的姑娘們鞠躬致謝、送上祝福。
在談到職業素養,宋世雄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說,體育轉播員要全身心的投入,精神高度振奮,情緒非常飽滿,這樣才能和比賽場上激烈的運動相諧調。這也是“宋氏解說”能成為那個時代“主流聲音”的奧秘所在。
多年的敬業付出,宋世雄收獲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美國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協會“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主持人”、中國體育廣播杰出貢獻獎、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杰出貢獻大獎等多項榮譽和獎項。
如果按工作算,以2000年為界,宋世雄的人生可以劃分兩半,前一半是以工作為主旋律,后一半是退休后享受生活。而說起宋世雄的生活,就不能不提他的同行兼妻子鐘瑞。
三 完美謝幕
鐘瑞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早期知名播音員,主播過《新聞和報紙摘要》《空中大舞臺》等多個節目。1960年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后,勤奮好學的宋世雄經常向同事請教,給他指點最多的除了張之,就是鐘瑞。一問一答,一來二去兩人慢慢熟悉起來,感情也不斷升溫、升華,5年后兩人喜結連理?;楹髢扇擞幸浑p兒女。
說起來他們感情的催化劑還是兩人的共同愛好,京劇。宋世雄小時候就經常跟母親去看戲,像《野豬林》、《連環套》、《鬧天宮》等名家名劇都看過。他不僅看,看完還會學著唱戲詞比劃比劃。后來,他利用京劇的說唱功夫提升體育解說的“貫口活”,甚至把京劇語言運用到解說當中,制造了很多感染力強、接地氣的解說詞。
鐘瑞出身書香門第,他們一家都對京劇情有獨鐘。鐘瑞很小的年紀就在舞臺上唱過“蘇三離了洪洞縣”,后來還考上了戲曲學校,因為家人反對最后放棄就讀。跟丈夫宋世雄一樣,鐘瑞也將京劇的念白抑揚頓挫、吸氣運氣等技巧運用到播音上,讓播音內容更有感染力。這也是她主播的節目深受聽眾喜愛的“訣竅”。
2000年,宋世雄從工作崗位退休,鐘瑞也一起退下來??吹皆絹碓蕉嗟哪贻p同行接棒,完成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任務”,他們如釋重負,開啟退休生活,看電視、旅游、陪伴孩子。有一次上訪談節目,宋世雄感慨,自己干了半輩子播音主持,退休后終于有機會好好看電視了,終于有時間彌補生活遺憾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聲音。宋世雄和鐘瑞,他們是我國早期播音主持界的翹楚。在改革開放初期,改革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亟需精神力量鼓舞士氣,可以說,宋世雄的那種勵志表達帶著時代烙印。就像《中國足球報》前主編楊迎明說的,那個年代,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特別需要宋世雄的這種真性情的勵志表達。
而今回憶起那個春潮涌動、萬象更新的歲月,過來人身上仍會涌起一股力量,那是打破觀念牢籠和思維定勢,求變求新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推動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昂首挺胸,一路上前。在這里為宋世雄老師送上誠摯的祝福!
參考文獻
央視網.女排精神:推動民族復興的英雄基因
https://news.cctv.com/2016/08/27/ARTIjzr0iibecYO6nRj7VjbB160827.shtml
鳳凰娛樂.宋世雄:一個時代的國家聲音
https://ent.ifeng.com/yuping/200808/0815_489_723117.shtml
中國傳媒大學. 宋世雄的體育解說藝術
https://rirt.cuc.edu.cn/2011/1227/c3801a93966/page.htm
央視.與戲結緣——戲迷夫妻·體育名嘴和他的夫人
https://www.cntv.cn/program/jzxy/20040310/101253.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